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小学亲子课程】第一课 生命的魔法世界

作者:杨丰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96


【养育成长课·三生·生命质量·了解生命】(A)

【小学亲子课程】第一课   生命的魔法世界 

一、场景

选择动物园作为课程场景。动物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能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符合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近距离观察不同动物的形态、习性,直观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二、知识链接

道德与法治:结合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等知识点,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让他们懂得生命平等,要善待每一个生命。

语文:引入描写动物的文学作品,如童话、诗歌等,提升孩子的文学素养,同时从文学角度感受动物生命的魅力。

数学:统计不同种类动物的数量,学习分类和计数,还可以比较动物的大小、体重等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英语:学习动物的英文名称、描述动物特征的词汇和简单句子,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科学: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等生物学知识,以及生态系统中动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美术:让孩子以动物为主题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课程内容

【亲子目标】

1.让亲子共同认识到动物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感受动物生命的美好与神奇,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亲子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动物,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和行为。

3.引导亲子了解动物的生存需求和面临的挑战,增强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4.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家庭关系,共同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亲子过程】

1.自主体验

• 活动一:动物大发现

• 为每个家庭发放一份动物园地图和观察记录表。亲子们在动物园内自由参观,寻找不同的动物,并记录它们的名称、外貌特征、行为动作等。

• 父母引导孩子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动物,如用眼睛看动物的外形、颜色,用耳朵听动物的叫声,用鼻子闻动物身上的气味等。例如,观察猴子时,注意它们的毛色、尾巴的形状,听听它们的叫声有什么特点。

• 鼓励孩子在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如“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这么长?”“企鹅为什么不怕冷?”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引导他们思考。

• 活动二:动物模仿秀

• 当亲子们观察到某种动物后,孩子和父母一起模仿该动物的动作、姿态和声音。比如模仿大象走路时长长的鼻子摆动,模仿鸟儿飞翔时的翅膀扇动。

• 通过模仿,让孩子更深入地感受动物的生命特征和行为方式,同时也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模仿结束后,每个家庭可以互相分享模仿的感受和体会。

2.合作探究

• 活动三:动物生存大讨论

• 组织亲子们围坐在一个休息区,选取几种动物,如大熊猫、北极熊等,讨论它们的生存环境和面临的问题。

•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讨论,如“大熊猫为什么只吃竹子?如果竹子减少了,它们会怎样?”“北极熊的生存受到哪些威胁?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它们?”

• 鼓励每个家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父母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讨论,让亲子们明白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保护动物就是保护生命。

• 活动四:动物保护小辩论

• 设定一个辩论主题,如“是否应该将野生动物圈养在动物园?”将亲子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 每个家庭代表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在辩论过程中,要尊重对方的意见,用事实和数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 辩论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引导,让亲子们明白圈养野生动物既有保护和教育的作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关键是要找到平衡,更好地保护动物的生命和权益。

3.实践拓展

• 活动五:动物保护行动

• 组织亲子们参与动物园的志愿者活动,如清理动物栖息地周围的垃圾、为动物制作简易的玩具等。

• 在活动过程中,向孩子讲解保护动物的实际行动和意义,让他们亲身体验如何为动物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

• 活动结束后,让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积极参与保护动物的行动。

• 活动六:制作动物保护海报

• 给每个家庭发放纸张、彩笔等材料,让亲子们一起制作动物保护海报。

• 海报内容可以包括动物的图片、保护动物的标语、呼吁大家行动起来的话语等。例如,画上可爱的大熊猫,写上“保护大熊猫,守护我们的朋友”。

• 制作完成后,将海报展示在动物园的指定区域,向更多的人宣传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理念。

【亲子作业】

1.体验卡

• 动物园里有些动物看起来很孤独,我们可以通过______的方式让它们的生活更丰富。

• 如果看到有人在动物园里投喂不适合动物的食物,我们应该______。

•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可以______。

2. 探究卡

• 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存和幸福生活的权利。( )

• 只要把动物养在动物园里,它们就一定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

• 保护动物只是动物园和动物保护组织的事情,和我们普通人没有关系。( )

3. 实践卡

• 设计一个家庭动物保护计划,包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对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如何向身边的人宣传动物保护知识。

• 制作一份动物保护手抄报,收集更多关于动物保护的资料和图片,向班级同学展示。

• 与父母一起领养一只虚拟动物(通过相关公益平台),了解它的生活情况,并为它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六、课程要求

【课前】

1.父母和孩子共同了解动物园的开放时间、游览路线、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

2.准备好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动物园地图、观察记录表、笔记本、笔、彩笔、纸张等。

3.父母可以提前和孩子一起查阅一些关于动物的资料,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为参观动物园做好知识储备。

【课中】

1.父母的做法和要求

• 在“自主体验”环节,父母要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动物,鼓励他们积极提问和探索,但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在“合作探究”环节,父母要作为思维引导和行动辅导的教练,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组织好家庭之间的讨论和辩论,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

• 在“实践拓展”环节,父母要以身作则,带领孩子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制作海报等实践行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

2.孩子的做法和要求

• 在“自主体验”环节,孩子要积极主动地观察动物,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动物的奇妙之处,认真记录观察结果,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 在“合作探究”环节,孩子要积极参与讨论和辩论,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 在“实践拓展”环节,孩子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和海报制作等实践行动。在活动中要遵守规则,听从安排,与父母和其他家庭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同时,要将自己在活动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我要学”和“要学我”,成为珍爱生命、保护动物的小使者。

【课后】

1.父母的做法

• 与孩子一起回顾在动物园的经历,帮助孩子整理体验卡、探究卡和实践卡的答案,引导孩子深入思考作业中的问题,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 鼓励孩子将在动物园养成的观察习惯和保护动物的意识延续到日常生活中,如关注身边的小动物、不伤害它们,向家人和朋友宣传动物保护知识等。

• 关注孩子在完成亲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但要让孩子尽量独立完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感。

• 与孩子一起关注动物保护的相关新闻和信息,了解动物的生存现状和保护进展,进一步增强孩子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和热情。

• 组织家庭会议,讨论如何将课程中的理念和行动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制定家庭的动物保护计划,并定期进行回顾和总结,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

2.孩子的做法

• 认真完成亲子作业,将自己在课程中的思考和感悟通过作业表达出来,同时要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新地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 向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分享自己在《养育成长课》中的经历和收获,宣传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动物的行动中来。

•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保护动物的规则,如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不参与伤害动物的活动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珍爱生命的理念。

• 可以将自己在动物园拍摄的照片、制作的海报、完成的作业等整理成一本成长纪念册,记录自己在课程中的成长和进步,也可以在纪念册中写下自己未来的目标和期望,激励自己不断为保护动物贡献力量。

更新:2025-03-20 06:38:2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