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不能忽视基层中小学管理者的表现
殊不知,基层中小学管理者一旦有触犯党纪国法的所作所为,同样会在社会上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所以,在狠抓干部作风建设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基层中小学管理者这个全体的日常表现。
事实上,在人们眼里,基层中小学管理者也是操控一方水土、权力在手的干部,虽然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并不大,但却也往往决定了他们所在学校中的师生员工能否充分享有国家法律赋予他们的各项权利和利益。正因为如此,有一些基层中小学管理者便在处理师生员工实际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态度不端、心术不正的现象。比如,有的学校管理者常常会以权压人,遇到不顺从自己的教师,他们就会仗势欺人、打击报复;再比如,有的学校管理者借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名义向学生大肆收取各种额外的费用,这既有当事人乘机捞取好处的嫌疑,又直接冲击着孩子纯洁天真的心灵,还会败坏学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甚至更会损害党群和干群的关系。
然而,在当下的教育系统中,在实际监管基层中小学管理者时,常常会出现“监而不管或管而不严”的状态。一方面是,在校师生员工不敢对自己的上司进行监督(民主监督形同虚设),在校师生(学生家长)员工即使明知他们的言行在违法甚至枉法,也是敢怒而不敢言,怕惹火烧身;另一方面是,上级主管部门对基层中小学管理者的监管也是宽容有余而严格不足。这就使得一些基层中小学管理者在违法乱纪甚至枉法时的胆子越来越大。
值得指出的是,在贯彻党中央精神方面,其实基层中小学管理者是最基础、面对的群体较庞大、也是很能感化身边人的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实践者。如果他们能够恪守法律法规和师德规范,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言行的自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表现出良好的风貌,那广大老百姓对于干部群体的评价就会有很大的提升;反之,要是基层中小学管理者经常无视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在日常工作中“四风”问题严重,实际表现很出格,就必定会损害到整个干部群体在百姓中的口碑,甚至会使人们将这种负面评价推及到所有的官员群体。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贯彻党中央有关干部要求的文件精神,还是很抓干部作风建设,都绝不能忽视基层中小学管理者的实际表现。只有对基层中小学管理者队伍建设强化要求并做出成绩,作风建设才会有较大的起色、进而还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关系到未来接班人队伍的德行水平,百年大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