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民间“朋辈教育”典范马街书会麦田中的非遗盛宴以天为幕以地为台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195

民间“朋辈教育”典范马街书会麦田中的非遗盛宴以天为幕以地为台

2025-02-13 08:16·职教鲶鱼侯银海

在河南省宝丰县的广袤麦田里,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如约而至。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盛会,已经绵延了700多年的岁月。书会以天作幕、以地为台,举办着一场场独特的民间“朋辈教育”活动。这个以曲艺表演为主的国家非遗项目,每年都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艺人和爱好者前来参加。

在这场盛会中,各类表演层出不穷。演员们纷纷用传统艺术形式传递情感,抒发生活体验,传承文化智慧。从大鼓书到快板,从单弦到多曲联奏,每一次的表演都像是一段鲜活的历史在重现。

马街书会不仅是艺人们展示才艺的舞台,更是民间“朋辈教育”的绝佳平台。在这里,老艺人用他们的经验和故事传授给年轻一代,而观众们则通过这种形式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这种“朋辈教育”的力量,在马街书会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马街书会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它所展示的不仅是艺术表演本身,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它所承载的,是对民间文化的尊重、对历史的传承、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这片麦田,成为了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每一次的表演都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每一句唱词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马街书会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场民间文化的盛宴,是一场心灵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

在这个以天为幕、地为台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和魅力。我们看到了民间“朋辈教育”的力量和价值。马街书会不仅是一个文化盛会,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它将继续在麦田里传承下去,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马街书会:麦田里的国家非遗盛事

马街书会,作为河南省宝丰县的正月十三传统盛会,是我国北方两大书会之一,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曲艺史活化石” 。每年此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曲艺人都会汇聚于此,他们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在麦田中亮书献艺、以书会友、以曲传情。

书会现场,河南坠子、天津快板、京韵大鼓等数十种曲艺曲种同时上演,艺人们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搭班,打起竹板,拉起琴弦,南腔北调,尽显曲艺魅力1。观众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涌来,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听万卷书,感受传统曲艺的蓬勃生命力。

此外,马街书会还展现了民间“朋辈教育”的力量。艺人们在此相互交流学习,老一辈传授经验,新一代崭露头角,共同传承和发展着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

这种传承方式不仅让曲艺技艺得以延续,更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焕发新生。

马街书会是中国北方两大书会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书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村举行。它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曲艺史活化石”,并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马街书会起源于元朝,最初是艺人们为了“讨生计”而聚集的盛会。随着时间推移,它逐渐发展成为曲艺界的“武林大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前来献艺。如今,马街书会不仅是艺人们展示才艺的舞台,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独特魅力

• 表演形式:马街书会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著称。艺人们在麦田里支起木桌,以天为幕,以地为台,通过说书、弹唱等形式展示各种曲艺技艺。现场表演的曲种丰富多样,包括河南坠子、三弦书、大鼓书、山东快书等数十种。

• 文化底蕴:马街书会保留了许多承载历史文化的术语,如“棚”指艺人演出的书摊,“亮书”指艺人在书会上表演,“写书”是雇主在书棚间挑选艺人。这些术语体现了马街书会深厚的文化底蕴。

• 传承与交流:每年的马街书会吸引了上千名艺人前来,他们相互切磋、亮书会友、拜师收徒。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曲艺技艺的传承,也增强了艺人们之间的联系。

社会影响

马街书会被誉为“一日能听千台戏,三天可读万卷书”,每年吸引数十万观众前来观看。它不仅是艺人们的盛会,也是广大群众享受文化盛宴的绝佳机会。此外,马街书会还吸引了众多外国“戏粉”前来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其国际影响力。

马街书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曲艺文化的瑰宝,也是民间“朋辈教育”的重要形式。它通过艺人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5-02-13 19:45:4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