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拟申报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改革单项试点实施方案申报材料

作者:hyh18637088026 来源:"三协调“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共同体)学术服务团队 点击:791

拟申报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改革单项试点实施方案申报材料

profile-avatar
数智赋能育人侯银海2022-03-08 09:24

附件4



劳动教育教育评价改革单项试点实施方案


报送单位(盖章): 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

实施单位(盖章): 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

项目名称: 三课融合五进协同劳动教育任务评价改革单项

责 任 人: 侯银海

联 系 人: 侯银海

联系电话:


2022年 3月 6 日

实施单位

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

试点内容

三课融合五进协同劳动教育任务价改革单项

实施单位

负责人

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

职务

高级技师

联系方式

手机

邮箱

实施项目

负责人

侯银海

工作单位及

职务(职称)

河南商丘技师学院

联系方式

手机

邮箱

改革基础

(包括前期工作、实践基础等,500字左右。如有其他支撑材料,请以附件方式报送)

一、政策文件学习研讨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人社部分别于2020年和 2021年相继发布有关全国各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和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文件,团队强化了学习与研讨。(后附文件清单)

二、已开展的主要工作基础

1. 创新了1-2-3-4-5-的劳动教育模式:一个方案、二个日志、三个报告、四个维度成效评价、五育并举,教学做展评一体化新时代线上线下人工智能参与劳动教育模式。

2.在全国牵头搭建三协同(协同备课、协同育人、协同发展)的劳动教育学术服务团队和劳动教育服务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已有50多人。

3.积极探索“三劳共育三阶递进 五位一体”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创新与实践

三、主要实践基础

1.2020-2021年公开出版中职、高职、技工院校版《劳动教育教程》共四本。2.2021年暑假2022年寒假期间开展五进五育五创五成劳动教育实践吸引了全国17所学校20896名同学参加并取得了良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

3.打造了全国第一个面向全国3000所学校开通优质劳动教育资源校校通、班班通、生生通劳育通小程序平台并创了“千校万师万班”线上先下互动班课劳育通小程序,吸引了全国103所学校加盟与拟加盟,5354教师,创建班级5225个累计参与学生2616829人次,累计学习资源252514学时,学生上次个人劳动574544次,师生互评批阅1276092次。

4.在课程实施服务方面起草劳动教育三协同服务团体标准和高校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5.起草大学生假期社会劳动实践以劳创新“五创”实践指南——劳创之美和以劳成美大学生假期劳动实践个性化劳动创新成果“五成”评选参考细则。


改革预期目标

(包括核心定位、预期目标、创新突破点等,300字左右)

一、核心定位

端正学生劳动价值观,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健全劳动教育评价。

二、预期目标

构建劳动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以3年制职校为案例,通过用通用性教育类、生产劳动类 、生活劳动类 、服务性劳动类,一年级基础劳动素养课程、二年级专业劳动素养课程、三年级卓越劳模精神教育课程及任务清单,丰富劳动教育内涵。以劳动教育课程及任务清单健全劳动教育自评互评师评第三方评价体系。

制定劳动教育任务清单,从高层、中层到基层,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内到校外,从内容到形式等加以规范,以期构建因地制宜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保障清单、师资队伍清单、理论实践课堂教学教材选用清单,一年级教材选用清单、二年级教材选用清单、三年级教材选用清单、课外劳动实践任务清单。

三、创新突破点

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

劳动教育教学学术服务团队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造性地提出了必修课 、融合课、拓展课“三课”融合和实践方略,实践探索课内课堂、课外课堂、校外课堂、线上线下联动课协同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开展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三协同”“教学做展评”一体化培育活动。

利用人工智能“劳育通”微信小程序,助力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极简评价现代化,极简人工智能“劳育”评价指标,把劳动教育课程及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成长档案。


试点改革方案

(试点项目的基本思路、主要举措、成果形式等,1000字以内,具体方案可另附)

一、完善建全 劳动教育评价理念:以党的十九大教育方针为指针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最鲜明的特点是第一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写进了方针;第一次把“劳”写进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完善建全 劳动教育评价目标: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切入点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指示精神,出台《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将劳动教育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了相关评价体系,并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教学行政班,开展“做学教展评一体化”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与立德树人工作深度结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学生”。

劳动教育评价三个路径

一是以线上线下教学为主渠道:注重教学内容研究,围绕劳动教育 “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么 教;练什么,怎么练,思什么,怎样改”四个问题,进行协同研讨,确立共性问题,开发课程资源,提升教学质量。目前,线上线下教学确立了七项学习任务,既有教师备课必修、师生选修,又有学生课前先学及学生必修。学习任务有: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社会劳动实践、学校劳动实践及家庭劳动实践等。这些任务经过细化分解,落地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及服务性劳动三大范畴。学习任务又紧密结合医专学校学生创新创业、职业素养、就业指导教育等,对广大师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习近平劳动观的理论意蕴,体现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时代价值等有针对性的作用。据此,也探索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的实现路径。

二是以信息平台为抓手:劳动教育重在做,评价内容应该是更易显现的劳动现象和劳动成果。为此,依托劳动教育产教融合劳育通、劳动教育云等教学 APP微信小程序 研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在做学教评一体化中开展五育并举,将学生劳动素质培养与提高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将育“五好学生”作为教学评价目标。包括以劳树德,思想品德好;以劳增智,学习成绩好;以劳强体,身体素质好;以劳育美,创美鉴美展美好;以劳创新:创新实践好。线上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劳动知识,培养劳动理念,并利用线上“产教融合劳育通”对学生开通了课程学习日志、个人劳动日志、集体劳动日志上传功能,联合科技信息技术公司联合开发了线下的劳动上传功能,真实反映到线上平台。同时利用自评、互评、他评、跨班级评、跨年级评、师评相结合评价方法,让同学们真正形成“学、比、赶、帮、超”的良好学习风气,形成了线上评价,实时学分累积的合理评价内容。

三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真谛:从原来的“三好评价”拓展到现在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五好学生”,使得劳动教育评价“生本化”。五好学生从理想的呼唤成为了可检测的数据和表象,检测的指标、检测的程序和检测的方法都形成明确具体的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

德是“养”成的,德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和带领坚定跟党走;智是“学”成的,智育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是“炼”成的,体育“每天锻炼一时让学生健康迈步走;美是“化”成的,美育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学生增强审美意识;劳是“干”成的,劳动教育要开展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符合时代特征,的劳动活动,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属性、社会属性、历史属性和审美属性。

学校做学教评一体化劳动教育的实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对劳动教育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在校风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校风学风建设。


实施步骤

2022年3月—12月

(200字以内,若同时申请多个试点项目应分项填写)

1.继续开展校级推广,12月前达到 所学校。

2.7月出台多元评价方案,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

3.7-8月暑假中在合作院校进行评价试点工作。

4.9-10月对评价方案进行修正与完善。

5.11-12月再行实施,边用边调整。

2022年3月—2023年12月

(200字以内,若同时申请多个试点项目应分项填写)

1.2023年1-6月将评价方案进行数字化呈现,便与学校、教师、学生使用。

2.2023年7-9月,试用并调整数字化评价系统。

3.2023年10月,编写试用手册,并进行培训。

4.2023年11-12月,全面推广,进行项目验收。

(对照试点时间节点自行增行)

完成 XXXXXXXXXXXXXX。

(200字以内,若同时申请多个试点项目应分项填写)

县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市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注:报送单位主体为各市(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各省属学校。请将此表word版、pdf盖章版及其他支撑材料电子版一并报送电子邮箱。


主要完成人简介: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核心成员


更新:2023-08-05 07:33:3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