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侯银海 “四季农耕”系列课程新科技园艺嫁接生产劳动教育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453

侯银海 “四季农耕”系列课程新科技园艺嫁接生产劳动教育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2024-11-17 21:45·职教鲶鱼侯银海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嫁接的概念、适用范围、相关技术,并初步掌握砧、穗的选择、嫁接方法和接后管理。

2. 过程与方法: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嫁接的基本技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嫁接技术的学习,认识嫁接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形成持续而稳定的园艺技术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接穗削成楔形,削面光滑,形成层对齐。

难点:确保接穗插入时与砧木形成层对齐。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常用嫁接工具(如剪刀、嫁接刀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关于植物生长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理论讲解:

讲解植物的基本需求(如阳光、水、土壤等)。

讲解嫁接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种种子和种植工具。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种植,包括挖土、播种、浇水等步骤。

学生填写观察记录本,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4. 养护管理:

学生每天轮流负责养护植物,包括浇水、除草、松土等。

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养护情况,并给予指导。

5. 观察与记录:

学生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

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分享,鼓励学生交流和讨论。

6. 总结反思:

课程结束后,学生总结自己的种植经验和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并鼓励学生将劳动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策略

劳动教育以学生获得自主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活动。

六、课时分配

1课时

七、特色与创新

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先在课堂上讲解嫁接基本理论方法,然后以图片、视频等直观形式展示嫁接方法,并以作品展示的考核方式课后让同学们增加锻炼的机会、提高实践技能。

这份教学设计结合了新科技园艺嫁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对园艺技术的兴趣,同时强调了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4-11-18 07:49:1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