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职业院校“一站式”科技创新劳动教育工作坊建设标准(试行)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295

职业院校“一站式”科技创新劳动教育工作坊建设标准(试行)

2025-02-10 11:38·职教鲶鱼侯银海

一、工作坊类型及其要求

1. 科研型创新工作坊

场地面积:工作坊应具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室,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功能布局:除了基本的空间布局外,特别强调设有办公区、交流讨论区及成果及作品展示区,以利于科研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设备配置:工作坊需配备相应的科研平台和设备,以满足科研工作的需求。

师生团队:组建由至少2名导师组成的团队,参与学生人数不少于5人,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与科研氛围。

活动开展:每周开展活动不少于1次,每次时长不少于2小时,确保科研工作的连续性与深入性。

成果产出:学生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专利、发表论文或开发产品(服务)每年不少于3项,并鼓励参与省级双创大赛,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工作坊管理制度和日常工作台账,确保工作坊的规范运行。

2. 实训型创新工作坊

场地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为实训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

功能布局:设有教学培训区、交流讨论区以及针对工科专业的发明制造区、成果及作品展示区。

设备配置:工作坊相关设备数量价值不少于20万元,设备台套不少于5套,确保实训设备的先进性与完备性。

师生团队:组建由至少2名导师组成的团队,参与学生人数不少于10人,以促进实训技能的提升。

活动开展:每周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每次时长不少于2小时,强化实训教学的效果。

成果产出:除学生参与的各类创新活动外,特别强调大创项目立项及社会服务的当年产值,以衡量实训工作的实际成效。

3. 兴趣型创新工作坊

场地面积:同样要求不少于50平方米的空间。

功能布局与设备配置:设有教学培训区、交流讨论区及针对工科专业的发明制造区等空间,并配备相应设备以满足学生兴趣活动的需求。

师生团队:组建由至少2名导师组成的团队,常驻团队不少于3支,参与学生人数不少于20人,以支持多样化的兴趣活动。

活动开展:面向常驻团队的活动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时长不少于2小时。此外,每年还需开展面向全院师生的创新讲座、创客沙龙等交流活动,以促进知识与经验的共享。

成果产出:除了学生的个人成果外,特别强调校级双创大赛的参赛项目及大创项目的立项数量,以反映兴趣型工作坊的广泛参与与成效。

二、总结

本建设标准旨在为职业院校“一站式”科技创新劳动教育工作坊提供明确的指导与规范,从工作坊类型、场地面积、功能布局、设备配置、师生团队、活动开展到成果产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与要求。各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参照本标准进行工作坊的建设与管理,以推动科技创新劳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以下是职业院校“一站式”科技创新劳动教育工作坊建设标准(试行)的详细内容,结合了不同工作坊类型的特点和要求:

工作坊类型

• 科研型创新工作坊

• 实训型创新工作坊

• 兴趣型创新工作坊场地面积

• 科研型创新工作坊:具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室。

• 实训型创新工作坊:不少于50平方米。

• 兴趣型创新工作坊:不少于50平方米。

功能布局

• 科研型创新工作坊:设有办公区、交流讨论区、成果及作品展示区等空间。

• 实训型创新工作坊:设有教学培训区、交流讨论区、发明制造区(针对工科专业)、成果及作品展示区等空间。

• 兴趣型创新工作坊:设有教学培训区、交流讨论区、发明制造区(针对工科专业)、成果及作品展示区等空间。

设备配置

• 科研型创新工作坊:工作坊具有相应的科研平台和设备。

• 实训型创新工作坊:工作坊相关设备数量价值不少于20万元,设备台套不少于5套。

• 兴趣型创新工作坊:工作坊相关设备数量价值不少于10万元,或设备台套不少于5套。

师生团队

• 科研型创新工作坊:组建2人及以上的导师团队,参与学生人数不少于5人。

• 实训型创新工作坊:组建2人及以上的导师团队,参与学生人数不少于10人。

• 兴趣型创新工作坊:组建2人及以上的导师团队,常驻团队不少于3支,参与学生人数不少于20人。

活动开展

• 科研型创新工作坊:每周开展活动不少于1次,每次时长不少于2小时。

• 实训型创新工作坊:每周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每次时长不少于2小时。

• 兴趣型创新工作坊:面向常驻团队每周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每次时长不少于2小时;面向本院师生每年开展创新讲座、创客沙龙等交流活动不少于2次。

成果产出

• 科研型创新工作坊:学生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专利、发表论文或开发产品(服务)每年不少于3项;省级双创大赛(含发明杯)参赛项目不少于1项;产业化创业项目或社会服务当年产值不少于10万元。

• 实训型创新工作坊:学生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专利、发表论文或开发产品(服务)每年不少于3项;孵化省级双创大赛(含发明杯)参赛项目不少于1项;大创项目立项不少于1项。

• 兴趣型创新工作坊:学生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专利、发表论文每年不少于1项;开发产品(服务)模型不少于3项;孵化校级双创大赛(含发明杯)参赛项目不少于3项;大创项目立项不少于3项。

制度建设

• 科研型创新工作坊:建立工作坊管理制度和日常工作台账。

• 实训型创新工作坊:建立工作坊管理制度和日常工作台账。

• 兴趣型创新工作坊:建立工作坊管理制度和日常工作台账。以上内容结合了职业院校科技创新劳动教育工作坊的实际建设需求,旨在为不同类型的工作坊提供明确的建设标准和参考依据。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5-02-10 12:55:2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