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这些劳动权益,你不可不知道!
最近这段日子,小编看到了不少教师带病坚守岗位的新闻。他们用自己的坚守点亮了讲台、诠释了师爱,人们将“最美教师”、“令人感动”等等美好的字眼用在这些可敬可佩的老师身上!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有健康的教师,才有健康的教育,“要想教育健康,就不宜过多宣扬教师‘带病坚守’”。
小编想,五一即将到啦,这个问题更值得思考,这关乎教师作为劳动者的健康权呢。其实,作为劳动者的老师享受很多劳动者的权益,比如令人艳羡的寒暑假带薪休假、医疗福利、工资保障……但,也有不少老师反映,老师的法定权益“落地”并不流畅。,教师接连被打、工资较低、福利状况较差等,都让老师们感到心里有些失落。
快来看看吧,小编为您盘点了老师作为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益,希望老师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刚开学时,老师们的脸色很红润,但一学期下来,你再瞅瞅,不是发黄就是苍白。除睡觉外,一睁眼想的就是教学,就是学生。”耿家庄小学的苏校长说道。是的,老师们在忙碌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身心保健。
同时,学校编制管理严格,很多学校严重缺人,尤其是有的农村学校。生病请假那就意味着需要其他教师超量代班,不仅给教学管理者带来不便。“就是对代班的老师也心存不安,无奈中背上情感心债。”老师也感到很无奈。
《民法通则》这样说: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职业病防治法》这么说: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希望:老师也能好好给自己放个假
健康权,是每一位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我们老师也不例外,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但超工作量、没有休息时间,让很多老师的身体都亮起了红灯。在这个时候,我们老师真希望学校能够给老师们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完善教师结构,让我们老师也能好好养养自己的身体。当然啦,过分宣扬教师带病上课这一点,也应该改改啦!
“我是青岛的一名高中教师。我们工作时间的星期天以及寒暑假也扣工资的30%”。“扣工资还好,有些民办校干脆不发工资,在一所学校工作两年来学校从未与教师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寒暑假的时候教师都没有工资。”
不仅钱包缩水,一些老师并不能正常享受寒暑假。“今年暑假更是变本加厉,在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培训的基础上,又增加两周培训时间,加上一贯让教师提前开学的一周时间,共占用教师三周暑假时间。”一位老师说道。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大,许多一线教师平时7点到校,6点下班,早出晚归,一天在校时间达12小时。寒暑假是教师休养身心、调整状态的正常假期,但这样一来,老师们的假期就所剩无几了。
《教师法》这么说: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希望:加强教育执法,学校更加人性化
虽然有些学校的做法很不合理,但有些学校也采取了人性化管理的方式呦,让老师们大呼羡慕。在宁波外事学校,有着这样一些让教师们引以为豪的“人性化制度”:除去国家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允许每位教师在不影响正常上课的情况下,每月有一天带薪的“疲劳假”;允许教师每周有一天上午晚到1个半小时,有一天下午下班早走1个半小时,以便处理家务。
又是别人的学校、别人的单位,如果我们老师自己的学校也能如此,那该多好呀!希望学校的制度能够更加人性化,让我们老师好好地过个舒心的假期!
“在农村,由于随着城乡限制流动的解禁,教师工资待遇的低下,比起当教师,年轻男性宁可选择出去打工;只有女性考虑到教师职业相对稳定,还愿意在农村当教师。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每月的工资只有五六百元,甚至300多元。”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说,教师职业之间也存在工资差距,甚至分化严重,相当一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工资仍然较低。
《教师法》这么说: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希望:地方改善教师待遇,不要让老师流汗又流泪
适当提高基层教师工资待遇。目前,已经有不少地区提升了教师工资。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就提出了要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老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愿望啊,长期以来,我们老师的工作量大,但挣得不多。如果地方能够改善我们的待遇,相信我们工作起来会更加带劲!
一项针对教师福利的调查显示,23.8%的老师享受“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次之为“教师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为11.7%;其中“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仅有4.1%的享受率。
而一些农村教师的医疗问题更加突出,“即使是到最近的医院,也要翻过一座小山。有一百六十几级台阶,一上一下就是三百多级,我老了,腿脚不听使唤,爬不动了。”一位在农村工作多年的黄老师说。
《教师法》这么说:
圞圞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
圞圞希望:加大医疗政策宣传力度,增加医保定点门诊
基层教师普遍对医疗保险的缴纳额度及重大疾病保障政策缺乏完整和系统的了解。根据调查数据,在257份调查问卷中,142人对其“不甚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反映了医疗保险政策在基层的宣传力度比较差,政策缺乏透明度。
为了方便起见,很多农村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用现金购药,这既加大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压力,又造成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闲置,医疗保障政策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不妨增加医保定点门诊,好方便我们老师就医!
郭蓉是湘潭状元教育中心的一名班主任老师。近日,她向湘潭晚报投诉称,今年3月底,学校将怀孕5个月的她辞退。而培训学校解释,郭蓉7天没来上班,已构成旷工,学校并非因怀孕而将其辞退。
在女老师居多的学校,教师扎堆怀孕对于学校来说确实很麻烦,一些校长反映,越来越多的怀孕女教师请假在家保胎。保胎,已渐渐成为教师和学校共同的难题:教师申请保胎,学校没理由不放行,毕竟事关重大,出了意外谁也担待不起;可如果一申请就放行,有可能会形成保胎的风气,对于女教师占多数的中小学来说,这种现象确实会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
《劳动法》这么说: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希望:优化教师结构队伍,学校适当照顾女老师
目前,中小学仍然以女性教师居多,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每个老师都分工明晰,一旦老师请假,就会产生“缺口”,这也是为什么学校不愿意让女老师请产假的原因。学校也有学校的难处,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对教师队伍结构加以优化,适当增加男教师比例。
并且,我们女老师作为女性劳动者,也理应当受到更多呵护,希望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也能对我们多一些照顾和体谅。
本月,樟木头一所小学的美术老师,因为催学生交作业,竟然被学生打倒在地,住进了医院。而不久后,又有媒体曝出一男子记恨曾被退休,十多年后暴打老师校长。师生矛盾越来越凸现的今天,不少老师感叹“老师都成了高危职业了。”
《教师法》这么说:
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希望:老师不要再“委曲求全”,教师职业权责明晰
近年来,在许多教育维权案件中,教师俨然成了弱势群体。一旦出现纠纷,即便不是教师的责任,学校为息事宁人,也往往会尽可能地满足家长或社会的要求,有时候教师得“委曲求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针对目前这种现象,立法部门有必要明确教师的具体权利,学校、教工委也应尊重法律,尊重教师的权益,做到有法可依。
(中国教育报刊社全媒体中心实习生 赵天骄 方艺芬 综合自兰州晚报、 衢州新闻网、南京晨报、潇湘晨报、齐鲁网、中国教育报、城市晚报、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现代快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