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从绿色网吧,看灵宝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fengyefy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9012

提起孩子上网,对众多家长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件头疼的事。禁止未成年人进黑色网吧,但是,我们的绿色网吧、红色网吧究竟在哪里?灵宝市焦村中心小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每天晚上,灵宝市焦村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总是喜欢在学校的网络计算机房里上网学习,预习功课。这种变微机室为绿色网吧的创举,在富了老师,活了课堂,美了孩子的同时,解决了社会、家庭、学校疏导孩子上网的难题。

焦村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吴海荣是这样说的:我们学校在完善寄宿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资源,安排600名寄宿学生轮流上网,由微机老师和任课教师轮流辅导。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了孩子们的信息素养。

灵宝市焦村镇中心小学绿色网吧的大胆尝试,其意义除了提高孩子的信息素养和拓宽孩子的知识视野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孩子对电脑的激情与技能转化成了对课程的热情和技巧。

  灵宝市焦村镇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符娟丽这样认为:学校网络计算机房的开放,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一些学习资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改变了以前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的单一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验,助推了“高效课堂”的打造。

在现代教育的信息化时代,孩子的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尤其是诸多家庭都有了电脑,上网搜集、整理、应用教学资源,对孩子来说不仅需要的是一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更重要的是信息素养的陶冶和训练。灵宝市焦村镇中心小学白天让孩子在微机室学技术,晚上让孩子在微机室里查资料,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最终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灵宝市焦村镇中心小学六三班学生董琨说:我经常上的是中国科普网、中国教育网、学乐中国网、灵宝教育网。查找第二天上课需要的资料,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我的学习帮助非常大。

地处灵宝市边陲的实验二小、深山区的朱阳一小等学校,都积极发挥电教设备的作用,在晚上为寄宿的孩子开放微机室,让孩子通过点击鼠标和敲打键盘零距离接触最前沿的教育信息,不仅活跃了孩子的课余生活,促进了乡村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且,用教育的信息化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

 

学生自由上网查找学习资料。

任课教师辅导学生学习。

更新:2010-09-21 14:39:2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