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室简介
实践育人辅导员工作室,作为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通过劳动教育及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深入实施。该工作室旨在搭建一个体现思政工作要求、契合学生成长规律、贴近学生实际、彰显学院特色的实践育人平台,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工作室建设思路与理念
工作室以辅导员工作实践为依托,项目研究为重要方式,特色培训和实践探索为主要方法,集合工作室成员的智慧,在学院学生处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工作,同时,注重团队自身的提升和发展,通过工作室建设,力争在引导和调动学生主动发展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全体成员的专业成长,形成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经验与品牌。
三、工作室建设情况与成效
(一)强化系统设计,探索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工作室全面落实学院关于劳动教育的工作要求,以“六项铸魂工程”为抓手,践行“六有”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按照“扎实推动实践育人”的总体建设思路,制定了具体活动方案,明确了3方面、9项重点任务,并明确了主要负责人、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活动有力实施。同时,制定了《实践育人辅导员工作室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室领导小组,系统规划实施实践育人功能。
(二)强化思想引领,培育实践育人品牌特色
1.加强劳动体验,提升实践能力工作室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如“实践育人,筑梦青春”蒙药种植驯化实训基地垃圾捡拾活动,共有61名同学参与,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此外,还推出了石榴小课堂共计8期,开设实践育人进行时系列微讲堂,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劳动,让青春在劳动中绽放绚丽之花。同时,组织开展了以“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为主题的“捡约计划”活动,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创建文明、卫生和整洁的书香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工作室向全院4000余名学生发出倡议,呼吁大家积极开展劳动实践,夯实成长基石,唱响奋斗之歌。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
2.加强志愿服务,提升实践品质
工作室以雷锋月为依托,积极组织大学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学生们走进新区大博园小区为老人献关爱、送温暖,传递了正能量。同时,工作室还组建了一支健康义诊服务队,在学院门口、食堂和宿舍三个定点有序开展义务测量血压、血糖等项目,为师生普及健康知识,并发放宣传单500余份。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品质,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此外,工作室还携30名优秀学生参与了其他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实践育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实践育人辅导员工作室在学院队,在学院门口、食堂和宿舍三个定点有序开展义务测量血压、血糖等项目,为师生普及健康知识,并发放宣传单500余份。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品质,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此外,工作室还携30名优秀学生参与了其他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实践育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实践育人辅导员工作室在学院“一站式”社区实践育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强化系统设计、思想引领和品牌建设等措施,有力推动了新时代劳动育人的深入实施。未来,工作室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和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实践育人辅导员工作室在推动新时代劳动育人的深入实施方面,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以下是对这些措施的详细归纳:
一、强化系统设计,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1.制定实施方案:
工作室制定了《实践育人辅导员工作室实施方案》,明确实践育人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2.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由学院领导、辅导员和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实践育人工作,确保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3.明确重点任务:
围绕劳动教育,明确包括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提升、劳动习惯养成等在内的重点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和实施计划。
二、加强思想引领,培育实践育人品牌特色
1.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如垃圾捡拾、蒙药种植驯化实训基地劳动等,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
推出石榴小课堂、实践育人进行时系列微讲堂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让青春在劳动中绽放绚丽之花。
2.倡导志愿服务精神:
以雷锋月为依托,开展大学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如为老人献关爱、送温暖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组建健康义诊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团队,为学生和社区居民提供义务服务,普及健康知识,传递正能量。
3.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探索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如开展专业实习实 训、专业服务及创新创业活动等,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
三、注重团队建设,提升实践育人能力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定期组织辅导员参加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升辅导员的劳动育人意识和能力。
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实践育人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工作,发挥辅导员在实践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2.整合专业师资队伍:
协同专业教师设计并实施具有学科特色的劳动实践项目,引导师范生深度挖掘并有效运用专业知识中的隐性劳动教育资源。
邀请校外专家和行业能手参与实践育人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和更丰富的实践资源。
四、完善评价机制,确保实践育人效果
1.建立评价体系:
制定实践育人效。定期对实践育人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2.强化激励措施:
对在实践育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将实践育人成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实践育人辅导员工作室通过强化系统设计、加强思想引领、注重团队建设和完善评价机制等措施,有力推动了新时代劳动育人的深入实施。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