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侯银海“历史周期率”视域下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到等级认证的三十年变迁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280

侯银海“历史周期率”视域下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到等级认证的三十年变迁

首发2024-07-12 09:27·职教鲶鱼侯银海

老北京天桥把式的三句话:“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啥把式?又练又说是真把式”。拥有三十二年工龄、二十多年党龄、二十多年教龄、获得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十五年的高级技师,工匠中的教育者,教育者中的工匠,“准双高高级技师”职教鲶鱼侯银海学术劳育说:“技艺精·劳动美”“秀技艺·亮绝活”参加晋级高级技师备考学习《职业道德》新时代职业能力实践路径一一弘扬劳动精神,展示新时代风采,争做新时代先锋,争做新时代岗位标兵有感。备考 2024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晋级考评《职业道德》有感。

从“历史周期率”的视角来看,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的三十年变迁。

中国在职业技能领域与时俱进的政策调整,也是对“历史周期率”理论的实践检验,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力求避免历史上的兴衰周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持续优化。

从“历史周期率”的视角来看,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的三十年变迁,不仅映射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还体现了国家在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开发以及职业技能认定方面的战略调整。以下是对这一历程的梳理:

初期阶段(1990年初期至1994年中期):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初步建立

• 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原有的八级技术等级制度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动力流动的需求。

• 举措:1994年起,我国开始试行新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旨在建立一个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

发展阶段(1990年中期至2000年):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形成

• 标志事件:1994年至1996年,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式建立,明确了职业资格的分类、等级及认证程序。

• 目的:通过统一的标准和程序,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增强国际竞争力。

深化阶段(2010年):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完善与优化

• 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鉴定质量,确保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转型阶段(2019年至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推行

• 转折点:2019年12月30日,国务院决定分步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转向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 新特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证更加注重市场化运作,由行业协会、企业等第三方机构承担主要职责,政府则侧重于制定政策、提供指导和监督。

当前状况(2021年末至今)

• 成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发放量显著增加,反映了制度转型的成功和社会各界对职业技能提升的重视。

• 展望:未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将继续深化,更加注重与产业需求对接,提升证书的含金量和国际认可度。

这一系列变革,不仅体现了中国在职业技能领域与时俱进的政策调整,也是对“历史周期率”理论的实践检验,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力求避免历史上的兴衰周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持续优化。

黄宗羲定律视域下“减证”“增福”为群众获得感“充值”让职业资格证职称证“瘦身减肥”,提高“含金量”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24年第1号(总第369号)文件,曝光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部属高校等13家所属单位借助部门或行业影响力,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外的技术、技能为内容,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培训,有的还发放与目录内职业资格证书样式、字体极易混淆的“山寨证书”,共取得收入3.47亿。

在“历史周期率”的视域下,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的三十年,是中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养领域一个显著的发展阶段。这一过程中,不仅体现了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也反映了社会对技能人才评价方式的深刻变化。

一、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阶段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养体系尚不完善。为了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开始实施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制度。这一阶段的鉴定考试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通过统一的考试标准来衡量从业者的技能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资格证书逐渐成为从业者能力的重要证明,对于求职、任职和开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阶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高端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国家开始对职业教和技能培养体系进行深度改革,逐步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这一制度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评估,评价方式趋于多样化,强调实操考核,减少了纯理论考试的比重。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推行,不仅有助于提升从业者的实际技能水平,还增强了企业和社会对技能证书的认可度。这种认可度有助于提升从业者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推动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同时,新制度的实施也促使职业教育机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三、从鉴定到认证的利弊分析

1.利:

·提高从业者实际技能水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从业者的实操技能。

·增强企业和社会认可度:经过改革后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更能真实反映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获得广泛认可。

·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新制度的实施促进了职业教育机构的改进和创新,提高了整体教育质量。

2.弊:

·实施过程中的挑战:转型过程中需要调整现有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可能面临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够等问题。

·中小企业适应成本:对于一些传统行业或中小企业来说,适应新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投入。

四、总结与展望

回顾这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的转变,是中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养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从业者的实际技能水平,还推动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创新和发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制度设计和管理方式。

展望未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和高端化。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加强与国际先进经验的交流和合作,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4-07-12 11:39:1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