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亲子课程】第三课 从心出发

【养育成长课三生·生命质量·尊重生命】
【小学亲子课程】第三课 从心出发
一、场景选择
家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在这里孩子可以观察和参与照顾宠物、种植植物等活动,感受生命的日常变化,培养对身边生命的关爱。
公园:公园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有各种植物、动物,孩子可以亲近自然,观察不同生命的形态和生活方式,体会生命的多样性。
学校医务室:学校医务室能让孩子了解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明白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重要性。
三、知识链接
道德与法治:对应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关于尊重他人、关爱生命、保护自然等内容,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语文:通过学习描写生命的课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培养孩子
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感知能力,让他们从文学角度感受生命的美好
数学:在统计公园中植物种类、动物数量等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孩子的数据分析能力,从数量角度认识生命的丰富性。
英语:学习与生命相关的英语单词和简单表达,如动物、植物的英文名称,以及“love life(热爱生命)”等短语,拓宽孩子的语言视野。
科学:结合科学课中关于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等知识,让孩子从科学层面了解生命的奥秘,为尊重生命提供科学依据。
五、课程内容
(一)亲子目标
1.让孩子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和宝贵性,包括人类生命、动物生命和植物生命,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
2.培养孩子关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情感和行为习惯,学会用实际行动尊重和保护身边的生命。
3.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4.加强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家庭情感,让三代人共同在尊重生命的氛围中成长。
(二)亲子过程
1.自主体验(60分钟)
• 家庭:宠物伙伴体验(20分钟)
• 活动内容:如果家里养有宠物,孩子和家人一起照顾宠物,如喂食、洗澡、陪它玩耍等。观察宠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记录宠物的成长变化。如果没有养宠物,可以观看一些宠物纪录片,了解宠物的生活。
• 知识链接:涉及生物学科中动物的基本生活需求和行为特点等知识,以及语文的观察记录能力。让孩子在照顾宠物或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去了解动物生命。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对动物生命的关爱之情,让他们明白动物也是有情感和需求的生命,需要我们的照顾和尊重。
• 公园:自然生命探索(2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在公园中漫步,观察公园里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寻找不同种类的花朵、树木,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和生长环境;也可以观察小鸟、蝴蝶、蚂蚁等小动物的活动。每个家庭可以选择一种植物或动物进行重点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 知识链接:与生物学科中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特征等知识相关,以及科学学科中生态环境的知识。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运用这些知识去认识生命。
• 价值观引导:使孩子感受到自然生命的神奇和美丽,培养他们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之心,懂得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生命。
• 学校医务室:健康生命守护(20分钟)
• 活动内容:在学校医务室,孩子和家人可以向校医了解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如如何预防感冒、如何正确洗手等。还可以参观医务室的设备,了解它们的用途。孩子可以体验量体温、测血压等简单的检查项目,感受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 知识链接:联系科学学科中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以及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关爱自己和他人健康的内容。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这些知识,增强健康意识。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意识,让他们明白健康的身体是生命的基础,要学会保护自己和关爱他人的健康。
2.合作探究(90分钟)
• 家庭:宠物保护讨论(30分钟)
• 活动内容:组织亲子团进行一场关于宠物保护的讨论。提出一些问题,如“如果宠物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防止宠物受到伤害?”等。每个家庭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共同探讨保护宠物的方法和措施。
• 知识链接:综合运用生物学科中动物健康护理的知识、道德与法治学科中保护动物的理念和语文的表达能力。通过讨论,让孩子深入思考宠物保护的问题。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明白保护宠物是我们的责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 公园:生态平衡辩论(30分钟)
• 活动内容:将亲子团分成正反两方,进行一场关于生态平衡的辩论。正方观点为“人类应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预,让生态自然发展”,反方观点为“人类可以适当干预自然环境,以保护某些濒危物种”。每个家庭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进行激烈的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引导孩子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
• 知识链接:涉及生物学科中生态系统的知识、科学学科中环境保护的方法和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辩论,让孩子深入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考能力,让他们明白在保护生命和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 学校医务室:健康生活探讨(3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一起探讨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从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每个家庭可以制定一个简单的健康生活计划,如每天锻炼多长时间、吃哪些健康的食物等。
• 知识链接:结合科学学科中人体健康的知识、数学的时间安排和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关爱自己的理念。让孩子从多个角度思考健康生活的问题。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让他们明白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生命的重要性,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实践拓展(120分钟)
• 家庭:宠物关爱行动(4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一起为宠物制作一个小窝或玩具,让宠物生活得更舒适。也可以组织一次宠物健康检查活动,为宠物测量体温、检查毛发等。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和卫生。
• 知识链接:涉及手工制作的技能、生物学科中动物健康检查的知识和语文的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关爱动物的情感,让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宠物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 公园:植物守护计划(4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在公园中选择一片区域,为那里的植物进行养护。可以给植物浇水、施肥、除草等,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同时,制作一些爱护植物的宣传牌,提醒其他游客爱护植物。
• 知识链接:紧密结合生物学科中植物生长的知识、科学学科中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和语文的宣传表达能力。让孩子在实践中加深对植物生命的理解。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对植物生命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植物就是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植物生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 学校医务室:健康宣传活动(40分钟)
• 活动内容:亲子团一起制作健康宣传海报,宣传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如预防传染病、合理饮食等。然后在学校里进行宣传活动,可以向同学们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健康知识等。
• 知识链接:涉及语文的文案撰写和设计能力、科学学科中健康知识的传播和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关爱他人健康的理念。通过宣传活动,让孩子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品质,让他们明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提高他人的健康意识,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生命健康。
(三)亲子作业
1.体验卡
• 在照顾宠物时,我原本以为______,但实际做起来发现______,这让我知道尊重动物生命要______。
• 在公园养护植物的过程中,我发现植物______,我通过______帮助它生长,这使我懂得呵护植物生命需要______。
• 在学校医务室了解健康知识后,我意识到保持健康最重要的是______,我以后会______来爱护自己的生命。
2.探究卡
• ( )为了让宠物开心,可以给它吃很多喜欢的零食。(结合宠物健康知识判断)
• ( )公园里的花草可以随意采摘,因为它们很多。(依据植物保护知识分析)
• ( )只要自己身体健康,就不用关心别人的健康。(根据关爱他人健康的理念判断)
3.实践卡
• 我要在一周内,每天为家里的宠物做一件事,如______,并记录宠物的反应。
• 我打算在一个月内,和家人一起在小区里种一棵小树,定期给它浇水、施肥,观察它的成长。
• 我会制作一份健康食谱,和家人一起按照食谱吃饭,坚持一个月,看看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六、亲子要求
(一)课前
1.父母
• 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照顾宠物的用品、公园植物养护工具、制作宣传海报的材料等。
• 与孩子沟通活动的大致内容和流程,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引导孩子思考关于尊重生命的问题。
•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如在公园活动时注意安全、使用工具时小心等。
• 可以提前和孩子一起回顾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生物等学科中与生命相关的知识。
2.孩子
• 了解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对活动充满期待。
• 可以自己查阅一些关于宠物、植物、健康等方面的简单资料,为活动做好知识储备。
• 准备好记录用的笔记本和笔。
(二)课中
1.父母
• 自主体验环节
• 思维引导:在孩子观察和体验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孩子深入思考。比如在照顾宠物时问“宠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呀”,在公园观察植物时问“这种植物和其他植物有什么不一样呢”,帮助孩子从不同角度认识生命。
• 行动辅导:关注孩子的操作,确保安全。当孩子遇到困难,鼓励他们自己尝试解决,必要时给予示范和指导,如教孩子正确给宠物喂食、使用植物养护工具等。
• 合作探究环节
• 思维引导: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讨论和辩论,引导他们从多个方面分析问题。例如在宠物保护讨论中,问“除了我们说的方法,还有其他保护宠物的办法吗”,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 行动辅导:组织好讨论和辩论活动,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发言机会。当出现意见分歧,引导孩子友好交流,尊重他人观点,记录讨论要点,帮助孩子总结。
• 实践拓展环节
• 思维引导:在孩子进行实践活动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比如制作宠物小窝时问“怎样设计会让宠物住得更舒服”,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行动辅导:协助孩子完成实践任务,提供必要帮助。如在制作宣传海报时,帮忙找资料、出主意。鼓励孩子发挥创意,独立完成任务。
2.孩子
• 自主体验环节
• “我要学”:认真观察和体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生命。主动向家人请教问题,如“宠物生病了有什么症状”“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等。
• “要学我”:向家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用清晰的语言表达。比如在观察宠物后,告诉家人宠物的有趣行为。
• 合作探究环节
• “我要学”:积极参与讨论和辩论,认真倾听家人和小伙伴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思考方法。在讨论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 “要学我”: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为讨论贡献想法。如在生态平衡辩论中,提出自己的论据。
• 实践拓展环节
• “我要学”: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按照计划认真完成任务。在实践中学习新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 “要学我”:主动承担责任,遇到问题不依赖他人,努力自己解决。如在制作宣传海报时,发挥创意设计内容。同时,向家人展示成果,分享经验。
(三)课后
1.父母
• 和孩子一起回顾活动中的经历和收获,通过聊天、写日记等方式加深记忆。比如问孩子“这次活动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关于尊重生命的道理”。
• 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践行尊重生命的理念,如爱护家里的宠物、不践踏花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
• 帮助孩子完成亲子作业,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鼓励和建议。如对孩子记录的宠物反应进行点评。
• 可以组织一些后续的家庭活动,如再次去公园观察植物变化、为宠物举办生日会等,巩固课程效果。
2.孩子
• 整理活动中的记录和资料,如观察笔记、照片等,保存好作为成长纪念。
• 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用行动尊重和保护生命,如提醒家人爱护动物、参与环保活动等。
• 认真完成亲子作业,遇到困难主动向家人求助。通过作业提高自己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 向小伙伴分享活动经历和收获,邀请他们一起参与尊重生命的活动,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