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请善待自己
作者:记者 史习燕 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6535次
|
——对女性犯罪问题的思考 |
|
|
一辆白色“捷达”出租车里,躺着一名中年男子,浑身是血,不省人事。当警察赶到案发现场时,发现该男子已气绝身亡。警方迅速展开侦查后终于逮捕了犯罪嫌疑人。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这起案件的策划者,竟然是一个年仅15岁的女孩……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尤其是女青少年犯罪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14岁至25岁青少年犯罪,占全国犯罪人员总数的40%左右,女性犯罪占5.6%左右。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研究专家郭翔教授在谈到女性犯罪时说,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因而使女青少年犯罪的几率加大,这些女性犯罪是各式各样的,但是犯罪的类型主要是以追求“钱财”和“淫乱”为特征的财产型犯罪和性犯罪。过去犯罪女青少年往往与男性合伙盗窃,处于从属地位。现在,女青少年团伙犯罪和单独作案日渐增多……
少女抢劫团伙
晶晶是位16岁的北京女孩,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对她疼爱有加。可是自从父母离异后,不幸就降临在她的身上。不久,爸爸带着后妈回家了,爸爸对她越来越冷淡,后来就顾不上管她了。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晶晶下学后,也不回家,经常跟班里一个与她命运相同的女孩在一起。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后来晶晶就不再念书了,和同伴在学校门口卖小商品赚些钱,每当看到那些同龄人手里拿着冰淇淋,穿着名牌衣服从她身边走过时,她就有一种强烈的不平衡感,“为什么他们什么都有?”
一天晶晶和同伴在公园里玩得肚子饿了,想吃饭,一摸身上没钱了,正在愁眉不展时,有两位与她们年龄相仿、境遇相同的女孩,非常仗义地请她俩饱餐了一顿,晶晶和同伴觉得她们“雪中送炭”够“意思”,从此就和她们结拜了干姐妹,并声称以后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从此,她们犯罪的序幕也就渐渐地拉开……
一天晚上,她们在公园里采用威胁和暴力的手段,抢走了两名中学生的300余元钱;几天后,她们感觉没有什么动静,就又用同样的手段抢走了两名学生200元钱;至此她们的胆子越来越大,贪欲之心越来越强,最后发展到抢女生的金项链、手机等价格昂贵的物品……
后来,在看守所里,她们流下了悔恨的眼泪……
少女助纣为虐
在南方一个海滨城市的娱乐场所,一天傍晚,一男两女三位少年进了娱乐场所。男孩叫许竟,17岁,两个女孩,一个叫林丽,另一个叫卢青,都刚满15岁。他们直奔游戏机房。因为没有空闲的机器,三个人只得走走看看。不知不觉中,三人已走到了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少女杨铃背后。杨是个游戏机迷,赛车玩得不错,可这会儿运气不佳,所驾汽车屡屡被撞。性急的杨铃有些生气了,对着屏幕骂了一句:“神经病。”随后,她抬头望了一眼身边的许、林两人。本来在旁边观看的许竟就嫌杨铃玩得技术太差,现在他和林丽一下看清了杨铃长得其貌不扬,一股无名火陡然而升。“长得真难看,怪不得游戏也打得臭。”许竟对林丽说。“许竟,她刚刚骂过你,你没听见?”林丽指着杨铃对许说。
“骂我啥?”许一下被挑起来了。“她骂你神经病”。许二话没说,伸手抓住杨铃的衣领子,“你再骂一遍试试”。正玩得兴致很高的杨铃毫无准备,莫名其妙,又气又委屈地说:“谁骂你了,你耳朵有毛病。”“啪!”一记清脆的响声,杨感到眼睛直冒金星。“你怎么打人呀?”杨铃捂着烫得发烧的脸。“打你怎么了,谁让你嘴贱。”许恶狠狠地讲道。脾气倔强的杨铃上去要回击许,却被许抓住了手腕。杨拼命地挣脱,两人撕扯在一起。
这时,林丽怕把事情闹大了,赶紧提醒许竟和卢青把哭闹着的杨铃拖出了游戏机房。“时间不早了,干脆找个旅店开间房,教训教训她。”林丽提建议,许、卢皆同意。三人挟持着杨铃,来到了一家旅社。“求求你们,放我走吧,下次我再也不敢乱说了。”杨哀求地说。“放你走,别做梦了,”林狠狠地说。这时许竟走到杨铃面前:“你很有个性嘛,再骂我几句听听。”“我没骂你,你们肯定搞错了。”此时的许、林哪容杨辩解,杨铃的话还没说完,又遭到一阵更加猛烈的拳打脚踢。停了片刻,许喘着气说“你想走可以,今天你先跳一个脱衣舞让我瞧瞧,怎么样?”许竟跳了起来,一把抓住杨铃的头发,“到底跳不跳”,说着就伸手去扯杨的衣服,杨吓得哭了起来,奋起反抗,许竟一个人压不住她,林丽便上去帮忙。终于,杨铃被脱光衣服,任凭许竟怎么拉,她就是坚决不跳。脱衣舞没看成,他和林丽感到很疲倦,就对杨铃说:“我是不会便宜你的,天亮了再说吧!”许说道,于是两人便睡觉去了。
惊魂失魄的杨铃估计他们三人都睡熟了,就匆匆地逃出了旅店。
经过一个月的侦查,执法人员逮捕了许竟和林丽。最终,法律对他们进行了公正的审判。
少女犯罪的原因和防范
综观这些少女犯罪所暴露出的问题来看,一是她们的家庭普遍缺乏温暖和健康良好的氛围。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或娇惯溺爱、任意放纵或打骂等等。二是她们逆反心理强,情绪易偏激,在交友中大讲姐妹义气,而忽视了正义和法律。三是盲目地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薄弱,自控能力差,易受诱惑。四是不良精神文化的毒害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等都给花季少女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五是有的学校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课教学效果不佳,校风不正等等都可能促使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郭翔教授认为,女青少年犯罪的危害性不容低估。女性具有情感丰富,易动感情,易上当受骗等特点,当情感与理智发生冲突时,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女性常会因为情感而丧失理智,最终走向犯罪。
预防青少年犯罪应有三道防线:家庭、学校和社会防线。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有关部门统计,未成年犯和普通学生的父母对孩子关心方面的最大差异,非常突出地表现在对孩子思想品德关心程度上的不同。普通学生的父母对孩子思想品德关心的程度最高,而未成年犯的父母对这方面关心的程度较差,并“重智轻德”,使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出现了致命的失误,致使孩子在做人最基本的问题上栽了大跟头……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是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为真正人才的关键。现在,有些家长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才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讲到家庭教育,就认为只要盯着孩子的学习,孩子能考上重点学校就行,具体对孩子如何做人的起步教育则忽略不管。而事实上,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因此应经常与孩子交流,多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尤其是与孩子进行法律教育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应寓教于乐地发挥孩子的自身作用,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启发、相互影响。
学校应考虑如何改进思想品德课程,避免空洞乏味、不切实际,更不要将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强加给孩子。学校要多关心和帮助问题学生,而不是歧视他们。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激励他们放下包袱向前进。学校对问题学生的处理不能过于简单,这样会导致学生不满,反而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没有被公正地对待,因而对学校和社会进行报复,从事违法犯罪的活动。
总之,预防青少年犯罪,任重而道远。(根据有关规定,本文所涉及的未成年人名均为化名。
| |
更新:2004-12-10 00:00:0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