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侯银海 新时代劳动教育“五进·五育”融合典型案例品牌文化探索与实践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522

侯银海 新时代劳动教育“五进·五育”融合典型案例品牌文化探索与实践

2024-11-04 07:34·职教鲶鱼侯银海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教育模式逐渐转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实施“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下,劳动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探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五进”与“五育”融合的典型文化案例。

一、进课室以劳增智,传播劳动思想传承劳动精神

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堂,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中亲手操作、实践,从而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课程中,教师通过讲述劳动历史、劳动者的故事,传播劳动思想和劳动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伟大和光荣。

二、以劳树德进图书馆,传播劳动思想

在图书馆,学校举办了以劳动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学生通过阅读与劳动相关的书籍、文章,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事迹,树立起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道德观念。此外,图书馆还举办劳动主题的讲座、展览等活动,进一步传播劳动思想。

三、以劳创新进实验实训室,传习劳动技能技艺劳育传习所

在职业院学,学校将实验室和实训室作为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学生在这里通过实际操作、实践,学习各种职业技能和工艺技巧。同时,学校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以劳健体进体育场馆,技艺劳育健体传习所

在体育场馆中,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体育活动相结合,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设施的维护、清洁等工作,让学生在劳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五、以劳促全进社会生产服务性技艺劳动传习所

在社会生产服务性行业中,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学习生产技能和服务技能。这种实践性的劳动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职业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

总结: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五进”与“五育”融合,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以及进社会生产服务性行业等途径,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技能和素养。典型案例的挖掘与传播,为创新时代劳动育人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4-11-04 16:21:2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