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育暴利”“暴”在哪儿

作者:本报记者 刁文 来源:《法制早报》) 点击:2088

 





  每逢岁末,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盘点。在2005年底《法制早报》关于“十大暴利排行榜”的盘点中,令人们震惊的是,中小学教育竟然位列“暴利行业第三名”。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本身并不追求赢利,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把教育推进了“暴利行业”?

  专家讨论

  吴  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张玉林(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矛头对准学校是否合理

  吴刚:说中小学教育是暴利行业,把矛头对准了学校,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因为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表明它是追求暴利的。我们有些老百姓可能不是很理解,看到表面上的满目皆是学校的高学费,或是乱收费,就把矛头指向学校。而实际上,一些学校的高学费、乱收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造成的,应该由国家负担的部分现在却是老百姓在承担。
  张玉林:我不认同教育是暴利行业这一说法,因为教育是分阶段的,在我们的基础教育领域,在农村教育领域,教育是暴利行业的说法就不能成立。那么在有些领域,像一些外语教学培训、MBA课程的培训等动辄安排五星级培训场所,这些可能会有追求暴利的现象存在。有的媒体或是老百姓称教育为暴利行业,可能是因为目前教育领域的一些现状并不能让他们满意,教育让他们失望了。因为教育和房地产、医疗一样关系到国计民生,老百姓自然格外关注。

  学校:“体内损失体外补”?

  吴刚: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校长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一方面他要把学校的教学质量搞上去;另一方面又要让学校能有长足发展,要生存下去。这些问题不是靠他坐在办公室里想就能解决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要不然,他拿什么留住优秀教师?拿什么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
  张玉林:目前教育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一些学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本达不到义务教育办学的标准,而有的学校则远远走在了前列。现在的教育投入还远远不够,这样一来,学校夹在中间,饿着肚子往前走,其结果就是直接导致大部分学校选择“体内损失体外补”。

  高校收费需要相应标准

  吴刚:近年,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有的学校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把学费设的一年比一年高。结合目前国内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与高校收费相比较,“中国的大学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大学”的说法有一定道理。有的学校借热门专业提高学费标准,虽然在部分家长和学生的心目中,好专业等于好工作,但也不等于你就能漫天要价。所以,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及合理的个人承担比例。在保证公立学校的投入同时,放开一些由基金会支持的私立学校,以满足各个阶层对教育不同程度的需要。

  加大投入:落实是关键

  吴刚:现在有些人认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之后可以抑制教育乱收费,但我个人还不是这么乐观。由于目前教育资源分布还很不均衡,有的家长也非常愿意花钱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要从根本上杜绝择校费等不合理费用还是要从加大教育投入入手。
  国家将在未来的两年内,逐渐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这对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件大好事。但政府投入一定要跟上,要能够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需要和发展需要。今年元月一号,农业税废止,这对各地财政也是一个考验,如何保证政府的巨额投入落到实处是关键。
  张玉林:国家决定从2006年开始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这凸现了国家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一大进步。但从教育领域来说,投入还是远远不够,我们历年教育投入的增长速度要和经济增长速度一致,甚至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因为目前我们的绝对贫困的农村和城市差距还是很大。如果政府投入跟不上,或者是落实不下去,那么老百姓对教育乱收费、高学费的不满还将继续。
  国家目前要逐渐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这会让更多的人得到良好的教育机会,但要靠免费借以消除择校费之类的不合理收费还不太现实,因为很多老百姓甘心要花钱受到优质教育。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加大教育投入,使教育资源均衡化,让每个人都能得到优质的公平的教育。

  校长观点

  杨云生(浙江省慈溪市高级中学校长)
  张珍如(湖南长沙师范附属小学校长)

  学校发展需要资金

  杨云生:一所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要通过丰厚的待遇挽留优秀的教师,单纯凭教师的热情、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去留住他们,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不太现实。没有良好的待遇,留不住优秀教师,学校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校也会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其次,学校还要发展,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政策、新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要不断满足家长、学生对优质教育新的诉求。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仅凭政府的投入,学校要是想大步向前发展,势必会困难重重。
  张珍如:我们要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还要让学校稳步发展。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也需要资金作保障。现在老百姓对教育的要求很高,学校里要是没有几个好老师,家长会花钱让学生到别的学校去念书。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只能通过提高教师津贴借以吸引优秀教师留在学校,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不会使老师因为收入过低感到心灰意冷。而且,为了跟上时代脚步,学校必须有所作为,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这些哪一样都离不开资金支持。

  政府投入难以满足

  杨云生:目前国内教育发展很不均衡,但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老百姓都一样渴望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可是质量高的学校毕竟有限,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择校费之类民众抱怨比较集中的不合理费用的原因之一。很多家长也因此把矛头直接对准了学校,对准了学校的主管层。
  张珍如:每年年底,当我们核算学校这一年的财务报表时,都会发现这一年的日子过的是紧巴巴的。所以,每年都要打申请报告,申请更多的资金来保障学校今后的发展。
    像我们这样地处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学校,财政每年拨到学校的款项全都用来发教师工资还稍嫌不足,那么学校其他方面的经费又该如何保障呢?我们还要不断跟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政策,这一切都需要资金支持,如果单凭政府拨款,困难重重。

  校长无奈“偏移”“重心”

  杨云生:作为校长,我们更愿意将主要精力放在抓学校的教学质量上,但现实发展的要求,却让很多校长难以踏下心来搞教学。现在校长经常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来保证学校的向前发展。如果学校的软硬件达不到标准,连生存都会是个问题。这对学校、对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保证对各级学校的均衡投入,我们要保住让老百姓都能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开放资源,让那些有能力和有愿望的人选择更加优质的教育。
  张珍如:因为任何一位校长内心更关心的还是如何去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可如今却是该做的反而没有做,这种无奈可能就是大环境使然吧。
    现在的校长有时会显得很憔悴,我甚至有些怀念过去的年代,那时候,我们的校长不用为生计发愁,可以一门心思地扑在抓教学质量上。

  新闻链接

  中小学教育:不道德的高利润率

  近日,发生在湖南桂阳县六中的克扣学生伙食费事件再次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到教育产业上来。在三年半的时间内,克扣学生伙食费近百万元。其中大部分伙食费被学校挪用或私分,而学生基本每餐都只能就着水煮豆渣皮下饭,每天3餐达不到3元钱的标准。(据《中国青年报》12月7日报道)
  据一些教育专家保守测算,10年的教育乱收费从中小学生的口袋里搜走了二千多亿元。
  

更新:2006-01-05 05:45:3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