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鲶鱼侯银海学术劳育说:“技艺精·劳动美”工勤晋级技师考核不忘“德,能,勤,绩”学习《职业道德》心得
“技艺精·劳动美”理念为职业教育和技师考核设定了全面而深入的标准,这一理念不仅体现了对专业技能的重视,更凸显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核心地位。在他的观点中,工勤技师考核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和能力的考核,而是扩展到了德、能、勤、绩四个维度,这样的多维度评价体系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首先,“德”作为考核的核心要素,强调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重要性。无论从事哪个行业,职业道德都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对于技师而言,技德是他们必须坚守的底线,只有在遵守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技术的正向应用,为社会创造价值。
其次,“能”是考核的另一重要方面,它代表了技师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技术是技师的立身之本,只有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不断学习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勤”则反映了技师的工作态度和勤奋程度。勤奋是成功的基石,一个优秀的技师必须具备勤奋工作的精神,才能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取得进步。
最后,“绩”是考核的直观体现,它反映了技师的工作绩效和实际成果。通过绩效考核,可以直观地了解技师的工作表现,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这四个考核标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工勤技师考核的完整框架。在这样的考核体系下,技师们不仅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还能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这样的考核方式既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技师。
同时,所强调的“技术与德行的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其应用方向完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因此,技师们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以确保技术的正向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技艺精·劳动美”的愿景,推动职业教育和技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技艺精·劳动美”理念为职业教育和技师考核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标准和指导。通过践行这一理念,我们可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技师,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职业道德的多样性,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经商有“商德”行医有“医德”从艺有“艺德”技师也有“技德”。
工勤技师考核不忘“德,能,勤,绩”
“技德”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技术在其应用上却有两面性,当技术用到正面上,将技术有效地转化为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有用价值,给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建设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当技术用到负面上,精致技术,精致利已,为利开源创收大施技术,那就是变相的“破坏”,是损人利已的不良行为。所以说,技术服务人员,有德无能成不了大事,有能无德成不了好事,无能无德成不了事,须有德有能、德才兼备才行。古人言,医者仁心,以高尚情操,行仁爱之术,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内心。我们应该以积极优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推进从业人员健康和谐可持续向前发展。
“技艺精·劳动美”的理念,强调了工勤技师在考核中不可忽视的四个方面:“德,能,勤,绩”。这一理念反映了职业教育中对全面发展的重视,特别是对职业道德(技德)的关注。
职业道德的多样性
不同的行业和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标准。例如,经商有商德,行医有医德,从艺有艺德,技师也有技德。技德是指技术服务中的道德行为和职业操守。
技德的重要性
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但其应用有两面性。正面应用技术可以有效转化为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有用价值,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然而,负面应用技术,追求个人或短期利益,可能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甚至破坏。
技术服务人员需要具备德才兼备的素质:
-有德无能:无法成就大事。
-有能无德:无法成就好事。
-无能无德:无法成事。
技术与德行的结合
技术服务人员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类似于古人所说的“医者仁心”。他们应以仁爱之术行事,无愧于天地和内心。这就要求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还要有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以促进职业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四个考核标准
1.德: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2.能: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
3.勤:工作态度和勤奋程度。
4.绩:工作绩效和实际成果。
通过这四个标准的综合考核,可以全面评估工勤技师的素质和贡献,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整体提升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总之,侯银海的观点强调了职业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倡导技术人员在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时,注重道德修养,做到德才兼备,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