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上大专 电焊学徒工逆袭成为高职院校教师 要做“职教鲇鱼”
31岁上大专 电焊学徒工逆袭成为高职院校教师 要做“职教鲇鱼”
2024-02-28 16:43浏览量:1.26万
今年54岁的商丘技师学院教师侯银海,在他当电焊学徒工的时候没有想到,逆袭成为高职院校正式教师后,会变成职教行业的“鲇鱼”。从商丘走向全国多地职业院校、拜访万名职教同行,他不但拿到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还主编了教育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开拓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2023年11月,侯银海受邀在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授课
31岁上大专 扎根商丘育桃李
1970年,侯银海出生于河南省汤阴县,中学毕业后先是去了一个电焊门市部里当学徒工,后来到当地一家机械制造厂上班。其间,他看到了掌握一门技术的重要性,于是在2001年办理了停薪留职,到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上了成人大专班,成了班级里大叔级别的存在。
“上成人大专的两年,我抓住了一个机遇。”侯银海说,他上学期间先后拿到了中级、高级钳工职业资格证书。2003年,河南省煤炭技工学校招老师,靠着这些证书,他就去当了半年的外聘教师。之后,他又去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当外聘教师。就在这段时间,他又考取了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2006年,商丘技师学院公开招聘教师,并解决事业单位编制。侯银海拿着自己所有的证书,通过了招聘考试,到学校的机械应用技术系开始做实训指导老师。
经过努力,侯银海在全国专业报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还有多个课件在省里获奖,短短几年间取得了一些教学科研成果。而此时,他却清醒地认识到,老师不能接触最前沿的理念并运用到教学中,就不可能教出思维活跃、视野广阔的学生。他决定走出去,学习职教同行的宝贵经验。
访师问友 足迹遍布20多个省份
在一次次游学的过程中,侯银海不断访师问友,数不尽的新观点让他大开眼界,催发了他的新灵感和新设想。他决定团结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职教同人,在2011年创建了“草根职教先锋团队”。
他利用课外和业余时间,自费游学,10多年来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的180多个地市。截至2023年12月,他已在全国各地学习交流670多站次。
侯银海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目前,侯银海的游学已经形成广泛的影响力,成为“草根”职教先锋学术交流团队创始人、“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共同体)学术服务团队联合发起人核心成员、智慧教育创新产品体验联盟核心成员等,身兼多职。他主编了教育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参与的一项课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努力前行 他要做“职教鲇鱼”
“鲇鱼效应”是一种经济学和管理学概念。说的是一个地方的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但大部分沙丁鱼会在运输途中窒息而死。后来,有人在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鲇鱼。沙丁鱼见了鲇鱼四处躲避,这样一来缺氧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鲇鱼效应”。
在一次会议上,山东济南铁道技师学院的车希海老师称侯银海是职教圈里的“鲇鱼”。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侯银海记在了心上,决定要做一条“职教鲇鱼”,激活职教新思想、传播职教新理念。这个新思想、新理念就是打造新时代“三协同四传研”,既协同备课、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和传播教研思想、传承教研精神、传习教研方法、传行教研成果,打造共研、共建、共享、共用、共赢的职业教育特色,使学生有业乐业,大有作为。
2023年11月,侯银海受邀在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授课
侯银海为了践行自己的理念,先后创建了万名教师同修“移动信息化教学万师线上班课”、“千校万师万班”线上线下公开课、“勤为径劳做舟绽放青春芳华”线上线下公开课等,为实现“教育为公 惠达学子 己达天下”而努力前行。
文/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朱传球 (受访者供图)
审核:郭跃旗
监制:张富义
总监制:郭文剑 宋圣英
编辑:朱传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