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灵宝职专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作者:BZ 来源:BZ 点击:2119




11月7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面临着两大变化:一是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当前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三是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四是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灵宝职专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认真学习了会议精神,并深入开展“职教大发展,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全体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实施四大工程 :

(一)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强技能培训,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我校要扩大办学规模,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内部管理,培养技能性人才。要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每年1200名中职招生任务,力争在校生达到4000人。

(二)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阳光工程)。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人。成立专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培训计划,在以往成功办班的基础上,与各乡镇密切合作,将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根据学员意愿,稳妥安置学员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的。

(三)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000人。充分发挥我校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的有利条件,以我校为依托,以各乡镇为中心,利用农民空闲时间,组织专业教师到各乡镇举办实用人才技术培训班,为农民讲授、传授高新农业技术和实用技术,满足农民学技术,想致富,会创业等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尽快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走向富裕道路,使农民真正做到一次培训,终身受益。

(四)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工程。年培训下岗职工1000人。面对市场经济发展一大批企业单位面临转产转业,要对我市下岗人员,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再就业职业技术培训,为他们第二次就业创业提供基础。

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四项改革:

(一)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改革,端正办学方向。坚持“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创办特色职业学校,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坚持面向三农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突出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农业,抓住“人世”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进程加快的实际,扩大和开发养殖、畜牧、农产品深加工,农村机电、服装制作、家电维修等专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二三产业输送人才。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加强课程设置改革,将文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课时比例由4:6调整为3:7,突出实践性教学。积极创造校外实习场地,继续坚持“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2+1”办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尝试“1+2”、“1+1”等办学模式,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为学生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改革办学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推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式”教育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内存需要。要积极和企业“联姻”,实行“订单”招生,定向培养,根据专业岗位要求确定开设课程,根据企业要求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

(四)创新办学形式,利用资源优势,尝试联合办学。充分利用东部城市和东部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积极和这些学校进行联合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采取六项措施:

1、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实行副校长领导下的专业部主任负责制。进一步明确职责,理清关系,深入开展部际之间的交流和竞争,加快专业建设,打造专业品牌,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深化教学改革,学习借鉴国内“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核心理论,加强“专业模块教学”,使教师教学教研更有针对性,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目标更加明确。

3、加强实践性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行“2+1”培养模式,实施工学结合,勤工俭学,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切实减轻农村家庭负担。

4、进一步转变办学机制。尝试“订单式”培养,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密切与企业和劳务市场的合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安置率,使学校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外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学习,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争创“双师型”教师队伍。

6、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加大职业技术培训,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增加农民收入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更新:2005-11-23 14:24:0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