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协”三协同数字化赋能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新生态实践共同体
“中成协”三协同数字化赋能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新生态实践共同体
劳育为公惠达学子立己达人己达天下!
“中成协
2024-07-08 07:31·职教鲶鱼侯银海
职教鲶鱼侯银海学术劳育说:“技艺精.劳动美”“秀技艺.亮绝活”,“中成协”三协同数字化赋能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新生态实践共同体简介
中成协三协同数字化赋能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新生态实践共同体简介
一、背景与目标
为了更好地推进继续教育的发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以下简称“中成协”)启动了“继续教育发展共同体
二、主要内容
1.数字化赋能: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平台,提升劳动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2.协同发展
3.生态构建
三、项目进展
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各实验校(单位)严格遵守《继续教育发展共同体项目公约》,积极参与项目的组建和实施。在项目组的指导和协调下,已经成功组建了54个继续教育发展共同体。
四、公示内容
经项目领导小组同意,现将第一批继续教育发展共同体的组建名单予以公示。具体名单详见附件。
如有任何疑问,请于2024年4月19日前与项目组联系。
联系人:肖志华
附件:第一批继续教育发展共同体组建名单
公示文件: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成〔2024〕035号
关于公示第一批继续教育发展共同体组建名单的通知
各“继续教育发展共同体项目”实验校(单位):
自2024年3月开展“继续教育发展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组建工作以来,各“继续教育发展共同体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实验校(单位),严格遵守《继续教育发展共同体项目公约》,积极参与共同体组建,在项目组的指导和协调下,已组建成54个共同体。经项目领导小组同意,现公示共同体组建名单(详见附件)。
如有疑问,请于2024年4月19日前与项目组联系。
联系人:肖志华
附件:第一批继续教育发展共同体组建名单
“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共同体)学术服务团队简介
劳育联盟校团队创建于2020年4月,是职教先锋学术交流团队
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必修课文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师一一聚全国有志服务劳动教育同仁,线上线下协同备课共建共享共同成长,共同服务劳动教育!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诚邀更多有志劳动教育的,同仁共建共享服务劳动教育课程!
协同备课:是指以劳动教育云
协同育人:通过在线协同备课,互通交流 ,奉献各院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比较、分析后供其他各院校借鉴,解决了普遍性,再以因地制宜 ,解决了特色性,形成在线院校协同育人的格局,共育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协同发展:通过在线协同备课和协同育人,开放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模式,共享育人优势,协调育人资源 ,达到协同发展的目的。
团队服务内容:宣讲劳动教育政策、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培训、指导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学校劳动教育活动开展、带动劳动教育机构、协会开展活动和研讨交流。
团队服务研究成果:
组织开发编写《实践劳动教育新课改指导》(任务+活动口诀版)系列丛书:
本套系列指导丛书编委,都是来自全国各个大中小学,熟悉“劳育”教学实施流程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编写过程中充分研究学习了与之相关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结合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20〕4号)文件精神中在提到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有机衔接,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政策依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社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
理论依据: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劳动通论》、《劳动教育通论》《劳动教育论要》劳动大纲、指导意见、黄炎培职教思想等专家名著
实践依据:
编写过程中请教全国多名劳动教育专家、校级领导、一线骨干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研学劳动实践基地领导、校企合作单位领导担任教材编审顾问。
创新编写的系列丛书教材特别设计了:
《大中小学各学科劳育融合列车时刻表》,包括了当今学科专业劳动教育融合的各个层面,并用列车时刻表和表盘的方式呈现,引导教师、学生要竖立正确的劳动观,引导大家按劳动列车时表指引上下劳动幸福和谐号列车,非常形象,还设计了口诀,是师生易学易记,形象生动,口诀如下:
幸福新生活和谐列车(大中小学号)
实践劳育动真格,学科融劳各特色。
思专课实四方向,目标定位上列车。
校课内外进社区,假日公益练自我。
日常生产服务三,幸福生活不下车。
编写过程中充分采纳各方专家骨干教师意见和建议,结合大中小学各学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在劳动教育途径、关键环节和评价共性与个性并存,并制订各分册版本的编写目标各有所不同侧重其中:
《实践劳动教育新课改指导》(案例集锦)教师版
适合于大中小教师作为劳动教育教学参考用书,侧重于扎实学生劳动基础,简称劳基版;
《劳动教育指导》(中职)学生版
适用于中职学生,侧重于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简称劳素版;
《劳动教育指导》(高职)学生版
适合于高职生,侧重于培养学生劳动创新创业能力,简称劳创版;
《劳动教育指导》(技工)学生版
适合于技工院校,侧重于培养学生劳动技术技能,简称劳技版;
《劳动教育指导》(高校)学生版
适合于大学生,侧重于培养学生劳动理论思想创新与实践研究,简称劳实版。
团队服务近年的研究成果:
百群专家新创课联盟创新开发成果有:
2011年创新开发了四色彩色图解版《职校生入学指导》并原创了职校生列车时刻表。
2016年创新开发任务+活动口诀版《职校生学习指导》填补了职校生不会学习,又没有相关正式学习指导用书的空白。
2019年创新开发线上线下并进任务+活动口诀课程教材《启航青春一一职校生入学教育》
2020年创新开发了线上线下双线并进《实践劳动教育新课改指导》案例集锦(大中小学版)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劳动教育指导》(中职版高职版技工院校版)学生用教材。
截止2020年10月百群专家创建“e教学”零起提升从入门到精通、能力提升扫我学、一副“扑克牌”学会信息化教学等线上线下课程,深入与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对接,推出的面向全国多地“职业教育信息化百校行”活动,足迹了全国20多省市地区,使用云班课、学习通、Q学友、立体书城等线上学习平台累计阅读学习达60万人次,注册学习达数万人之多,并在Q学友平台上创建“万人班课”累计学员达10858人。
三协同劳育联盟校学术服务管理团队
创新 创新劳动教育理实一体理念,三协同共建共创教研团队,有效破解劳动教育方法难题,让教与学更新更宽更广。
创建 创建劳育三协同联盟校学术服务管理团队,聚拢劳动教育教学专家,有效缓解劳动教育师资紧缺问题,有效指导学生劳动教育学习实践。
创设 创设“劳育通”微信小程序服务平台,实现新形态教材、混合式教学模式、院校师生的无限对接,有效突破劳动教育时空界限,实现百万师生线上线下共上劳动教育班公开课梦想!
创立 创立劳动教育教学劳动教育清单和相关服务团体标准,统一指导千校万师万班开展教学,有效化解各自为战问题,让劳动教育(方案)放之多校而皆准!
创优 创优劳动教育课程服务团体标准,博学众学派优秀成果,科学设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让教与学有据可依,有效锻造高品质劳动教育。
二、积极探索“三劳共育三阶递进 五位一体”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创新与实践
1、 2020-2021年公开出版中职、高职、技工院校《劳动教育教程》四本
2、在全国牵头搭建三协同协同备课、协同育人、协同发展的劳动教育学术服务团队,打造了全国第一个面向全国3000所学校开通优质劳动教育资源校校通、班班通、生生通劳育通小程序
2、创新一个方案二个日志三个报告四个维度成效评价五育并举做学教展评一体化新时代线上线下人工智能参与劳动教育模式。
3、2021年暑假2022年寒假期间开展五进五育五创五成劳动教育实践吸引了全国17所学校20896名同学参加并取得了良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
4、劳动教育教学团队方面组建了针对教师劳动教育学术服务团队,针对教师紧张情况组建了各校劳动教育服务管理团队。
4、在课程实施服务方面起草劳动教育三协同服务团体标准和高校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5、团队起草大学生假期社会劳动实践以劳创新“五创”实践指南——劳创之美
6、以劳成美大学生假期劳动实践个性化劳动创新成果“五成”评选参考细则
7、构建三协同服务理念
8、创新做学教评服务模式
9、出版教学阶段性成果
10、开启劳动教育学术服务旅程
三协同(协同备课、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劳动教育学术服务团队,创设了全国第一个面向全国 3000所院校开通优质劳动教育资源的校校通、班班通、生生通、“千校万师万班”线上先下互动互 通的“劳育通”平台(小程序),吸引了全国约3000多所院校80194名师生使用该程序劳育通微信 小程序学习与过程性评价。并在平台上打造“三协同劳育联盟校”指导全国5413位教师(团队队员助教),参加各类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多名联盟校团队队员被全国十几院校特聘为劳动教育实践指导专家,并以共建共享模式组建了各校劳动教育服务管理团队,有效缓解劳动教育师资紧缺问题,有效指导学生劳动教育学习实践。
创设三协同育人整体方案:一个核心(劳动教育目标)、二个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劳动教育课 程方案)、三个日志(学校日志、班集体日志和个人日志)四个维度评价 (基本劳动常识的知晓度、劳动情感的认同度、劳动意志和信念的内化度、劳动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五位一体(教、学、做、展、评一体化)新时代线上线下劳动教育教学模式。
“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承担该课题“劳动教育教学“做-学-教-展-评”五位一体教研项目”,基于劳育通微信小程序“三协同”劳动教育做学教展评一体化模型构建理论及应用。参与本次三教改革“教师”“教法”改革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专家领导团队有(排名不分先后):
江苏省苏州大学王向阳教授带领团队、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官成书记带领团队,河南省商丘技师学院高级技师侯银海,教务处长张自遵带领团队、 河南师范大学李醒东教授带领总课题团队,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曾昭晧教授带领团队、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韩巍处长、四川师范大学劳动和实践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带领团队、、江苏省南通大学邓宏宝教授带领团队、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育学院王政院长带领团队、内蒙古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李智军处长带领团队、广东省广州工商学院学工处黄 鹏处长带领团队、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学工处韩春卉处长带领团队、北京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梁 露教授带领团队、辽宁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毛翠丽老师带领团队、湖北省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毛 平处长带领团队、山东省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齐守泉带领团队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处刘文卿教授带领团队、广东省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刘永旭老师带领团队、河南女子职业学院学工处刘春伟处长带领团队、山东省鲁北技师学院学工处李 赫老师带领团队、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办陈 磊老师带领团队、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黄文胜处长带领团队、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周文斌老师带领团队、江苏省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工处郭劲东处长带领团队、内蒙古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教学部马洪玲老师带领团队、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吕晔林老师带领团队、江苏省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褚红征老师带领团队、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郁志纯老师带领团队、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校董 超校长带领团队、广西二轻技师学院韦杰梅副院长带领团队、河南省项城市中等专业学校张锦军副校长带领团队、河南省镇平县工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秦英祥校长带领团队、山西省乡宁县职业中学尉六龙校长带领团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务处史艳亮老师带领团队、辽宁职业学院学工处赵学玮处长带领团队、河南省鹤壁工业中专梁胜民副校长带领团队、......
参与本次三教改革“教材”改革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专家领导团队有(排名不分先后):
《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互联网+新形态一体化精品教材)
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曲 霞 李醒东
委 员:侯银海 张自遵 韩春卉 毛翠丽 梁 露 王继梅
编写委员会
主 编:毛翠丽 侯银海 李 明
副主编:张自遵 刘文光 梁胜民 韩春卉 陈塞月 董淼
武 晶 闫卫星 卫 锋 贾慧青 任 义 陈东峰 宋博阳
编 委:曹飞颖 唐春凤 王海军 李 飞 黄慧宇 李秀露
王 惠 张红霞 孙英俊 杨 玲 翁晓民 杨显青 卢红霞 张 鸽
侯银海 河南省商丘技师学院
张自遵 河南省商丘技师学院
韩春卉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陈塞月 辽宁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
董 淼 辽宁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
黄慧宇 广东省中山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卫 锋 河南省商丘技师学院
贾慧青 河南省商丘技师学院
李秀露 辽宁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
刘文光 辽宁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
翁晓民 辽宁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
武 晶 辽宁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
杨 玲 辽宁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
杨显青 辽宁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
李 明 山东省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毛翠丽 辽宁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
宋博阳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教体局
孙英俊 浙江省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
唐春凤 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
闫卫星 河北省涿州职教中心
卢红霞 河北省涿州职教中心
张 鸽 河北省涿州职教中心
任 义 湖南省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
陈东峰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生劳动教育教程》(互联网+新形态一体化精品教材)
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曲霞李醒东
委 员:侯银海 张自遵 韩春卉 毛翠丽 梁 露 王继梅
编写委员会
主 编:梁 露 张自遵 王继梅
副主编:侯银海 王贝贝 于 澍 韩春卉 毛 平 王佑华
吉家文 马 红 李 琨 王 政 李金保 吕晔林 董 超 齐守泉 郭 丽
编 委:毛翠丽 黎 娜 王 妍 刘丹丹 卫锋 曹飞颖
贾慧青 陈东锋 张 宇 康华江
侯银海 河南省商丘技师学院
张自遵 河南省商丘技师学院
韩春卉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梁露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王继梅 山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王贝贝 河南省物流职业学院
刘丹丹 河南省物流职业学院
于 澍 辽宁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王 妍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毛 平 湖北省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王佑华 湖北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吉家文 海南省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马 红 海南省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李 琨 黑龙江省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王 政 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李金保 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吕晔林 河南省职业技术学院
董 超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齐守泉 山东省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郭 丽 河南省职业技术学院
《技工职校生劳动教育教程》(互联网+新形态一体化精品教材)
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曲 霞 李醒东
委 员:侯银海 张自遵 韩春卉 毛翠丽 梁 露 王继梅
编写委员会
主 编:韩春卉 侯银海 曹飞颖
副主编: 张自遵 刘明生 毛翠丽 卫 锋 贾慧青 秦鸿哲
编 者:(排名不分先后)
张自遵 王文超 麻莉 张薇 曹飞颖 毛翠丽 侯晓凤 王延飞 谭延科 卫 锋
贾慧青 韩迎朝 张红霞 王 惠 王黎明 何 涛 邵福林 宋大帅 袁 蒙 任 义
陈东锋 闫卫星
韩春卉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曹飞颖 浙江省杭州萧山技师学院
刘明生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侯晓凤 河南省郑州商业技师学院
谭延科 山东省泰安技师学院
王延飞 山东省泰安技师学院
王文超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王 惠 山东省济南市技师学院
张 薇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秦鸿哲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也对给予长期关注“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工作发展并学术指导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李珂院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副院长曲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党印、上海师范大学何云峰教授、北京永恒信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祥衡先生、教育部劳动教育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青少年劳动教育项目开发与实施”标准起草人之一北京安达思创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雅、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标准管理委员会秘书长王飞、秦铭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琴、河南省安阳市诺高科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贵宾等领导专家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4月26日
https://zdwbx.xetslk.com/sl/2nhlfo (二维码自动识别)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