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足迹看兵团·赓续红色血脉永传承”主题研修新时代劳动教育典型案例相关内容:
一、案例背景
八师石河子市是兵团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承载着屯垦戍边的光荣使命。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师石河子市一四三团考察,参观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了解兵团屯垦戍边历史,并深入农一连棉花种植基地察看棉花长势。总书记的考察为兵团的红色教育和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引。
二、典型案例
(一)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红色历史的生动课堂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以新中国屯垦戍边革命历史为主题的国家二级博物馆。馆内通过大量文物、图片和场景再现,展现了兵团人“喝盐碱水、睡地窝子、人拉肩扛”的艰苦创业历程,生动诠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博物馆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开展红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一四三团农一连棉花种植基地:劳动实践的前沿阵地
一四三团农一连是兵团农业现代化的典型代表。总书记在这里察看棉花长势,了解种植、销售和家庭收入情况。该基地通过智慧农业技术,实现了棉花种植的高机械化率和高效率管理,成为劳动教育中科技与农业结合的生动案例。通过实地参观和劳动实践,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兵团农业发展的成就,培养劳动技能和科学精神。
(三)一四三团蟠桃园:特色产业与劳动教育的融合
一四三团被誉为“中国蟠桃之乡”,其蟠桃种植是当地特色产业。总书记考察时对连队发展特色农业、增加职工收入的做法给予赞许。通过蟠桃种植实践,学生可以学习农业知识,了解兵团特色农业的经济价值,同时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
(四)军垦文化广场与“军垦第一连”:红色精神的传承基地
石河子市军垦文化广场的屯垦戍边纪念碑、“戈壁母亲”雕塑等,生动展现了兵团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而“军垦第一连”则保留了当年垦荒时期的原始风貌,是开展红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实景课堂。通过参观和体验,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兵团精神的内涵,增强爱国爱疆情怀。
三、实践意义
· 红色基因传承:通过参观博物馆、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传承兵团精神。
· 劳动教育实践:结合农业种植、特色产业发展,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 科技与农业融合:智慧农业的应用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激发学生对科技与劳动结合的兴趣。
四、总结
八师石河子市以其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现代农业成就,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案例。通过“沿着总书记足迹”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刻感悟兵团精神,增强劳动意识,为建设边疆、服务国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