【小学亲子课程】第十课 三代同启幼儿思维魔法之旅



【养育成长课·三生·生活状态·智慧脑】(A)
【小学亲子课程】第十课 三代同启幼儿思维魔法之旅
一、场景选择
选择动物园作为课程场景。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天真烂漫、好奇心爆棚,对动物充满了天然的喜爱和好奇。动物园里丰富多样的动物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在这里,三代人可以一起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等,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而且动物园是一个开放的户外空间,能让幼儿充分接触大自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同时也便于三代人共同交流互动,增进彼此的情感。
二、知识链接
道德与法治:引导幼儿在动物园遵守规则,如不随意投喂动物、爱护环境等,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与道德与法治中关于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环境的内容相契合。
语文:让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描述动物的样子和行为,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讲述与动物相关的故事、儿歌,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知,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想象力。
数学:在观察动物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数数动物的数量、比较动物的大小、长短等,培养他们的数学感知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
英语:学习一些常见动物的英语单词,如“elephant”(大象)、“monkey”(猴子)、“panda”(熊猫)等,通过简单的英语交流和互动,提高幼儿的英语听说能力。
科学: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等科学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例如,观察鸟类的羽毛、动物的脚印等,探索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艺术: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艺术素养。
三、课程内容
【亲子目标】
1.让三代人共同感受动物的生命魅力,培养幼儿尊重和爱护生命的意识。
2.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53. 通过亲子共同参与活动,增进三代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54. 引导幼儿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生活常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亲子过程】
1.自主体验
• 活动一:动物大发现
• 亲子团进入动物园后,发放“动物探索卡”,上面列出一些常见动物的特征和提示,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这些动物。
• 在寻找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的外貌、动作、声音等,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样子。例如,“大象的鼻子长长的,像一根水管”。
• 家长可以向幼儿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如“猴子喜欢吃香蕉,它们很活泼,喜欢在树上跳来跳去”。
• 活动二:动物模仿秀
• 找到一种动物后,让幼儿模仿该动物的动作和声音。比如模仿孔雀开屏、老虎吼叫等。
• 其他家庭成员进行猜测,猜对的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纸奖励。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幼儿对动物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2. 合作探究
• 活动三:动物保护大讨论
• 亲子团围坐在一起,讨论动物面临的生存问题,如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等。
• 提出问题,如“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物呢?”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 家长可以引导幼儿从自身做起,如不购买动物制品、爱护环境等,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活动四:动物生存挑战辩论会
• 将亲子团分成两组,进行一场关于动物生存挑战的辩论会。正方观点是“动物在自然环境中能够自己应对生存挑战”,反方观点是“动物需要人类的帮助才能更好地生存”。
• 每个小组的成员要通过回忆在动物园的观察和之前了解的知识,准备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在辩论过程中,要尊重对方的观点,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讨论。
• 最后,大家一起总结双方的观点,让幼儿明白动物生存既需要自身的适应能力,也需要人类的保护。
3. 实践拓展
• 活动五:动物家园设计
• 亲子团一起用彩纸、积木等材料,为一种动物设计一个理想的家园。
•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需求,如为猴子设计一个有很多树木和秋千的家园,为鱼儿设计一个有水草和石头的鱼缸。
• 设计完成后,每个家庭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设计思路。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让他们更加了解动物的生存需求。
• 活动六:动物保护宣传画制作
• 亲子团制作一份关于动物保护的宣传画。宣传画的内容可以包括动物的可爱形象、动物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动物的方法等。
• 制作完成后,亲子团可以在动物园内或社区中向其他人宣传动物保护知识,发放宣传画,传播保护动物的理念。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亲子作业】
1. 体验卡
• 在动物园里,我们看到有些游客向动物投喂食物,这可能会对动物的健康造成伤害。我们应该______,因为______。
• 动物园里的动物被关在笼子里,这让我们思考动物是否失去了自由。我们应该______,而不是______,因为______。
• 参观动物园后,我们发现有些动物的生存环境不太好。我们应该______,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
2. 探究卡
• 只要动物看起来健康,就不需要关注它们的生活环境。( )
• 我们只需要保护珍稀动物,普通动物不需要特别保护。( )
• 尊重动物的生命就是不伤害它们,不需要考虑其他方面。( )
3. 实践卡
• 和父母一起制作一个鸟窝,挂在小区的树上,为小鸟提供一个安全的家。
• 收集家里的废旧物品,制作一个动物玩具,送给动物园的动物。
• 制定一份家庭动物保护计划,如定期参加动物保护志愿者活动、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并坚持执行。
四、亲子要求
【课前】
1.父母的准备工作
信息收集:提前了解动物园的开放时间、动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规划好当天的参观路线和重点观察的动物。可以通过动物园的官方网站、电话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知识储备:学习一些常见动物的知识,如生活习性、特点、保护现状等,以便在参观过程中为幼儿进行讲解。同时,了解一些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工具准备: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物品,如相机、笔记本、笔、小贴纸、制作手工的材料等,用于记录参观过程中的发现和疑问,以及开展亲子活动。
安全保障:检查幼儿的衣物和鞋子是否适合活动,确保幼儿的身体状况良好。提前了解动物园的安全规定和应急措施,向幼儿强调在参观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靠近危险动物、遵守秩序等。
2.孩子的准备工作
知识预习:通过绘本、动画片等方式,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知识,激发对动物的兴趣。可以和家长一起讨论自己最想在动物园看到的动物。
问题准备:思考自己对动物感兴趣的问题,如“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熊猫为什么只吃竹子?”等,并记录下来,在参观过程中寻找答案。
物品准备: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带上水杯、纸巾等必要物品。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专门记录自己在动物园中的发现和想法。
【课中】
1.父母的角色与行动
自主体验环节
引导观察:在参观动物园的过程中,父母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的细节,如动物的眼睛、耳朵、尾巴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深入观察,例如“你看这只猴子的尾巴是怎样的呀?和其他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一样呢?”
启发思考:鼓励幼儿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当幼儿提出问题时,父母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比如幼儿问“为什么孔雀会开屏呢?”父母可以说“我们一起观察一下,看看开屏的孔雀是雄的还是雌的,周围还有没有其他特别的情况,说不定能找到答案哦。” –
尊重兴趣:尊重幼儿对不同动物的兴趣和关注点,不要强行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参观。如果幼儿对某一种动物特别感兴趣,父母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观察和了解。
合作探究环节
组织讨论:在动物保护大讨论和动物生存挑战辩论会中,父母要组织好讨论的秩序,鼓励每个家庭成员积极发言。可以采用轮流发言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引导质疑和答辩:当幼儿提出观点或疑问时,父母要引导其他家庭成员进行质疑和答辩,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例如,当幼儿说“动物在自然环境中能自己生存,不需要人类帮助”时,父母可以引导其他家庭成员提出不同的看法,如“那如果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了,它们该怎么办呢?”
总结归纳:在讨论结束后,父母要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幼儿梳理思路,形成正确的认识。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解释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人类应该采取的行动。
实践拓展环节
提供支持:在动物家园设计和动物保护宣传画制作活动中,父母要根据幼儿的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帮助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指导幼儿使用工具等。
鼓励创新:鼓励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设计方案。当幼儿遇到困难时,父母要给予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引导反思:在实践活动结束后,父母要引导幼儿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可以问幼儿“在设计动物家园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部分最有挑战性?你是怎么解决的?”
2.孩子的角色与行动
自主体验环节
• 积极观察:主动观察动物园里的动物,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等方式去感受动物的特点。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发现动物的独特之处。
• 大胆提问:对于观察到的现象和不明白的问题,要大胆地向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提问。通过提问,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 认真记录:用小本子或相机记录下自己在参观过程中的发现和想法。可以画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或者写下自己的疑问和感受。
合作探究环节
• 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活动中,要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尊重他人的意见。
• 勇于质疑和答辩:对于他人的观点和想法,要敢于提出质疑,并能够用简单的理由进行答辩。通过质疑和答辩,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学习他人优点:在讨论过程中,要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借鉴他人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践拓展环节
• 发挥创意:在动物家园设计和动物保护宣传画制作活动中,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作品。可以结合自己在动物园的观察和感受,融入自己的想法。
• 积极动手: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亲自动手操作。在制作过程中,要认真学习使用工具和材料,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 团队合作:如果是和家庭成员一起完成实践活动,要与他们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团队的优势。
【课后】
1.父母的巩固做法
回顾与总结:和孩子一起回顾在动物园的参观和活动过程,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收获。可以通过聊天、画画等方式进行回顾和总结,帮助孩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知识拓展:根据孩子在动物园中表现出的兴趣点,为孩子提供相关的书籍、绘本、纪录片等资料,让孩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例如,如果孩子对熊猫感兴趣,可以为孩子推荐一些关于熊猫的科普书籍或纪录片。
鼓励应用:鼓励孩子将在动物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让孩子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在动物园看到的动物,或者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动物。
持续关注:持续关注动物保护的相关信息,与孩子分享最新的动物保护成果和动态。可以通过订阅动物保护杂志、关注动物保护组织的官方网站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激发孩子对动物保护的持续关注。
2.孩子的巩固做法
整理记录:整理在动物园中记录的小本子和照片,将自己的发现和想法进行分类和整理。可以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动物小百科”,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记录下来。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亲子作业,通过填空、判断、实践等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注重思考和分析,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分享收获:将自己在动物园的参观和活动经历分享给小伙伴们,与他们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通过分享,可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人对动物的兴趣。
持续探索:保持对动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可以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或者阅读更多关于动物的书籍和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