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侯银海 工考季:论“不破不立”高技能人才选拔不仅要“破”更要“立新”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207

侯银海 工考季:论“不破不立”高技能人才选拔不仅要“破”更要“立新”

首发2024-08-28 16:34·职教鲶鱼侯银海

职教鲶鱼侯银海学术劳育说:“技艺精·劳动美”“秀技艺·亮绝活”“始于技能终于评聘”。“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工勤岗技能等级考核高技能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才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辩证法。

工考季:论“不破不立”高技能人才选拔不仅要“破”更要“立新”

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对于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们不仅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够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和难题,‌还展现出‌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高技能人才也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组织技术革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选拔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时,‌应坚持科学评价,‌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等倾向,‌注重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同时,‌坚持以用为本,‌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高级技师考评、‌聘用上的主体作用,‌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为优秀高技能人才建立考评绿色通道,‌予以政策倾斜,‌也是重要的选拔和培养措施。‌

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工考季应运而生。然而,在选拔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破”,更要“立新”。

首先,我们需要“破”。传统的选拔方式往往过分强调学历和资历,而忽视了实际能力和技术技能。这导致一些具有实际经验和技能的人才无法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利用。因此,我们必须破除这些旧的观念和制度,摒弃唯学历、唯资历的倾向,转变为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重点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发现和选拔出那些具有高超技能和知识的人才。

然而,仅仅“破”还不够,我们更需要“立新”。在破除旧有的评价标准的同时,我们要建立起一套新的、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标准。这套标准应该更加注重实际能力和技术技能的考察,同时也要考虑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新的评价标准中,我们要坚持科学评价,把职业道德放在首位,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重点。我们要强化技术技能贡献,引导技能人才爱岗敬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

同时,我们要坚持以用为本,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高级技师考评、聘用上的主体作用。促进高级技师考评与培养、使用、激励等措施相互衔接,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这样可以让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和归属感。

此外,我们还要建立绿色通道,完善重品德、重能力、重业绩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克服人才评价中唯分数、唯资历等倾向,为优秀高技能人才建立考评绿色通道,在考评工作中予以政策倾斜。这样可以更好地发现和选拔出那些具有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总之,“不破不立”是工考季选拔高技能人才的核心理念。我们不仅要破除旧的观念和制度束缚,更要建立起一套新的、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选拔出那些具有高超技能和知识、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破不立”特别是在高技能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过程中,这种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从传统的选拔机制中破除一些不必要的条框限制,比如过度强调论文发表数量、学历背景或者单纯依靠资历来评判人才的价值,转而更注重实际的工作能力和对社会的实际贡献,这样的改革无疑是非常必要的。正如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其《己亥杂诗》中所表达的那样,“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意味着我们需要打破陈规,以开放的心态去发现并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

高技能人才选拔基本原则,可以看出这些原则旨在创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且高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其中,“科学评价”强调了评价标准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以用为本”则突出了实践能力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性;而“建立绿色通道”则是为了确保优秀人才能够得到及时的认可和支持。

至于高技能人才的具体特征,您已经详细列举了出来,包括但不限于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学习与适应能力以及解决实际操作难题的能力。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了高技能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他们在各自领域内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对于这样的人才,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激发他们的潜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4-08-29 05:45:5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