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杜郎口初一新生转化专题师资培训班实录(二)

作者:BX 来源:分享教育 点击:2089


24日上午,由孙海军主任指导展示习惯的培养以及板书的训练;下午,主要是分享反思与展示课的打造,杨玲燕老师以数学课为载体,让“同学们”体验课堂组织以及如何进行高标准展示。


 


 

孙海军主任指导展示习惯的培养
 


 

一、新生培训期间,有学生不参与怎么办?



四组代表——锻炼每一个孩子。


 

锻炼每一个孩子,课前3分钟安排自由演讲,只谈论自己喜欢的内容即可。

降低难度。学生不参与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学生能力问题,展示不了,解决方法是课前找学生谈话,并为他第一次上台提供准备和支持;另一个是学生有能力,但是不愿意或者不善于表达,处理办法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可以先让学生板书,循序渐进。


 


一组代表——捆绑制


捆绑制,有一个孩子不参与,那么全小组或者全班的同学重来。

六组补充:

在分组时注意性格搭配;

及时评价,善于引导,针对不愿意表达的孩子制造机会。


 


 


二组代表


 

学生不参与主要是三方面原因,不会、不敢、不愿。针对这三种情况,相应的应对措施分别是多指导、调节氛围多鼓励、设计话题(提高话题趣味、降低难度等)



五组代表


 

一个组的某个学生不发言,私下找学生谈话探究原因;某个组不发言,就选个好组长带头。



三组代表


 

在开学之前,会根据档案熟悉每位学生,再通过军训、家访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



六组代表


 

参与学生活动;

违纪严格批评;

发现学生闪光点,抓两头学生;

一对一帮扶。


二组补充发言

初一,分小组,强调班级抗争;

初二,小组为重点;

初三,侧重个人表现;

 

二、到底用什么方式让孩子动起来?

(一)敢。

第一轮,敢说就行。遇到不敢、不会、不愿的学生怎么办?在“过程”中怎么办?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

语言引导。

告诉学生你来到杜郎口中学与小学有什么区别,就是在这儿你想说什么及说什么,想什么时间说就什么时间说;“参与无错论”,如果学生说错了,不是坏事,解决了老师们和同学们的问题。

带学生到初二、初三班级观看。

让学生准备发言——“你对杜郎口中学的第一感”。

要求:只要三句话即可,只要站到聚焦点即可,声音哪怕只有自己能听到都可以。

准备时间。

老师开始讲生活、学习常规,同时当听到“我”“我们”等词时,先站起来的同学有发言权,看谁反应快,锻炼学生精力集中度。转移学生的聚焦点,不是为争抢发言而动,而是“我不比别人差”。发完言的同学站在小组旁边看着,制造舆论和空间感压力,再加上老师的鼓励,推动学生突破自己。

 

目的: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人人都展示的效果,同时打造精力集中度;本来积极上进的同学形成一种意识,不停强调要求自己。

 


大家听到“我”时马上站起来


 

(二)意识,让学生有意识的改变。

一个人能不能做好,更多的是态度问题。

训练书写(无要求板书和有要求板书)

第一遍要求学生自由书写,写的很烂,但是还要带着全班同学参观,并把写得好的部分拍下来。第二遍提出要求——横平竖直、1268。找话题:为什么前后一个小时的时间差别那么大?引出态度的重要性。

提出展示要求:最少三句;站在聚焦点处;声音洪亮。

通过这个过程,每个人都在找自己不足,慢慢有自己做事的原则,能做好为什么做差?

 

(三)背诵——背诵杜郎口中学展示歌,巩固前面两项。

一个学生负责一项要求,强化学生,同时创造平台,打造压力。

 

(四)有话可说。

让学生自己找话题,去看初二、初三板书,回来谈参观感受。

增多展示要求:不低于5句话、聚焦点、声音、……

 

学生制定公约,自己强力执行。


 


板书听写


 

三、板书训练。

1. 训练板书的必要性:

作文的字数和整洁度影响到作文的分数;

语文影响数学的理解。

所以要对板书进行专项训练。

2. 为什么要把作业搬到黑板上?为什么培训板书?

改革的最终目的不是素质能力,而是如何解放老师自己的问题。让老师做“哑巴”“忍者”“懒汉”,是为了所有的事学生来做,学生完成老师的事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引导就可以了。

如果采用作业的形式,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只能等到下一课。但是,在黑板上,共性问题一目了然,并当堂解决,下一堂课复习强化,并确定下节课的展示内容和展示人群。

3. 氛围。

从最后一个人抓起,作业写到黑板上,学生不是看到自己的作业,他会拿自己的东西和别人比较,学生自我要求。

4. 双色笔的作用。

学生认为的重难点、拿不准和不会写的内容。

5. 签名。

6. 单双号。

防抄袭,节省时间,角色转换,加强责任心。

7. 学生自由汇报。


 


 


四、为什么有人学杜郎口学不好?

因为太过关注展示,“这个问题谁会,过来展示一下”,一般是优等生展示。

杜郎口课堂是这样的:

优等生展示;

中等生质疑;

优等生点评、总结、归纳;

当优等生会、能说但是别的同学同不懂时,老师出场。

大展示之前有个小展示,“培优补差”。小展示是一个“输入”“内化”的过程。

以学习为载体,让所有学生从被管理者转变为一个管理者;管理好自己,才能具备管理他人的能力。

 


班长组织同学们午餐


 

下午,老师们以学生的身份体验“平行线的判定”(预习展示课)



杨玲燕老师组织大家上课


 

参与无错。

我是这样想的。

我为……纠错。

我还有……方法。

我发现……。

我总结了……。


 


 


 


 

 

张新宇主任点评课堂


学习反思分享——无师课堂。

原来课堂、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我找到了什么措施。

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新问题——我是怎么想的,大家发表看法。


 


部分问题展示1


部分问题展示2


 
更新:2015-05-26 05:20:5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