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奖申报的撰写要点
一、成果奖申报书的整体结构
教学成果奖申报书的核心在于成果的详细描述和论证。整体结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2.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3. 成果的创新点
4.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二、各部分的详细回答要点
1.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此部分需要简洁地概述教学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以及主要针对哪些教学问题。不必深入展开研究过程,而是明确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2.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具体阐述采取哪些方法和手段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应具体、详细,并且与实际的研究过程和实践相吻合。
3. 成果的创新点
这是申报书的核心部分之一,应着重强调教学成果在理论、方法、模式或实践上的创新之处。描述要准确、简明,避免抽象的形容词,每条创新点应相对独立且具有支持内容。
4.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描述教学成果的实际应用和推广情况,包括在国内外的评价、引用、影响力等。这部分应既有定性的描述,又有定量的数据支持。
三、重点注意事项
1. 标题与成果名称:标题应醒目、精练,能够概括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2. 时间与实践检验:明确成果的起始时间、完成时间以及实践检验期,确保时间线清晰。
3.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这是申报材料的关键部分,应突出重点,体现科学、创新、实用等特性,并使用数据和案例来支持描述。
4. 佐证材料:提供充分的佐证材料来支持正文的描述,如论文、著作、研究报告、奖励等。这些材料应自成体系,有目录,并具有可读性和可信度。
5. 避免的错误:如前所述,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如标题过长、叙述混乱、重点不突出等。
四、总结与建议
在撰写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时,应确保前后呼应,各有侧重。申报书侧重对成果的简要描述,给专家留下第一印象;成果总结报告及附件则侧重具体描述和佐证,强化专家对成果的认可。同时,注意使用数据和案例来支持描述,避免空洞的叙述。最后,多次审查和修改材料,确保内容准确、完整、清晰。
以上就是关于教学成果奖申报的撰写要点和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撰写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精心规划和准备。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可以帮助你快速掌握撰写要点:
1. 成果简介:
简明扼要地描述成果的核心内容。
突出单位优势与特色。
明确指出成果解决的问题、研究与实践的起始时间、教学理念、方法、创新点、效果与应用、评价等。
2.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而不是罗列研究实践的过程。
3.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具体说明成果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
体现研究与实践的实施过程。
4. 成果的创新点:
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创新点。
每个创新点相对独立,一般3个左右为宜。
5.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阐述成果的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
使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用数字说话。
6. 重点关注:
确定一个好的成果奖名称,标题要醒目、精练。
明确成果的起止时间及实践检验期。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要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7. 佐证材料:
提供论文、著作、研究报告、奖励、报道、采访、评价、鉴定书、成果录像等支撑材料。
8. 容易犯的错误:
成果名字起得不好,太长或语句不通。
申报书格式一致,无加粗无重点。
单纯的叙述工作、展示成绩,没有突出亮点。
创新点没有内容部分的支持。
效果说不清楚,没有数字或数字无力。
9. 材料组织:
申报书应侧重对成果的简要“立体”描述。
成果总结报告及附件中的支撑材料、佐证材料应侧重成果的具体描述。
视频材料应以生动的形式对成果进行描述。
10. 格式和结构:
确保申报书的格式清晰、结构合理,便于评审人员阅读和理解。
11. 语言和表达:
使用准确、专业的语言,避免模糊和笼统的描述。
12. 逻辑性:
确保申报书内容逻辑性强,各部分内容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叙述。
13. 审阅和反馈:
在提交前,让同行或专家审阅你的申报书,获取反馈并进行修改。
14. 遵守截止日期:
注意申报的截止日期,确保所有材料都能按时提交。
通过遵循这些要点,你可以提高你的申报书的质量,从而增加获奖的机会。记住,评审过程可能会很竞争激烈,所以即使你做了充分的准备,也不能保证一定会获奖。但是,通过遵循上述建议,你可以提高你的申报书的质量,从而增加获奖的机会。
教学成果奖申报“主线”带你快速掌握撰写要点
基本框架教学成果奖申报撰写要点
教学成果奖申报
带你快速掌握撰写要点
基本框架
成果奖申报书是在科学总结教学研究成果,填写的主体内容是成果简介,其基本结构为: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成果的创新点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成果奖申报书是在科学总结教学研究成果,填写的主体内容是成果简介,其基本结构为: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成果的创新点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成果简介”回答
是什么?
成果简介是对成果具体内容的浓缩和凝练,要用简练概括的词语进行准确的描述。描述要点:
单位优势与特色
成果的问题提出、背景与价值
研究与实践起始时间
教学理念
解决的问题与方法
创新点
效果与应用
评价等概述与数据
说明主要问题是什么,不要罗列研究实践的过程,而是明确存在哪些问题。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回答
改什么?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回答
怎么改怎么做?
教学改革“怎么改”具体指出成果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不是回答教学改革的研究方法,方法一定与问题相对应。教学改革“怎么做”要体现“研究与实践的实施过程”。凡涉及到成果实质内容的说明、论据及实验结果等,均应直接叙述,不要采取“见**附件”的表达形式。
“成果的创新点”回答
是不是人无我有?
成果详细内容在创新性方面的归纳与提炼。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无须用抽象形容词,每个创新点的提出须是相对独立存在的,不是包容关系。一般3个左右为宜,可以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总结,每一条凝炼1~2,再具体阐述几行,写法上有别于前面内容,是前面内容的提升。一定要想明白, 你的成果是什么,好在哪里?
“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
回答
做得怎么样?
对成果的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进行阐述,或就成果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书刊中的评价及引用情况进行阐述;既有定性的评价,有事实来佐证成果,又要有定量的分析,用数字说话,有参考系对照;既有现实价值,也有预期长远价值。
“教学效果论英雄”,校内受益(学生的优秀表现很给力)、校外影响(教材印量和使用、外校调研学习)、专家评价、舆论反应、主持会议、主题报告、发言、交流、论文、网站访问量等…
重点关注
1.确定一个好的成果奖名称
标题是申报材料的“脸面”,因此,标题一定要醒目、精练,应充分体现成果的特色、价值和主要内容,要既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或概括成果的全貌,又能突出亮点。
2. 成果的起止时间及实践检验期
起始时间:立项研究或研制开始的日期
完成时间:成果(实践)开始实施(包括试行)或通过验收、鉴定的日期。
实践检验期:应从成果完成正式实施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成果为教材(包括电子教材)、著作等出版物的,从正式出版的时间开始计算。
3.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报告的内容是申报材料的关键,包括问题的提出、背景与价值、理念与方法、创新点、应用、效果、评价等情况与数据、附件紧扣教学成果。要体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照评审要求,重点突出,体现科学、创新、实用、示范、推广、引领。
(2)材料前后呼应,自成逻辑,切忌前后矛盾。
(3)使用数据和案例。通过相对数据体现水平;通过纵向数据体现改进的幅度;通过典型案例加深印象。
(4)使用同行评价、权威认可、媒体报道等第三方旁证材料体现成果的示范性、引领性和影响力。
(5)创新点是成果评价的重要指标,描述要科学、准确,语言精练。可以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总结。
4. 佐证材料
佐证正文中的“大话”是真话。反应教学成果质量和水平的论文、著作、研究报告、奖励、报道、采访、评价、鉴定书、成果录像等支撑材料,实践检验单位应用及效果的证明材料。
哪些做成附件,一大本,有用吗?
怎么做?有目录、自成体系;分模块,可读性;可信度、充分。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由哪些部分组成:
5. 容易犯的错误
成果名字起不好,太长或语句不通,字数(含符号)一般35个字。
申报书通篇格式一致,无加粗无重点,字体行距窄小。
单纯的叙述工作、展示成绩,一大段话让人费劲,找不出亮点,拉了一些不是本成果的“成果”。
几个部分叙述无层次区分,前后标题重复。
创新点没有内容部分的支持。
效果说不清楚,只说一些定性的话,大段描述性共识,没有数字或数字无力,应用情况散落在其他部分,放错地方。
总结不到位,几句话翻来覆去,口号多,没自己的话。
总结一下,就是申报材料应前后呼应,并各有侧重
申报书:侧重对成果的简要“立体”描述,给专家形成成果水平第一印象;
成果总结报告及附件中的支撑材料、佐证材料:侧重成果的具体描述,强化专家对成果的认可;
视频材料:侧重以生动的形式来对成果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