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教育时代背景下,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推行一校一品劳动教育新模式,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创新劳动育人方式,成效显著。以下是学院劳动教育的典型案例。
一、构建数字劳动教育平台,普及劳动教育
学院积极构建“三协同”数字劳动教育平台,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形成教学做展评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该平台,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空间限制,还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智能生态化和教学主体的多元化。自开展劳动教育教学以来,全院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人数逐年上升,2024年度共有5058人次参与,劳动教育思想深入人心。
二、创新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在课程内容上,学院注重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将价值性、文化性、实践性、高阶性和创造性融合到课程中。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课前线上学习、课中思考深化、课后实践拓展、线上线下展示、多元多主体评价的教学闭环,形成了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生态。同时,学校编写了《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材,并建设了配套的数字资源,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
三、丰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学院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开展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设立了校内劳动基地和校外牧文化劳动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农作物种植、药材采集、校园环境整治等劳动。此外,还开展了劳动周、劳动月、寝室文化节、垃圾桶文化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劳动的乐趣与艰辛。同时,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成果丰硕,实践探索与成效显著
通过持续的实践探索,学院的劳动教育成果丰硕。学院的典型教学案例与实践项目在各类展示活动中屡获殊荣,如在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品牌实施与高质量发展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中,学院的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同时,我院还获得了《1+X青少年劳动教育项目发展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优秀示范学校》等荣誉,展现了学院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深厚功底。
五、形成良好校园氛围,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学院的劳动教育深入开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爱劳动、尊劳动、会劳动”的良好校园氛围。师生们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共同营造了和谐、美丽、向上的校园环境。同时,学院的劳动教育实践经验和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许多兄弟院校前来学习交流,共同探讨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六、未来展望
数字赋能劳动教育的新变革,为学院劳动育人工作注入了新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一步丰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我们相信,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劳动教育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培养更多懂劳动、爱劳动、会劳动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贡献。
总之,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一校一品劳动教育新模式的推行,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创新了劳动育人的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