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关于中小学“依法治校”工作的瓶颈和出路

作者:丛 洲 来源:xsk 点击:2536

 

 2013年9月9日

依据教育部2012年11月22日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规定,眼下各地中小学正在不同程度地落实相关工作。无论进展怎样,相信这一次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因为有了内容详尽且务实的《实施纲要》的系统指导和规范,一定会较过去有显著的进步。但同时我们又必须清楚:就目前中小学的实际状况而言,真要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依法治校工作的确还存在瓶颈,即:我们的中小学那些不适应且阻碍着“依法治校”的因素,它们是明摆在中小学依法治校工作面前的一个关口,过关了便是出路,否则就可能会一直因为这个瓶颈而停滞不前。

在我看来,不适应且阻碍着中小学“依法治校”的因素有:1.学校规章制度不科学、不完备;2.权大于法、有法不依的现象司空见惯;3.学校大都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来进行日常管理,对“法治”有排斥性;4.一般中小学民主监督机制方面的建设几乎是空白;5.学校从主要领导到管理干部、一线教师和后勤职工的法治素养严重不足等。

我谨此就依法治校工作走出上述瓶颈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在依法治校过程中,从学校内部来说,学校管理者能否牢固确立法治信念,明白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是学校有效实施法治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学校上下应该将依法治校视作自身的校园文化塑造,彻底摈弃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模式,积极全面地实践依法治校的管理方法。

2.通过法治教育增强法治观念——学法是基础,用法是关健,依法办事是目的。目前我国有关中小学的法制系统已经能够为依法治校提供有力的依据,学校管理者应该把相关的学习纳入工作职责范围。学校应该在各级干部、一线教师、员工中经常举行学法活动,帮助广大干部和教工增强法治观念,并学会运用法律知识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健全法治化的学校管理体制——(1)制定出能统领学校工作的《章程》,并赢得全校广大教工的支持和认可。(2)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系统建设,如:民主决策制度、各部门工作规范、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教育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奖惩制度、校内纠纷调解制度和申诉制度,等等。强化学校民主办学,推进学校依法自主管理机制的形成。

4.完善各个岗位的责任制——依法治校不单是领导的事情,需要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各职能部门及所属教职工要严格依照《学校章程》的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能与岗位职责,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学校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5.强化学校依法行政——学校管理者在对学校进行领导和管理中,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变思想作风和管理方式,要从过去主要依靠权力、运用行政手段的“家长式”管理,逐步变为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章程进行管理,严格行政执法程序,明确实际执法范围,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6.加强干部廉政勤政教育——对学校中的管理干部,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警示教育;进而通过组织增强学法和用法的效果,廉政勤政教育要警钟长呜,常抓不懈。

7.加强民主监督,实行校务公开——学校管理者按照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与《学校章程》对学校实行自主管理,要重视民主监督,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要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监督,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学校在管理中要做到: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例如:把学校招生、收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等涉及公众利益的内容向社会公开;把财务管理、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干部人事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内容向教职工公开。自觉接受民主监督。进而建立民主监督机制,以限制、约束、监督学校中各种权力的运行。

8.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创新法治模式——为了使中国教育发展跟上世界潮流,必须要确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我们应从理论上加强研究国外的先进做法,学习发达国家学校管理中依法治校的先进经验。日本的教育在世界是处于领先地位,自从1947年出台《学校教育法》以来共计修改了36次,这说明日本在本世纪40年代学校管理就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我国教育也应合理借鉴别国先进经验与做法,不断加快学校的法制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已先后颁布了大量教育法律和教育行政法规,为基层中小学“依法治校”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法律依据。自各级人大和政协的教育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开始执行以来,各级教育督导机构也已经基本健全。从法制系统来看,我国的基层中小学已经基本达到了全面落实法治的条件。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把教育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充分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以法治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并有效运用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开展各自学校的以《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系统建设,真正做到从理性的高度实现“依法治校”。

 

更新:2013-09-20 04:30:3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