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育联盟共同体成员校:打造品牌示范劳动教育基地典型案例校初见成效
一、立德精技,传承匠心——手工制作特色劳动实践项目
该校依托美术系现有资源,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以传承匠心,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内蒙古马精神。
(一)课程融合,体验匠心之美
1. 陶艺室、皮雕室实训课程:将劳动教育融入皮雕、陶艺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增强团结协作能力、沟通交流技巧,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艺术考察和写生: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进行艺术考察,让学生对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有真切的认知和体会,培养其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3. 陶瓷艺术作品展:参与“新时代 新思想 新目标 新征程——喜迎二十大陶瓷艺术作品线上展”,展示师生作品,体现对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4. 废物利用竞赛:开展“废物利用,变废为宝”作品竞赛,鼓励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绿色校园”理念。
(二)美食嘉年华,劳动悟感恩
为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开展美食嘉年华特色劳动实践项目。
1. 家常美食制作:在营养膳食实训室,开展“烹饪促心智,劳动悟感恩”家常美食制作活动,让学生掌握烹饪技能,珍爱粮食。
2. 实训室清洁活动:通过讲解示范、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清洁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 节日美食制作:开展“制作节日美食,传承节日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了解、尊重特色节日文化习俗。
4. 地域特色美食:开展“地域特色美食,促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民族饮食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
(三)职业劳动技能体验,科学育儿赋能
为提高职业技能,增强职业劳动体验,开展职业劳动技能体验特色劳动实践项目。
1. 技能竞赛与证书考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和证书考试,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2. 社区实践与职业体验: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幼儿园等幼教机构,体验职业角色,增强职业认同感。
(四)项目实施与评价
劳动实践教育环节共计16学时,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立多主体参与、多维度指标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横向与纵向相评价。学生需从劳动项目清单中选择至少两类完成劳动实践教育认定考核,考核合格方可认定劳动实践学分。
二、总结与展望
劳育联盟共同体成员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特色劳动实践项目,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日常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技巧以及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素质。同时,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了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