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小学亲子课程】第二课 生命的奇妙乐章

作者:杨丰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204

【养育成长课·三生·生命质量·珍爱生命】(A)

【小学亲子课程】第二课   生命的奇妙乐章

一、场景

选择动物园作为课程场景。小学阶段的孩子天真好奇、充满想象力,对动物有着天然的喜爱。动物园里丰富多样的动物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直观地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符合这一阶段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二、知识链接

道德与法治:结合教材中关于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等内容,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语文:引入描写动物的文学作品,如童话、诗歌等,提升孩子的文学素养,让他们从文学角度感受动物的可爱和生命的美好。

数学:统计不同动物的数量、计算动物的体重和身高数据等,培养孩子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英语:学习动物的英文名称、描述动物特征的词汇和简单句子,提高孩子的英语听说能力。

科学: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生理特征、进化过程等生物学知识,让孩子从科学角度认识动物生命的奥秘。

美术:让孩子以动物为主题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表达对动物生命的喜爱和理解。

三、课程内容

【亲子目标】

1.让亲子共同认识到动物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感受动物生命的美好与神奇,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亲子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动物,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和行为。

3.引导亲子了解动物的生存现状和面临的威胁,增强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4.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家庭关系,共同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亲子过程】

1.自主体验

• 活动一:动物大观察

• 亲子们领取动物园地图和观察手册,在动物园内自由参观。父母引导孩子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动物,如用眼睛看动物的外形、颜色、动作,用耳朵听动物的叫声,用鼻子闻动物身上的气味等。

• 鼓励孩子在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如“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这么长?”“猴子是怎么睡觉的?”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引导他们思考。

• 让孩子在观察手册上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征和行为,如动物的外形、喜欢吃的食物、有趣的动作等。

• 活动二:动物模仿秀

• 选择一个开阔的场地,亲子们分组进行动物模仿秀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通过模仿该动物的外形、动作和声音,让其他小组猜测。

• 在模仿过程中,孩子要仔细回忆观察到的动物特征,用生动的表演展现出来。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模仿。

• 这个活动不仅能加深孩子对动物的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合作探究

• 活动三:动物生存大讨论

• 组织亲子们围坐在一个休息区,选取几种不同生存环境的动物,如水生动物、陆生动物、飞行动物等,讨论它们的生存特点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讨论,如“企鹅为什么能在寒冷的南极生存?”“骆驼的驼峰有什么作用?”

• 鼓励每个家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父母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讨论,让亲子们明白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就是保护生命。

• 活动四:动物保护小辩论

• 设定一个辩论主题,如“是否应该将野生动物圈养在动物园?”将亲子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 每个家庭代表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在辩论过程中,要尊重对方的意见,用事实和数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 辩论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引导,让亲子们明白保护动物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既要保护动物的生存,也要尊重动物的自然习性。

3.实践拓展

• 活动五:动物守护行动

• 亲子们参与动物园的志愿者活动,如给动物打扫笼子、准备食物、制作玩具等。

• 在活动过程中,向孩子讲解保护动物的实际行动和意义,让他们亲身体验如何为动物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 活动结束后,让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积极参与保护动物的行动。

• 活动六:制作动物保护海报

• 给每个家庭发放纸张、彩笔等材料,让亲子们一起制作动物保护海报。

• 海报内容可以包括动物的图片、保护动物的标语、呼吁大家行动起来的话语等。例如,画上可爱的大熊猫,写上“保护大熊猫,守护我们的朋友”。

• 制作完成后,将海报展示在动物园的指定区域,向更多的人宣传保护动物、尊重生命的理念。

【亲子作业】

1.体验卡

• 动物园里的动物需要______的生活环境,我们可以通过______的方式来改善它们的生活条件。

• 如果看到有人在动物园里投喂不适合动物的食物,我们应该______。

•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可以______。

2.探究卡

• 所有的动物都有生存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们。( )

• 只要把动物养在动物园里,它们就一定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

• 保护动物只是动物园和动物保护组织的事情,和我们普通人没有关系。( )

3.实践卡

• 设计一个家庭动物保护计划,包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对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如节约用水、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等。

• 制作一份动物保护手抄报,收集更多关于动物保护的资料和图片,向班级同学展示。

• 与父母一起在社区里组织一次动物保护宣传活动,如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提高大家的动物保护意识。

六、课程要求

【课前】

1.父母和孩子共同了解动物园的开放时间、游览路线、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

2.准备好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动物园地图、观察手册、笔记本、笔、彩笔、纸张等。

3父母可以提前和孩子一起查阅一些关于动物的资料,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为参观动物园做好知识储备。

【课中】

1.父母的做法和要求

• 在“自主体验”环节,父母要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动物,鼓励他们积极提问和探索,但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在“合作探究”环节,父母要作为思维引导和行动辅导的教练,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组织好家庭之间的讨论和辩论,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

• 在“实践拓展”环节,父母要以身作则,带领孩子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制作海报等实践行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

2.孩子的做法和要求

• 在“自主体验”环节,孩子要积极主动地观察动物,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动物的奇妙之处,认真记录观察结果,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 在“合作探究”环节,孩子要积极参与讨论和辩论,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 尊重不同的观点,通过交流和碰撞,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条理清晰、语言准确。

• 在“实践拓展”环节,孩子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制作海报等实践行动,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保护动物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活动过程中,要遵守规则,听从安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 孩子要始终保持“我要学”和“要学我”的积极态度,主动学习关于动物和尊重生命的知识,并且将所学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成为尊重生命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课后】

1.父母的做法

• 与孩子一起回顾在动物园的经历,帮助孩子整理体验卡、探究卡和实践卡的答案,引导孩子深入思考作业中的问题,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 鼓励孩子将在动物园养成的尊重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延续到日常生活中,如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爱护身边的小动物等。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强化孩子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 与孩子一起关注动物保护的相关新闻和信息,了解动物的生存现状和保护进展。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观看电视节目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与孩子一起讨论和分析,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

• 组织家庭会议,讨论如何将课程中的理念和行动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制定家庭的动物保护计划和目标,并定期进行回顾和总结,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鼓励孩子在家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家庭动物保护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 支持孩子完成实践卡中的任务,如帮助孩子收集制作手抄报的资料、协助孩子组织社区宣传活动等。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但要让孩子尽量独立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孩子的做法

• 认真完成亲子作业,将自己在课程中的思考和感悟通过作业表达出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独立思考、创新解决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父母或老师请教,确保作业的质量。

• 向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分享自己在《养育成长课》中的经历和收获,宣传保护动物、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制作手抄报、写作文等方式,向更多的人传播环保理念,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动物的行动中来。

•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保护动物的规则,如不随意伤害小动物、不破坏动物的栖息地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动物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可以将自己在动物园拍摄的照片、制作的手抄报、完成的作业等整理成一本成长纪念册,记录自己在课程中的成长和进步。在纪念册中,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以及未来的目标和期望,激励自己不断为保护动物、尊重生命而努力。同时,也可以将纪念册分享给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和环保行动。

更新:2025-03-20 06:58:5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