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鲶鱼侯银海学术劳育说:“技艺精·劳动美”“秀技艺·亮绝活”“始于技能终于传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技能等级考核高技能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才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辩证法。
工考季:聊新时代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新传
自古以来,千里马因其出类拔萃的才华与潜力而被世人所瞩目。然而,在这繁华世界中,人们却时常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伯乐。因为,正如古人所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今天,让我们将这一传统智慧带入现代,探索其新的含义和启示。
一、时代变迁中的千里马与伯乐
在古代,千里马代表着马匹中极富潜力和力量的马。然而在当代,这“千里马”已不再是具体的马匹,而可以代表每一个有着天赋、努力与远见的人们。他们的才能犹如未被发现的珍宝,静待着被发掘。
而伯乐,则是那些能够发现并挖掘出千里马潜力的人。他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识别出潜在的人才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机会。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伯乐的角色似乎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二、现代社会的伯乐角色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职场还是学术界,都存在着大量的潜在人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人才往往被埋没或忽视。因此,现代伯乐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还需要具备沟通、协调和领导等多方面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掘和培养人才,现代伯乐需要:
1. 主动寻找:积极寻找那些具有潜力的千里马,不受固有观念和偏见的束缚。
2. 深入挖掘:了解每个千里马的特长、兴趣和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机会。
3. 给予支持:为千里马提供必要的资源、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4. 持续关注:关注千里马的发展和成长,及时调整支持和培养策略。
三、新传的启示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传统智慧的新传启示我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千里马般的优秀人才,还要学会发现和培养他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千里马,只要有人愿意去发现和培养他们。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和潜力,为他人提供支持和机会。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中取得成功。
总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传统智慧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珍惜人才、发掘潜力、关注成长并学会相互支持与培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故事。
其中一个经典的故事便是关于韩愈的《马说》。韩愈通过这篇寓言性的论说文,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他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意指世上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千里马),但能够识别并重用他们的人(伯乐)却很少。
另一个故事来自古代相马专家伯乐。他善于识别千里马,但这样的伯乐并不多见。当伯乐年老时,他的儿子虽然熟读了《相马经》,却因缺乏实际经验和洞察力,最终只找到了一只蛤蟆,而非真正的千里马。这两个故事都生动地说明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