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自发参与锻炼被踢伤,责任谁担?

作者:zd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2日第3版 点击:3149

 【案情】初二学生李某,是校足球队队员。一天下午课间休息时,李某看到教师们正在操场上踢足球,就自愿加入到双方的比赛中。在踢球过程中,不慎被体育老师张某将小腿踢伤。学校老师立即将李送往医院救治,经诊断,腔排骨折,经司法鉴定为10级伤残。家长认为这是学校管理上的过错,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学校赔偿。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在课间休息时间在学校操场与学校老师踢球,其行为属于自由活动,学校在管理上并无不当之处,而且在李某受伤之后,学校老师及时将其送往医院积极治疗,学校已尽到照顾和保护职责。在踢球活动中,体育老师张某只是作为一方球员与李某踢球,并非履行职务行为,学校在管理上也无不当之处。李某在参与踢球比赛中身体受伤,并非张某的过错,是体育竞技活动中的合理冲撞行为。鉴于双方对于事故的发生均无过错,造成的损失可由双方依据公平责任原则分担。


  【评析】法院的判决是公允的。张老师与李某踢球不属于教师的职务行为。教师的职务行为是其在履行学校教育教学职责过程中实施的行为。本案中,尽管张某是学校的教师,但事故发生在课间自由活动期间,张某既不是作为一个体育老师的身份在给同学们上体育课,也不是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以代表教师与学生进行师生友谊比赛,完全是作为一个球员的身份与李某踢球,而非以教育管理者身身份出现,纯属个人行为。因此,不管张某对李某的受伤是否存在过错,都与学校无关。因为作为非职务行为,应由行为人本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由作为法人的学校承担。


  那么本案中,张老师造成李某受伤是否应否承担责任?如果在踢球过程中张某没有违反竞赛规则,没有主观上的故意报复行为,即没有恶意行为,而是体育运动性质的一种合理的身体接触,就不存在过错。本案中,李某尽管是未成年人,但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应当知道参加足球运动可能存在的危险,而且作为学校足球队员,已经具备了参加足球运动的体能素质和运动经验,不存在双方踢球中张某应尽更高注意义务的问题。张踢伤李的行为是体育运动竞技比赛中合理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不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当然,如果李某对伤害事故的发生本身也无过错,张李双方可以依据公平责任原则,通过协商,共同分担李某因受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专家点评 谭晓玉)





更新:2007-04-03 03:11:4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