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一课 探秘生命,拥抱美好


【养育成长课·三生·生命质量·了解生命】(A)
【幼儿园亲子课程】第一课 探秘生命,拥抱美好
一、场景选择
1.家庭阳台:可以观察到植物的生长,是一个亲近自然、了解生命的小天地,方便孩子随时进行观察和体验。
2.动物园:能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各种动物,直观感受不同生命的形态和特点,激发他们对生命的好奇。
3.社区花园:有丰富的花草树木和昆虫,为孩子提供了探索自然生命的机会,还能培养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二、知识链接
4.科学:对应幼儿园科学领域中对自然生命的观察和认知,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5.语言:结合语言领域中倾听、表达和故事讲述的要求,通过讲述生命相关的故事,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6.社会:涉及社会领域中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让孩子明白生命的平等和珍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7.艺术:依据艺术领域中感受美、表现美的要求,让孩子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
三、课程内容
(一)亲子目标
1.让孩子初步了解生命的多样性,认识到植物、动物和人类都是有生命的个体。
2.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关爱之情,懂得珍惜和保护生命。
3.提高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生命的特征和现象。
4.促进亲子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家庭凝聚力,让三代人共同感受生命的美好。
(二)亲子过程
1.自主体验(60分钟)
• 家庭阳台:植物小观察员(20分钟)
• 活动内容:孩子和家人一起在家庭阳台观察植物,如浇水、施肥、观察叶子的变化等。让孩子用小尺子测量植物的高度,用放大镜观察叶子上的纹路,感受植物的生长。
• 知识链接:科学领域中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征,让孩子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命现象。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耐心,让他们体会到植物生命的成长需要呵护,懂得关爱植物生命。
• 动物园:动物好朋友(20分钟)
• 活动内容:带领孩子来到动物园,观察各种动物的外形、动作和生活习性。可以给孩子讲解一些动物的特点和生存方式,如猴子的活泼好动、大象的庞大身躯等。让孩子用相机或画笔画下自己喜欢的动物。
• 知识链接:科学领域中动物的多样性和生活习性,拓宽孩子对动物生命的认知。
• 价值观引导:激发孩子对动物生命的兴趣和好奇,让他们明白动物也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要尊重和保护它们。
• 社区花园:昆虫大发现(20分钟)
• 活动内容:在社区花园里,孩子和家人一起寻找昆虫,如蝴蝶、蚂蚁、蜗牛等。观察昆虫的活动,用小瓶子收集一些昆虫(观察后及时放生),让孩子近距离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和行为特点。
• 知识链接:科学领域中昆虫的特征和生活环境,丰富孩子对微小生命的认识。
• 价值观引导:培养孩子对自然生命的探索精神,让他们知道即使是小小的昆虫也有自己的生命价值,要爱护它们。
2. 合作探究(90分钟)
• 家庭阳台:植物生长大讨论(30分钟)
• 活动内容:孩子和家人围坐在一起,讨论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可以结合在阳台观察植物的经验,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如阳光、水、空气等。然后一起用图画或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
• 知识链接:科学领域中植物生长的条件,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 价值观引导:让孩子明白生命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条件,我们要为生命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他们对生命的责任感。
• 动物园:动物生存大挑战(30分钟)
• 活动内容:将孩子和家人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讨论这种动物在野外可能会遇到的生存挑战,如食物短缺、天敌威胁等。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大家一起交流和学习。
• 知识链接:科学领域中动物的生存环境和面临的挑战,提高孩子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价值观引导:让孩子了解到生命的生存并不容易,要珍惜生命,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 社区花园:生态平衡小探索(30分钟)
• 活动内容:在社区花园里,引导孩子观察植物、动物和昆虫之间的关系,如花朵为昆虫提供食物,昆虫帮助花朵传播花粉等。让孩子思考如果其中一种生命消失了,会对其他生命产生什么影响。然后一起讨论如何保护社区花园的生态平衡。
• 知识链接:科学领域中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
• 价值观引导:让孩子明白生命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命的和谐共生。
3. 实践拓展(120分钟)
• 家庭阳台:植物小种植(40分钟)
• 活动内容:孩子和家人一起在家庭阳台种植一种植物,如向日葵、绿豆等。从播种开始,让孩子参与到整个种植过程中,如松土、浇水、施肥等。并为植物制作一个生长记录卡,记录植物每天的变化。
• 知识链接:科学领域中植物种植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 价值观引导:让孩子亲身体验生命的成长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和美好,增强他们对生命的呵护意识。
• 动物园:动物保护小宣传(40分钟)
• 活动内容:孩子和家人一起制作动物保护宣传海报,用简单的图画和文字表达对动物保护的呼吁。然后在动物园内或社区里向其他人宣传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如不随意投喂动物、保护动物的栖息地等。
• 知识链接:社会领域中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宣传能力,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表达能力。
• 价值观引导:让孩子明白保护动物是每个人的责任,通过自己的行动为保护动物生命贡献一份力量。
• 社区花园:生态守护小行动(40分钟)
• 活动内容:在社区花园里开展生态守护行动,如清理花园里的垃圾、给花草浇水施肥、为昆虫搭建小巢穴等。让孩子亲身体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习惯。
• 知识链接:社会领域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能力,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价值观引导:让孩子明白保护社区花园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命的家园,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生命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空间。
(三)亲子作业
1. 体验卡
• 在家庭阳台观察植物时,我发现植物的叶子[具体变化],这让我觉得植物[感受],我知道了植物生长需要[条件]。
• 在动物园看到[动物名称]时,它[行为表现],我觉得它[特点],我想对它说[想说的话]。
• 在社区花园找到[昆虫名称]时,它[样子],我观察到它[行为],我明白了昆虫也是[生命特点]。
2. 探究卡
• ( )植物没有生命,因为它们不会动。(结合观察植物的体验判断)
• ( )动物只需要食物就能生存,不需要其他条件。(依据在动物园的讨论分析)
• ( )我们可以随意破坏社区花园的花草树木,因为它们不重要。(根据社区花园生态平衡的探索判断)
3. 实践卡
• 我要每天给我种植的植物浇水、施肥,观察它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 我要向身边的人宣传动物保护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一起保护动物。
• 我要每周去社区花园清理一次垃圾,为花草树木浇水,保护社区花园的生态环境。
六、课程要求
(一)课前
1.父母
• 提前考察活动场景,确保家庭阳台安全、动物园和社区花园适合孩子活动。
• 准备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小尺子、放大镜、相机、画笔、种子、花盆、宣传海报制作材料等。
• 与孩子一起了解活动相关的知识,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态平衡的概念等,可以通过阅读绘本、观看科普视频等方式进行。
•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如在动物园要遵守规定、在社区花园要注意安全等。
2.孩子
• 了解活动的大致内容和流程,对活动充满期待。
• 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自己想在活动中问的问题,如“植物为什么会开花”“动物是怎么睡觉的”等。
• 向家人分享自己喜欢的植物或动物,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二)课中
1.父母
• 自主体验环节
• 思维引导:在家庭阳台观察植物时,引导孩子思考植物的变化和生长原因,如“你觉得植物长高了是因为什么呢?”在动物园观察动物时,提问孩子动物的行为和特点,如“你看猴子为什么总是跳来跳去呀?”在社区花园观察昆虫时,启发孩子发现昆虫的生活习性,如“蚂蚁是怎么搬运食物的呢?”帮助孩子深入观察和思考生命现象。
• 行动辅导:关注孩子的行动,确保孩子的安全。在孩子使用工具时,如放大镜、小尺子等,教给孩子正确的使用方法。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如孩子测量植物高度不准确时,耐心指导。
• 合作探究环节
• 思维引导:在讨论植物生长条件、动物生存挑战和生态平衡时,鼓励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在讨论动物生存挑战时,问孩子“除了食物和天敌,动物还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呢?”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
• 行动辅导:组织好讨论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当孩子之间出现意见分歧时,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实践拓展环节
• 思维引导:在种植植物、制作宣传海报和开展生态守护行动时,引导孩子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如在种植植物时,问孩子“我们怎样做能让植物长得更健康呢?”在制作宣传海报时,启发孩子用更生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行动辅导:协助孩子完成实践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在种植植物时,教孩子正确的种植方法;在制作宣传海报时,帮助孩子准备材料和设计布局;在开展生态守护行动时,确保孩子的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2.孩子
• 自主体验环节
• “我要学”:认真观察植物、动物和昆虫的特点和行为,积极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生命的奇妙。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尽可能多地了解生命的信息。
• “要学我”:主动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告诉家人“我看到蚂蚁排着队搬东西,好有趣呀!”
• 合作探究环节
• “我要学”: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倾听家人和小伙伴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思考方法和知识。在讨论中,不断丰富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 “要学我”:发挥自己的优势,为讨论贡献自己的想法。比如在讨论动物生存挑战时,分享自己在动物园观察到的动物行为,提出自己的见解。
• 实践拓展环节
• “我要学”:积极参与种植植物、制作宣传海报和开展生态守护行动,学习如何照顾生命、宣传保护生命和维护生态环境。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要学我”:主动承担自己的任务,认真完成各项工作。比如在种植植物时,按时浇水、施肥;在制作宣传海报时,用心设计和绘画;在开展生态守护行动时,积极清理垃圾、照顾花草。
(三)课后
1.父母
• 和孩子一起回顾活动中的精彩瞬间,通过聊天、看照片等方式加深孩子的记忆。比如问孩子“你觉得今天哪个活动最有趣,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 鼓励孩子继续关注生命现象,如观察家里的宠物、小区里的树木等,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对生命的认识。
• 帮助孩子完成亲子作业,对孩子的作业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比如对孩子画的宣传海报给予赞美,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完成实践卡上的任务。
• 组织家庭活动,如一起观看关于生命的电影、阅读相关的书籍等,进一步巩固课程内容,增强亲子间的交流和对生命的理解。
2. 孩子
• 把活动中的照片、绘画作品、生长记录卡等整理好,放在自己的小相册或小书架上,作为美好的回忆。
• 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如照顾植物、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等。
• 认真完成亲子作业,遇到困难时主动向家人请教。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 向小伙伴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经历和感受,邀请他们一起参与保护生命的行动,共同成长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