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天桥把式的三句话:“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啥把式?又练又说是真把式”。拥有三十二年工龄、二十多年党龄、二十多年教龄、获得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十五年的高级技师,工匠中的教育者,教育者中的工匠,“准双高高级技师”职教鲶鱼侯银海学术劳育说:“技艺精·劳动美”“秀技艺·亮绝活”参加晋级高级技师备考学习《职业道德》新时代职业能力实践路径一一弘扬劳动精神,展示新时代风采,争做新时代先锋,争做新时代岗位标兵有感。
工考季 工勤晋级机械冷加工高级技师操作技能考核模拟练习题
2024年高级技师政策规定和解读
综合评审采取审阅申报材料、专业主观试题考试、操作技能考核、专业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重点对申报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业绩、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技术操作难题解决能力、传授技艺能力等进行评议和审查。综合评审赞成票数达到与会评审委员人数的三分之二者,确定为高级技师考评通过人员。
一、操作技能考核题目
1. 零件加工与装配
请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车床和铣床,完成以下零件的加工:零件应包含精密的车削面和铣削面。完成所有面和倒角后的表面质量必须符合行业标准,保证工件的直线度、圆度、和面的平面度满足精度要求。
二、要求
1. 考生应准确、快速地调整设备并正确选择切削工具和参数。
2. 必须严格按照图纸上的技术要求进行加工,确保所有尺寸和角度的准确性。
3. 零件加工完成后,需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尺寸测量、表面粗糙度检查等。
4. 操作过程中应遵守安全规定,包括使用合适的防护措施以及保护视力、听力和避免金属碎片的飞溅。
三、安全提示
1. 确保所有工具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
2. 在操作前,请仔细阅读设备的使用手册和安全指南。
3.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眼镜、手套和耳塞等。
4. 禁止未经许可擅自操作或维修设备。
四、附加问题
请描述在机械冷加工过程中如何避免或减少切削时产生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答:为了减少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可以通过优化切削参数、选用热导性良好的切削液以及采取切削过程间隔冷却等方法。例如,当使用高速车床进行加工时,可以通过调整切削速度和进给率来减少切削热;同时,定期使用切削液进行冷却,可以有效降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而减少热变形对工件精度的损害。
五、技术注意事项:
- 请严格遵循各机器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说明进行作业。
- 对于特定步骤如有疑问,可请教或与现场管理人员联系沟通后再继续作业。
- 请注意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有序,及时清理切屑和废料。
以上即为工勤晋级机械冷加工高级技师操作技能考核试题内容。请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并注意安全与规范操作。
工勤晋级机械冷加工高级技师操作技能考核试题
一、 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考核机械冷加工高级技师的操作技能,检验其是否具备独立完成复杂机械零件的加工任务,并能解决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的能力。
二、 考试内容
本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加工工艺、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置、工件定位与夹紧、测量与检验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机械加工设备操作:包括车床、铣床、磨床、钻床等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技能。
加工工艺设计:能够根据零件图纸和加工要求,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并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刀具。
数控机床操作: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零件的编程和加工,并能解决编程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零件质量检验:能够根据相关标准,对加工好的零件进行质量检验,并能识别和分析零件的缺陷。
安全操作技能: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三、 考试形式
理论考试:闭卷考试,主要考核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实际操作考试: 考生根据考试题目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指定零件的加工。
四、 考试试题举例
理论考试试题举例:
1. 简述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深对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影响。
2. 如何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以提高加工效率和零件表面质量?
3. 什么是数控机床的G代码和M代码?分别有什么作用?
4. 如何判断和处理零件的常见加工缺陷?
5. 描述机械加工安全操作的基本原则。
实际操作考试试题举例:
1. 加工一个直径为50mm,长度为100mm的圆柱形零件,要求表面粗糙度Ra值为0.8μm,公差为±0.05mm。
2. 加工一个带有内孔和外圆的复杂零件,要求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符合图纸要求。
3. 使用数控机床加工一个带有斜面和圆弧的零件,要求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达到图纸要求。
五、 评分标准
理论考试: 根据答题正确率进行评分。
实际操作考试: 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质量、效率和安全操作情况进行评分。
六、 考试合格标准
考生须在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中都达到合格标准,方可认定为考试合格。
七、 考试注意事项
* 考生必须认真阅读考试规则和试题要求,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答题和操作。
* 考生必须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 考生不得携带任何与考试无关的物品进入考场。
* 考生不得与其他考生交流,不得抄袭或作弊。
八、 附录
*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 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考试大纲
* 数控机床操作考试大纲
* 安全操作规程
注意:
本试题仅供参考,具体试题内容和评分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机械冷加工高级技师操作技能考核试题:
- 简述切削过程中的切屑形成原理:切削过程中,切屑形成原理主要涉及剪切滑移理论。当刀具切入工件,刀刃对材料施加压力并产生剪切力,使材料内部晶粒沿剪切面发生滑移,形成变形区。随着刀具的推进,变形区内的材料超出弹性极限进入塑性状态,并最终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沿着刀具前刀面流出,形成切屑。这一过程涉及到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因素的影响。
- 说明降低切削温度的常用方法:降低切削温度的方法包括使用切削液进行冷却润滑、适当减小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选择合适的刀具材料和几何参数、采用断屑措施减少摩擦、合理安排切削路径以均衡热量分布,以及采用干式切削技术配合高性能刀具和优化的加工参数等。
- 描述刀具磨损的主要类型及其对策:刀具磨损主要有正常磨损、边界磨损、后刀面磨损、前刀面磨损、月牙洼磨损等类型。对策包括选用耐磨性好的刀具材料、优化切削参数减少热负荷、定期更换刀具、使用涂层刀具提高表面硬度、采用正确的刀具几何角度和刃口处理,以及实施良好的冷却润滑策略。
- 在四爪单动卡盘上车削复杂工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注意事项包括确保工件夹紧稳固且定位准确、使用适当的支撑和定位装置防止振动、选择合适的转速和进给量以避免颤振、分阶段车削避免一刀切深过大、及时清理切屑防止卡死或划伤工件,以及精确测量和调整工件位置以保证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 简述 V 型槽铣削加工的主要步骤:V 型槽铣削加工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 V 型槽铣刀和机床、设定正确的切削参数(如转速、进给率)、正确安装工件并校正位置、采用分层或分步铣削法逐步达到所需深度、适时调整刀具以保持槽形精度,以及铣削完成后检查槽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
- 平面磨削中常见缺陷及其消除措施有哪些:常见缺陷包括平行度误差、表面烧伤、波纹、划痕等。消除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砂轮和磨削参数、控制磨削液的流量和压力以有效冷却和润滑、调整机器的刚性和稳定性、定期检查和修整砂轮,以及采用适当的夹具和支撑减少工件变形。
- 珩磨加工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是什么:珩磨是一种高精度的光整加工方法,特点在于能获得极高的形状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同时能修正微小的位置误差。它适用于精密孔、缸筒、活塞杆等零件的精加工,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液压机械等领域。
- 全面质量管理在装配检验中的重要性: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对于装配检验而言,其重要性在于预防质量问题、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返工成本、确保顾客满意度、通过持续改进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及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产品从设计到交付的每一步都能达到高标准。
- 简述刮削工艺的基本步骤和应用范围:刮削工艺基本步骤包括预加工、粗刮、细刮、精刮、刮花。应用范围广泛,特别适用于高精度、低粗糙度要求的平面、导轨、轴承座等零件的最终加工,以及精密机械的装配调整,如机床导轨的精度校正、齿轮箱内孔的精细匹配等。
- 说明锡焊工艺的基本过程及其应用:锡焊工艺的基本过程包括准备工作、加热焊接部位、添加焊料、形成焊点和清理焊点。锡焊工艺应用广泛,常用于电子电路的连接、金属部件的连接以及一些小型零件的修复等。
在车削复杂工件时,选择合适的支撑和定位装置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考虑点和相应的选择方法:
1. 工件的形状和尺寸:
- 对于长而细的工件,可选用中心架或跟刀架来提供支撑,以防止工件弯曲和振动。
-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工件,可能需要定制的专用夹具或支撑块来实现有效的定位和支撑。
2. 加工部位和工艺要求:
- 如果加工部位靠近工件端部,采用顶尖进行定位和支撑较为合适。
- 对于需要高精度加工的表面,应选择能够提供稳定支撑且不会引入额外误差的装置,如高精度的中心架。
3. 工件材料:
- 对于硬度较高或脆性材料的工件,需要选择刚性较好的支撑装置,以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破裂或变形。
4. 切削力和切削热:
- 较大的切削力和切削热可能导致工件变形,此时应选择能够承受这些影响的强力支撑装置,并考虑配合有效的冷却措施。
5. 机床类型和规格:
- 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机床所能适配的支撑和定位装置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机床的特点进行选择。
常见的支撑和定位装置包括:
1. 中心架:适用于支撑长轴类工件的中部,一般安装在机床导轨上。
2. 跟刀架:跟随车刀移动,对细长轴进行支撑,能更好地适应切削过程中的变化。
3. 顶尖:用于轴类工件的两端定位和支撑。
4. 花盘:用于加工形状不规则、偏心或需要较大安装平面的工件。
在实际选择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加工经验和工艺试验,以确保选择的支撑和定位装置能够满足加工要求,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对于不同材料的工件,V 型槽铣削加工的步骤会有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钢材料工件:
- 铣削前准备:选择硬质合金铣刀,刀具刃口要锋利。由于钢的硬度较高,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相对适中。
- 装夹:采用合适的夹具确保工件稳固装夹,防止加工过程中的位移。
- 粗铣:分多层进行粗铣,每次切削深度不宜过大,以减少刀具磨损和防止工件变形。
- 精铣:采用较小的切削量和较高的转速,以获得较好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 冷却:充分使用切削液进行冷却,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刀具磨损和热变形。
2. 铝合金材料工件:
- 铣削前准备:选用高速钢或专用的铝合金铣刀。切削速度可以较高,进给速度也相对较快。
- 装夹:注意避免装夹过紧导致工件变形。
- 粗铣:可适当增大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提高加工效率。
- 精铣:控制切削参数,保证表面光洁度。
- 冷却:可以使用少量的切削液或风冷,因为铝合金的导热性能较好。
3. 铸铁材料工件:
- 铣削前准备:选择韧性较好的铣刀。由于铸铁脆性较大,切削速度不宜过高。
- 装夹:确保装夹牢固,防止崩碎。
- 粗铣:采用较大的切削深度,但进给速度适中,避免刀具冲击过大。
- 精铣:适当降低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提高精度。
- 冷却:一般不需要大量的切削液。
总之,在 V 型槽铣削加工中,针对不同材料的工件,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调整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装夹方式和冷却方式,以达到理想的加工效果。
在平面磨削中,可根据以下常见缺陷来判断其可能的原因:
1. 表面烧伤:通常是由于磨削时切削速度过高、进给量过大、磨削液供应不足或磨削液失效,导致磨削区温度过高引起的。
2. 平行度误差:可能是由于装夹不牢固,工件在磨削过程中发生移动;或者是机床工作台运动精度不够,存在爬行或振动等问题。
3. 表面波纹:可能是由于砂轮不平衡、砂轮磨损不均匀、机床主轴跳动或工作台运动不平稳等原因造成的。
4. 划痕:多是由于砂轮表面有硬质点、磨削液中有杂质或工件表面有砂粒等异物嵌入所致。
5. 形状误差(如中凸或中凹):可能是由于砂轮修整不当、磨削热变形不均匀或者工件装夹不合理,使得工件在磨削过程中受力不均。
6. 粗糙度不符合要求:若粗糙度较大,可能是砂轮粒度选择不当、砂轮硬度不合适、磨削参数不合理或者磨削液过滤不干净;若粗糙度较小但不符合要求,可能是砂轮修整过于精细,导致切削能力不足。
通过对这些缺陷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并结合磨削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设备状况以及工件装夹等情况,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出导致缺陷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