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砖拓”研学劳动教育基地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砖拓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及制作工艺,掌握砖拓的基本技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亲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培养对砖拓艺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
1.理论讲解:介绍砖拓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文化价值及其在非遗中的地位。
2.技艺展示:邀请砖拓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展示砖拓制作的全过程,包括选材、设计、雕刻、上墨、拓印等步骤。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砖拓制作实践,从选材开始,逐步完成砖拓作品。
4.成果展示:展示学生制作的砖拓作品,组织师生共同欣赏和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
1.现场教学:在砖拓研学劳动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学习砖拓制作技艺。
2.互动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加深对砖拓文化的理解。
3.项目式学习:以完成一件砖拓作品为项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完成从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
4.专家指导:邀请砖拓传承人或其他相关专家进行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
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学习态度、合作能力等,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2.成果评价:对学生的砖拓作品进行评价,
主要从创意、技艺、完成度等方面进行考量。
3.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
五、活动安排
1.开营仪式:介绍研学目的、安排和注意事项,激发学生对砖拓文化的兴趣。
2.理论学习与技艺展示:通过讲座、演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砖拓文化及其制作技艺。
3.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砖拓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成果展示与交流: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师生共同欣赏和评价,分享制作心得和体会。
5.结营仪式:总结研学成果,颁发证书或奖品,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传承非遗文化。
六、保障措施
1.师资保障:邀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砖拓传承人或其他相关专家担任指导教师。
2.物资保障:确保研学活动所需的材料、工具等物资充足,满足学生制作需求。
3.安全保障: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确保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安全。
通过以上教学方案的实施,旨在让中小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深入了解砖拓这一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