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侯银海 劳育联盟校共同体坚守“五个坚持”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117

劳育联盟校共同体坚守“五个坚持”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

2025-01-08 22:40·职教鲶鱼侯银海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三协同” 劳动教育联盟校共同体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坚守“五个坚持”,在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劳动教育正确方向

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对于劳动教育而言,更是如此。联盟校共同体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劳动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制定劳动教育发展规划、课程设置、教学实施等各个环节,都充分听取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党组织引导学校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思政元素,将党的奋斗历程、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等内容融入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劳动技能的同时,接受思想洗礼,增强爱党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教育的根本方向,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联盟校共同体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劳动不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更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三、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党的教育方针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盟校共同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体系。例如,在德育方面,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品质;在智育方面,鼓励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体育方面,将劳动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增强学生体质;在美育方面,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创造美,提升审美素养。通过这种融合式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劳动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成长。

四、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联盟校共同体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在劳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开展校园劳动时,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参与社会实践劳动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劳动中不断锤炼品德修为,为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奠定坚实基础。

五、坚持协同发展,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配合,形成合力。联盟校共同体积极探索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加强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打破部门壁垒,形成教育合力。例如,教务部门、德育部门、后勤部门等共同参与劳动教育的规划和实施,确保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加强校际之间的协同,联盟校之间共享教育资源、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劳动教育水平。同时,还注重与家庭、社会的协同,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通过这种协同发展的模式,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联盟校共同体的教育工作者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他们深入研究劳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劳动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注重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能力提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总之,“三协同” 劳动教育联盟校共同体在坚守“五个坚持”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积极贡献。未来,联盟校共同体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改革,提高劳动教育质量,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5-01-09 16:38:0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