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绽放在艰苦中的微笑

作者:记者 张磊 来源:湖北日报 点击:1923

        4月24日下午,黄来女又一次牵着父亲的手,送他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进行化疗。     21岁的黄来女是武大计算机学院大三学生,带着病重父亲上大学。一年多来,父亲黄道富6次脑溢血、脑梗阻,右肢一度瘫痪,今年初又查出糖尿病、膀胱癌。黄来女一边上课,一边做家教勤工俭学挣钱给父亲治病,维持生计。     苦难没有压垮单薄的来女。她功课一直很优秀,去年还获得国家奖学金。面对给父亲治病所需高额的医疗费,她坚定地说:“我绝不会放弃!能守着爸爸,照顾爸爸,我觉得很幸福。”     武昌茶港一幢破旧的居民楼2楼,露天阳台的一角,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就是黄来女和父亲的“家”:墙角支着两张木板床,靠门一张小饭桌上药罐正煎着药。     坐在床沿上,来女微笑着拉着父亲的手,不时拢拢他的头发,拉拉他褶皱的衣襟。     苦难使来女很早懂得了生活,显出少有干练和成熟。     1985年8月,黄来女出生在广西合浦县一个普通家庭,还未享受到童年的欢乐,打击就接踵而来。     4岁时,母亲因不堪生活压力离开了家,从此杳无音讯。不久,父亲打临工的文工团又解散了。     家乡地薄人贫,父亲决定带着女儿到外地闯荡。卖唱、帮工、做小买卖……父女俩辗转漂泊,相依为命,懂事的小来女常常将人们丢弃的矿泉水瓶、饮料瓶,拿到废品站去卖,以减轻父亲的负担。     1992年8月,眼看着来女到了上学年龄,父亲给人赔尽笑脸,终于把女儿送到了钦州市铁路局附属的铁路小学。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来女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常常是第一名。     1994年10月,黄道富带着女儿,一路辗转来到了北海市,在一个简易工棚和女儿住了下来。当时,学校已开学,而来女又没有北海户口,黄道富找了好几所学校都没能让女儿入校。情急之下,他决定亲自教女儿学功课。黄道富当过老师,教自己孩子自然不难,难的是居无定所的颠沛流离。     晚上,他一手拿琴,一手牵着女儿在烟雾弥漫的摊点卖唱;白天,他给女儿上课。没课本,他就到废品店去翻找,把别人的旧课本买回来。尽管课本散发着霉味,父女俩却视若珍宝。没有黑板,他就捡来一块建筑用的废弃油毡挂在墙上当黑板用。     父亲无论流浪到哪里,小来女都紧紧跟在身边,帮父亲收拾行李,递给父亲擦拭干净的乐器。父亲嗓子哑了,小来女马上端来一杯热茶,为父亲忙前忙后。而父亲稍有空闲,就从随身携带的提包里拿出女儿的书本,一字一句地教女儿学习。     那时,黄来女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跑到书店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为的只是“在那里看看自己买不起的书,了解外面的世界。”     大小两行脚步由南到北,父女流浪的日子渐渐露出了曙光。     2003年高考,来女以763分的优异成绩被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     2005年元月,黄道富卖掉了广西农村老家的房子,准备来汉边打工边照顾女儿读完大学。然而,来汉的当天晚上,父亲突发脑溢血。     “我第一次感到那么害怕,在病房外站了整整一晚。”靠着向同学借来的钱,黄来女熬到了父亲出院。     为了照顾好父亲,黄来女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简陋的民房,每天抽空给父亲做理疗,按摩手脚,寒冷的冬日里经常累得满头大汗,每天胳膊都酸酸胀胀的,连笔都握不了。     父亲病重,生活重担全压在来女肩上。她拼命做家教补贴家用,最多时一个月做了3份,此外还在学校做一份勤工俭学。“这样一个月下来可挣600元钱,除下房租,300元钱做生活费。”     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父亲洗脸刷牙、打针吃药。吃完饭后花半小时步行到学校上课,中午和下午课后连忙往家赶,替父亲做饭、熬药。晚上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到汉口做家教。深夜昏黄的灯光下,安顿好父亲睡下,她就打开书本开始学习。     在来女的细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渐渐好转,一度能下床了。     然而去年正月初三,来女做完学校勤工俭学后回家,眼前的一幕犹如晴天霹雳,让她的大脑“轰”地一下仿佛快要炸裂:父亲蜷缩着身子躺在冰冷的地上,浑身不停地抽搐……来女立刻向同学、老师求救,再一次把父亲送进了医院。     第二次脑溢血。父亲在医院里昏睡了3天。黄来女在医院守候了3天。饿了,就着矿泉水啃些面包;困了,就在病房外走廊里的长椅上睡一会儿。第四天早晨,父亲终于醒了,黄来女喜极而泣。     命运偏是这样的无情。2005年2月11日,刚出院不到一星期的黄道富又一次突发脑溢血。其后,又先后3次住进医院。今年初,又查出糖尿病、膀胱癌。     来女一次次地带着多病多难的父亲到医院进行化疗,还四处寻求药方。     照顾父亲,来女的学业也没有落下。她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英语四级、六级。     来女反哺孝心,感动着武汉大学师生——     同寝室的姐妹把自己的生活费和奖学金都拿了出来,每人都达在1000元以上。班上同学们知道了她的困境,主动到医院轮流帮她照顾父亲,给她带来上课的笔记,帮她补习落下的功课,还经常带来热好的饭菜给她和父亲改善生活。     校学工部书记甘泉老师默默关心着来女,多次给她送钱送物。学校、老师、同学为她组织了一次又一次捐款。一年多里,大家无私地帮助了她4万多元。     不少同学朋友纷纷写信安慰她。“信都已有了整整一个抽屉呢,”来女高兴地说。     黄来女带着癌症父亲上大学的事迹传开后,激起了更多人的同情和钦佩。华中师大东湖分校一个名叫陈兴华的学生,用自己不多的生活费买了一箱牛奶,细心的他还把自己的热水袋捎了来,走的时候又留下300元钱。一个不愿留姓名的老板把3000元钱送到医院交给来女……     目前,来女父亲病情比较稳定。     采访中,她嘴角一直挂着浅浅的笑。那笑容淡定从容,纯净如蓝天,没有一丝悲观、怨恼的杂质。     “很多善良的朋友给我们捐款捐物,帮我支付爸爸昂贵的医疗费用,让我感受到这世间的温暖与爱,更坚定了我的信念。”黄来女微笑道。     来女憧憬未来,希望能看好父亲的病。她还期待有那么一天,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能坐在校园草坪上,悠闲地看看书,看看蓝蓝的天空。     她仍笑着说,“那样才不枉在风景如画的珞珈山读过书呀!”
更新:2006-05-09 05:33:4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