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学生伤害教师!该怎么保护你,我的老师?

作者:综合报道 来源:校长传媒 点击:2564


女教师在校被人袭击昏迷!该怎么才能保护你,我的老师?

文|佚名

据媒体报道,2018年12月29日下午,安徽阜南第二初级中学一位女教师在教学楼遭遇袭击导致昏迷,目前嫌疑人已经被警方控制,据监控录像显示,犯罪嫌疑人是该教师教过的一名学生,年仅15岁。


古人云:天地君亲师;把老师放在和父母相同的地位让学子们尊师重道,可是近年来,学生袭击老师的案例愈加频繁。手段也更加凶残,是谁在纵容孩子的自私?又是谁在“包容”孩子的任性?

一个孩子,他一生中的教育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家庭教育,一个是学校和社会教育。家庭与学校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父母言传身教,给孩子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学校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加深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可是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会弑师呢?

笔者认为,这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更是父母责任的缺失。现在的父母对于孩子犹如“掌上明珠”,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就会滋生一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思想,说白了就是自私自利。孩子要什么,买;孩子要吃什么,买;这种教育方式,迟早会毁了孩子。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父母们,除了你们,还会有谁去溺爱你们的儿女呢?一旦他在社会或者学校中遭受挫折,他们的思想就是报复,而不是去解决问题,这样对孩子来说,不过是让他们自毁前程啊。

还有些父母就是只管赚钱,不管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表现得内向、暴躁、冷血。这也是为什么有太多学生袭击老师的原因。你们在家里不管孩子,在学校老师一旦管束过于严格一点,就会激发他们的报复心理,这是非常可怕的。一旦酿成大错,到时的后果只会让父母们追悔莫及。


当然,也不能说学校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相反,学校作为孩子们教育成长的主要阵地,除了家庭教育之外孩子的价值观就是来源于学校的教导。现在很多学校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亦或是为了“面子工程”的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什么成绩排名,按成绩分配座位等等现象,都加深了学生的不自信。在此,笔者呼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规定来重新重视学生们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的引导。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学生家长互相协作沟通,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现在师生关系的紧张,已经紧张到让老师们风声鹤唳的程度,老师们人人自危,甚至笔者的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当老师就是拿着农民工的工资干着卖命的活”。这句话也体现了现在师生关系到底已经发生怎样的扭曲,我们都在说新时代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可是我们已经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的老师有什么呢?

就像前阵子的一个新闻,一位男士的在街上掌掴自己二十多年前的老师,是什么刻骨铭心的仇恨才让他记恨老师记恨了二十多年?或许老师当时的体罚是过重了,但是记恨一个人二十多年,笔者自认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都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希望父母们能正确的教育孩子对待自己的老师,如果老师有错,那父母就应该出面去跟学校老师沟通,父母们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不要让弑师的悲剧再度上演。


延伸阅读:

学生伤害教师!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老师?

文|综合报道

据媒体报道,2015年12月4日上午8点26分左右,湖南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高三97班班主任滕老师(时年49岁)被学生龙某(已年满18岁)持水果刀杀害。

因考试成绩不理想,龙某及其母亲被约谈。滕老师对做其思想工作时,龙某持水果刀把老师杀死。据该校多名学生介绍,被害人滕老师平时口碑很好,对学生很关心、负责,是一位虽然严厉但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而学生龙某成绩中等,性格比较内向,之前和滕老师并没有发生过矛盾。

其实,这已经不是学生伤害教师的第一起案件了,据《法制晚报》记者统计盘点,2015年一年内至少发生了13起教师被袭击案。这不禁让人感慨,拿什么保护你,我亲爱的老师?

一年内至少13起教师被袭击案曝光

《法制晚报》称,据不完全统计,在最近的一年内,至少有13起教师被学生或家长袭击事件曝光。

据记者统计,这13起教师被袭击的事件,分别发生在湖南、广东、四川、福建、云南、吉林、重庆、湖北、上海等地,其中云南、湖南、上海三地均有两起教师被袭事件发生。

案件回顾

2015年10月,同样是湖南邵东。

当日12时许,3名中小学生回到宿舍楼,发现在校值班的女教师李某,便将女老师引出房间并持木棒对其进行殴打致其身亡,后将被害人的手机及2000余元现金抢走。据悉,被害教师李某是一名优秀数学老师,时年53岁,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丈夫此前刚因病离世。2015年10月19日,刘某等3名嫌疑人被抓获。随后,当地官方通报称,为遇害女教师李某云启动“因公殉职”报批程序,刘某等3名未成年嫌疑人被移送工读学校。

2015年9月,重庆。

一学生家长同舅子来到孩子所在小学,当众殴打学校3名教师、1名保安,致四人受伤。被打的张老师向记者证实,打人男子发现自己孩子手上有擦伤,以为是老师打的,不等老师解释就动手打人。

2015年6月,云南邵通。

教师石俊涛刚进入办公室,就被学生李某的母亲抓住,扭打在地。原因是半年前,石老师对其所教的初一271班进行例行早读检查,发现并没收了本班学生李某的一本课外书。因为此事,石老师两次被学生及家长殴打。

2015年年4月,广东广州。

某小学四年级学生阿彬因其美术老师催交作业,竟对老师大打出手。同学称,“他练过跆拳道,当时他抓住陈老师的头发,一拳打到陈老师脸上,一脚踢到陈老师肚子上,按在地上打”。随后,孩子家长的态度也让校方感到失望,并没有支付受伤教师的医药费。

案件数据统计

●施暴者

在13起案件中,部分施暴学生或受到家长影响,部分家长平时就对孩子疏于管教,或教育方法不得当。更有3起案件是家长“亲自上阵”殴打老师,有两位家长事后并不愿负责。

中学生:6起

家长:3起

小学生:2起

大学生:1起

毕业生:1起

●施暴原因

催交作业:3起

叫家长、课堂点名:2起

劝架:2起

其他(包括迟到、没收课外书等):6起

咱老师,为什么成为了矛盾中心?

有老师感叹,做老师真是不容易: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管理放松,说教师渎职不负责任,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管理严格了呢?则说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泯灭了学生的天性。

有的老师则说,还有学生记恨老师,咒骂老师。甚至还有家长赶到学校无理取闹,侮辱老师。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发生上述的那些袭击事件。

虽然,特别极端的案例仍然属于个案。不过,原本应该被尊重的老师,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让人心痛!

那么,老师为什么就成了矛盾的中心了呢?

老师是未成年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外人”

学生每天相处最多的人是谁?无外乎家人、同学和老师。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亲情关系的维系,也不像同龄人间有那么多共同语言。然而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工作者,难免会对学生进行评价,这些评价对于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来说可能就难以接受。相处时间长,被“指责”的时间长,然而交心时间却不多,负面情绪就更容易积累。

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心事尚未成熟,协商、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加之一些未成年学生热衷漫画、游戏,而漫画、游戏中充斥着暴力内容,因此,他们也会将此用到实际生活中,认为敢动拳头有勇气、有魄力,这就把粗鲁当成了时髦。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多处在青春期,激素分泌不平衡,容易冲动,常常会因为一个想法或一句话产生过激行为。

家长希望老师真正去关心自己孩子vs老师真心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关心每一个学生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自然是希望孩子能不让自己操心,同时学习优异。然而老师却很难有时间做到对每位学生关心入微。

除了繁重的教学工作和学校的文书工作,老师需要面对的还有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等等。在这种紧密的时间安排下,尽管大多数老师还是会力所能及地去关心每一个学生,但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给予同等程度的深入关怀也是不现实的。

不少家长有这样的错误观念: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是老师的

当孩子出现某些方面的问题时,一些家长没有反思自己是否忽视了自己应该做好的家庭教育,而把责任全推卸给老师。

孩子的成绩不好,是老师有问题。孩子心态出现了偏激,是老师的问题……推卸责任可能是很多人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但是推卸责任并不能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更不能解决问题。

面对现在的孩子,根本不敢管

不少老师都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甚至连批评学生都要看学生当天的心情怎么样。

爱的教育对孩子固然重要,但教育同样也是让孩子学会规矩、成为社会人的一个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指出问题所在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一小学老师诉苦,课堂学生玩游戏不听课,老师开玩笑地批评他一句,结果家长知道了,认为老师是侮辱他家孩子,到学校找老师。百口难辩,老师喟叹:一个老师连批评教育的权利都难以行使,动不动就是一顶为人师表的帽子扣到头上,以后谁还会或还敢管学生啊!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往往戴着“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光环,但其实,咱老师也是普通人,需要被呵护和关怀,至少是平等对待。

拿起法律的武器

在很多情况下,法律已经对教师的权利做出了明确保障,但是很多教师自己没有意识到。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权益,做一个会保护自己的人啊!

其实,若学生或家长对教师做出了不合理的过分举动,老师绝对可以大胆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可都是法律明文规定的。

《教师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多和学生及家长沟通

学生和家长袭击老师这种事,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因为双方产生了矛盾。矛盾是怎么来的?一般都是因为彼此间的误会和不理解。那解决矛盾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当然是沟通。

如果说老师和和学校沟通是下属和上司的沟通,比较难解决实际问题。那老师和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沟通更像是平等级别的沟通,应当是相当有效的一种沟通形式。

只有平日多多沟通和交流,您才能更了解这个学生学业以外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心理。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化解他们的某些负面情绪。即使这个学生已经在心智上误入歧途了,您也能够及时发现这一点,更懂得怎样和他们相处,怎样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而老师和家长沟通,也需要让家长明白身为老师有的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明白老师也有难处,增进理解。

弘扬师德,也勿忘师权

教师也是普通的人,我们在弘扬师德的同时,也应该宣传、鼓励对教师合法权益进行保障,让家长和社会有这样的认识。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家长、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全社会法律意识的养成。

链接:

《教师法》对侵犯教师权益的行为是怎么说的?

《教师法》明确地规定了教师的权益,就使维护和保障教师的权益制止惩处侵害教师权益行为有了法律武器。

(一)哪些行为侵犯了教师的权利?

1.侵犯教师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权、著作权、专利权。

2.侵占教师的财产。

3.侵犯教师申诉权。

4.侵犯教师的教育教学权,拖欠教师的工资损害教师的合法权益。

(二)侵犯教师权利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教师法》第82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教师既是普通公民,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为了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法》针对侵犯教师权益的情况规定了如下法律责任:

1.《教师法》第35条:对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教师法》第36条: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46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3.《教师法》第38条: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严重妨碍教学工作;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文综合整理自北京青年报《湖南一学生办公室捅死老师 被害老师受学生们尊敬》、光明网《媒体:一年来已至少发生13起学生袭击老师事件》、中公教师网《说说教师的十大难处》、中国教育报《弑师案警醒我们什么?》、《教师法》,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更新:2019-01-05 08:28:2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