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三协同劳育联盟校“教学做展评”数字赋能劳动育人模式得成效验证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277

三协同劳育联盟校“教学做展评”数字赋能劳动育人模式得成效验证

首发2024-09-28 07:29·职教鲶鱼侯银海

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三协同”劳育联盟校共同体“教学做展评”数字赋能劳动育人模式得成效验证

“三协同”劳育联盟校共同体通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并实施了“教学做展评”数字赋能劳动育人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劳动教育的创新与协同发展。具体来说,该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播劳动思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播劳动教育的理念,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接受劳动熏陶。

2. 传承劳动精神: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出力流汗,接受锻炼,从而传承劳动意志和精神。

3. 传习劳动技能: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增强服务社会的劳动能力。

4. 数字化赋能:开发了“劳育通”、“五育通”等微信小程序,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价,提高了劳动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5. 协同育人:通过校企联合的“协同备课、协同育人、协同发展”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了劳动教育的深入发展。

6. 教学成果:三年来,团队获得了劳动教育省部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各一项,编写了一体化师生学用精品教材,完成了省部级劳动教育课题,开发了劳动教育指导师人才测评指南系列培训课程。

7. 未来展望:团队将继续推进劳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助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三协同”劳育联盟校共同体的劳动育人模式已经在多所学校得到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反响。

“三协同”劳育联盟校共同体“教学做展评”数字赋能劳动育人模式经过四年的实践,成效显著,取得了有效的验证。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模式的实践成效

“三协同”劳育联盟校共同体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协同育人。在这一模式下,学校通过与家庭和社区的紧密合作,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四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在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数字赋能的教学优势

“教学做展评”数字赋能劳动育人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数字化教学和管理。通过数字化平台,教师能够更加便捷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劳动技能。同时,数字赋能还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更加科学、客观的依据,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做展评的实践效果

“教学做展评”是这一模式的核心环节。在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技能。同时,通过展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四年的实践表明,这一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共同体建设的经验总结

在“三协同”劳育联盟校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各校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定期的交流和分享,各校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资源共享更加充分。同时,这一模式还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五、总结与展望

四年的实践证明,“三协同”劳育联盟校共同体的“教学做展评”数字赋能劳动育人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还促进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协同育人。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这一模式,进一步发挥其优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总的来说,“三协同”劳育联盟校共同体的“教学做展评”数字赋能劳动育人模式在四年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4-09-29 10:27:4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