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课间活动致残,学校被判无责

作者:颜斐 来源:校长会 点击:1556

 

导读:
       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发生意外,令人叹息。而随之而来的事故责任划分,则往往存在诸多模糊和纠结的地方。
    在媒体报道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指责校园和社会的监管不到位,另一方面从学校的角度指出校园意外发生的不可避免性,学校的“无限责任”不堪其重。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将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得为孩子的安全负全部责任。从多地法院对校园事故的裁决来看,学校即使无过错,也要承担部分甚至全部责任。
结果,为了防止因学生在校受伤,家长追究学校责任,学校大都“吸取教训”,有些学校压缩甚至取消学生课间休息时的室外活动,有的在室内也出台了不能奔跑之类的“禁令”。“圈养”的后果是,孩子们普遍体能不足、体质下降,全面发展成为一句空话。

    今天和圈友们分享的这条新闻颇有代表性。正如媒体评论所说,朝阳法院一审认定学校无责,是一大亮点。对于校园事故的责任分割,理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谁的责任就追究谁的责任,明晰公正地划分事故责任,才能给学校松绑。

新闻:小学生课间与同学抢篮球致十级伤残学校无责

 

    课间活动时因争抢篮球,四年级小学生小浩(化名)被六年级的小勇(化名)推倒,致左手骺损伤、伸指肌腱损伤,构成十级伤残。事发后,他将学校、小勇及其母亲告上法庭,索赔11.7万余元。北京晨报记者昨天(8月14日)获悉,朝阳法院一审认定学校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而无责,小浩自身亦负有一定过错,需自行承 担四成责任。故判决小勇赔偿小浩5.8万余元。
   课后活动受伤
    据 小浩说,去年3月18日下课后,他在操场被小勇恶意从背后推打致摔倒在地,当时左腕疼痛、活动受限。后经医院诊断,其左手骺损伤(左、尺桡骨)、伸指肌腱损伤(左中、环指)并手术治疗。医嘱休息三个月,但为了不耽误学习,一个多月后,他戴着支具坚持上学。此次事故导致他不敢做剧烈活动,且受伤部位不易恢 复,伤残对成长造成影响。
小浩称事发时老师未在现场,且学校设施不完善,监控存有死角。事后,学校拒绝提供监控视频及肇事方的相关信息,并拒绝处理此事,导致索赔事宜无法进行,故将学校、小勇及其母亲一并诉至法院。
    学校否认有责任
    学校辩称,学校对学生有常规的安全管理,事发后及时通知了两学生家长,并及时送小浩就医,已尽到教育管理义务。两学生虽都是未成年人,但已具备一定的活动能力和智商,应知晓自己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
     事发时间为学生下课后至下午课外活动开始前的十分钟,当时并非所有学生均已到楼下,老师也尚未到操场。在自由活动时间,事件发生具有突发性,学校及老师无法掌控,不能归责于学校教育保护不当。小浩要求学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没有法律依据。
    小勇表示,在推倒小浩之前,对方用脚踢他,故小浩对伤害也存在一定过错。此外,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肇事学生承担六成
    经查,当天因争抢小浩自带的篮球,在操场上小勇将小浩推倒在地。随后,学校通知了双方家长并与家长一起将小浩送至医院。经鉴定,小浩构成十级伤残、护理期为30日至60日。
    法院认为,小浩伤情系因小勇推倒所致,但小浩亦存在要球不成后脚踢小勇的情节,对于损害发生也负有一定过错,故应适当减轻小勇的侵权责任。小浩与小勇发生冲突的时间在下午管理班课后、体育活动开始之前,并非正式上课时间,引起双方产生矛盾的篮球也并非学校的体育用品,事发突然、时间仓促,活动地点又在操场这 种开阔地带,学校有关人员无法及时发现与制止亦属正常。事发后,学校及时联系了监护人,调查事情发生的经过,并陪同前往医院,已尽到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故小浩要求学校承担连带责任的请求不予支持。
    最终,法院酌定小勇承担60%的责任,小浩承担40%。折抵小勇已经垫付的费用后,一审判决小勇的母亲赔偿小浩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和残疾赔偿金等共计5.8万余元。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现判决已生效。
    评论:校园事故责任分割明晰,才能给学校松绑
    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发生意外,令人叹息。该案中,朝阳法院一审认定学校无责,是一大亮点。
孩子受伤,将学校一并告上法庭的,并非只有小浩及其家长。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将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得为孩子的安全负全部责任。孩子出事,不管是何原因,都说明校方没有尽到管理责任,必须担负赔偿责任。
    学校当然应该为学生的安全尽职尽责,但绝对不能一概而论。在上体育课或集体活动中,教师不该缺席,应该全面保障学生安全。可中小学的课间活动是开放性的,教师不可能像老母鸡保护小鸡一样,在每个学生面前张开“羽翼”。某些事故突然发生,不可预见,教师往往鞭长莫及。
    当然,假如是学校的设施本身不完善、不安全导致事故发生,即便是课间,学校也难辞其咎。事实上,孩子若在校内发生意外,家长经常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揪住学校不放。而且,不光家长这么想,纵观多地法院对校园事故的裁决,学校即使无过错,也要承担部分甚至全部责任。
    所以,学校是很怕发生校园事故后被判赔偿的。这也导致很多学校因噎废食,即便在课间,也不敢让学生自由奔跑、嬉戏,体育活动、社会活动更是“能不搞尽量不搞”。“圈养”的后果是,孩子们普遍体能不足、体质下降,全面发展成为一句空话。
    对于校园事故的责任分割,理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谁的责任就追究谁的责任。只有责任分割明晰、公正,才能给学校松绑,放心地将活动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来源: 京城教育圈 )    

更新:2016-08-19 05:36:0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