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二课 亲亲生命小伙伴

【养育成长课·三生·生命质量·珍爱生命】(A)
【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二课 亲亲生命小伙伴
一、场景
选择植物园作为课程场景。幼儿园的孩子天真烂漫、好奇心强,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探索欲望。植物园里五彩斑斓的植物、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能极大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生命的美好与神奇,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二、知识链接
健康领域:了解植物对空气净化的作用,知道多接触植物有益身体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爱护花草树木、不随意采摘等。
语言领域:学习描述植物特征、生长过程的词汇和简单句子,如“绿油油的叶子”“红彤彤的花朵”等,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讲述与植物相关的故事、儿歌,丰富孩子的语言素材。
社会领域: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懂得关爱植物的生命,尊重植物园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与植物相关的活动。
科学领域:观察植物的外形、颜色、生长环境等,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培养观察力和探索精神。初步了解植物与人类、动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艺术领域:以植物为灵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创作活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对植物生命的感受。
三、课程内容
【亲子目标】
1.让亲子共同感受植物园里植物的生机与活力,认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激发对植物生命的喜爱和保护之情。
2.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动手能力,学会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植物的认识和感受。
3.引导孩子了解植物的基本需求,如阳光、水分、空气等,懂得如何照顾植物,初步建立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的意识。
4.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家庭凝聚力,让孩子在亲情的陪伴下快乐成长。
【亲子过程】
1.自主体验
• 活动一:植物大发现
• 亲子们进入植物园后,领取一份植物观察手册和彩色贴纸。工作人员提前在植物园内设置一些植物观察点,并在每个观察点放置植物的介绍卡片。
• 父母引导孩子在植物园里寻找不同的植物,用眼睛观察植物的外形,如叶子的形状、花朵的颜色;用手轻轻触摸植物的表面,感受其质地;用鼻子闻一闻植物的气味。
• 每发现一种植物,就对照观察手册上的图片和介绍,了解植物的名称和特点,然后用彩色贴纸在观察手册上标记出来。鼓励孩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如“这朵花像一个小喇叭”“这片叶子毛茸茸的”。
• 活动二:植物的悄悄话
• 选择一片安静的草地,亲子们围坐在一起。父母给孩子讲述植物也有自己的“语言”,它们通过生长、开花、结果等方式与外界交流。
• 让孩子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周围植物的声音,想象植物在说什么。然后,鼓励孩子分享自己听到的“悄悄话”,如“小草说它喜欢阳光”“大树说它要保护小鸟”。
• 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对生命的感知能力。
2.合作探究
• 活动三:植物生存大讨论
• 亲子们围坐在一起,讨论植物的生存需求。父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没有水,植物会怎么样?”引导孩子思考和发言。
• 鼓励孩子分享自己在观察植物过程中的发现和疑问,大家一起讨论解答。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如将两盆相同的植物分别放在有阳光和没有阳光的地方,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
• 通过讨论和实验,让孩子明白植物和人一样,都需要合适的环境和条件来生存,从而更加尊重植物的生命。
• 活动四:植物保护小辩论
• 设定一个简单的辩论主题,如“是否可以在植物园里采摘花朵?”将亲子们分成两组进行讨论。
• 每个家庭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父母引导孩子用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例如,正方可以说“花朵很漂亮,摘下来可以带回家欣赏”,反方可以说“花朵是植物的一部分,摘下来会伤害植物的生命”。
• 通过辩论,让孩子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实践拓展
• 活动五:植物小园丁
• 亲子们领取小铲子、水桶、花种等工具和材料,在植物园的指定区域一起种植一棵小花或小草。
• 父母和孩子分工合作,挖坑、浇水、播种,共同完成种植任务。在种植过程中,告诉孩子植物的生长需要时间和耐心,要定期照顾它们。
• 为种植的植物制作一个小牌子,写上孩子的名字和祝福的话语,表达对植物生命的期待和关爱。
• 活动六:植物创意秀
• 利用植物园里掉落的树叶、花瓣、树枝等自然材料,亲子们一起进行创意手工制作。可以制作动物造型、花朵项链、树叶画等。
• 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然材料变成美丽的艺术品。同时,让孩子明白这些材料都是植物生命的一部分,要珍惜和利用它们。
• 制作完成后,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创意和努力带来的成就感。
【亲子作业】
1.体验卡
• 植物园里的大树需要______才能长得高高的。
• 我们种的小花需要______才能开出漂亮的花朵。
• 如果看到有人在植物园里践踏草坪,我们应该______。
2.探究卡
• 我们要爱护植物园里的每一棵植物。( )
• 可以随意采摘植物园里的花朵。( )
• 给植物浇水的时候要适量。( )
3.实践卡
• 回家后和父母一起照顾家里的小植物,给它浇水、施肥,并记录它的生长变化。
• 用树叶和花瓣制作一个漂亮的书签,送给好朋友,并告诉他们要爱护植物。
• 画一幅自己心目中的植物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可爱的小动物。
六、课程要求
【课前】
1.父母和孩子一起观看一些关于植物的动画片或图片,让孩子对植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兴趣。
2.准备适合户外活动的服装和鞋子,如运动鞋、遮阳帽、轻便的外套等。
3.为孩子准备一个小背包,装上水壶、纸巾、小零食等物品。
4.父母可以提前给孩子讲一些关于植物园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如不随意奔跑、不破坏植物等。
【课中】
1.父母的做法和要求
• 在“自主体验”环节,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植物的特点,鼓励孩子积极提问和探索。当孩子提出问题时,不要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 在“合作探究”环节,父母要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其他孩子和家长的发言,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在讨论和辩论过程中,帮助孩子组织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在“实践拓展”环节,父母要和孩子一起积极参与活动,给孩子做好示范,如正确地种植植物、制作手工等。同时,要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关爱生命的乐趣。
• 全程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身体状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2.孩子的做法和要求
• 在“自主体验”环节,孩子要听父母和工作人员的话,注意安全,不随意奔跑和打闹。积极观察植物,用自己的眼睛、鼻子、手等去感受植物的特点,大胆地向父母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认真记录观察到的植物信息,如颜色、形状等。
• 在“合作探究”环节,孩子要积极参与讨论和辩论,勇敢地表达自己对植物生存和保护的看法。认真倾听其他小朋友和家长的发言,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打断别人说话。当自己的观点和别人不同时,要学会尊重他人,友好地交流。
• 在“实践拓展”环节,孩子要主动和父母合作,完成种植植物和创意手工制作的任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植物材料变成有趣的作品。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卫生,不随意丢弃垃圾。
• 孩子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表达,成为活动的小主人,同时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课后】
1.父母的做法
• 与孩子一起回顾在植物园的经历,帮助孩子完成体验卡、探究卡和实践卡的作业。引导孩子再次思考作业中的问题,加深对尊重植物生命的理解。例如,在完成体验卡时,和孩子一起讨论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让孩子结合在植物园的观察进行回答。
• 鼓励孩子坚持完成实践卡中的任务,如照顾家里的小植物。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植物养护计划,定期浇水、施肥、修剪,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
• 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当孩子表现出爱护植物、尊重生命的行为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例如,孩子看到路边的小花不随意采摘,要及时夸奖孩子做得对。
• 与孩子一起阅读一些关于植物和生命的绘本或故事书,进一步丰富孩子的知识,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引导孩子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植物。
• 鼓励孩子将在植物园学到的知识和体验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如在幼儿园的分享活动中,让孩子讲述自己在植物园的有趣经历和对植物的认识,传播尊重生命的理念。
2.孩子的做法
• 认真完成亲子作业,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表达自己在植物园的收获和想法。对于不理解的问题,主动向父母请教。
• 按照实践卡的要求,坚持照顾家里的小植物,观察它的生长变化,并和父母一起记录下来。可以用画画或者简单的文字描述植物每天的样子,如“今天小豆芽长高了一点”。
•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爱护身边的植物,不随意践踏草坪、采摘花朵。看到有人破坏植物时,勇敢地制止并告诉他们要尊重植物的生命。
• 把在植物园的有趣事情和自己制作的创意作品分享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让更多的人了解植物的美丽和重要性。
• 可以将自己在植物园拍摄的照片、制作的手工和完成的作业整理成一个小相册,记录自己这次特别的学习经历,时常翻看,回忆美好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