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刍议学校管理法治化的改革创新工程

作者:丛 洲 来源:虹口区中小学法制教育研究中心 点击:3248

所谓“学校管理法治化的改革创新工程”,是指基层学校在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彻底颠覆学校过去“人治”管理模式,进而将学校的各项工作都纳入“法治”框架,以建立一系列适合现代学校生活方式的管理制度,从而确保学校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真正开展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

进行“学校管理法治化的改革创新工程”关键是要将良法和善治进行整合,以及将在校师生员工的合法权权益落实到位。事实上,眼下一般基层学校大都在“依法治校”上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和财力,问题是所有投入的成败取决于我们是否将相关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在我看来为:进行“学校管理法治化的改革创新工程”,首先要加强的是政府在“依法治校”进程中的监督功能,依法规范学校改革创新的一系列做法。事实证明,坚持“法治化”的主导战略,是推动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正确选择。

基层学校经过近三十年的“普法”洗礼,尽管在改变自己的教育管理模式、完善法制系统,力争实现“法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我们教育现状而言,一般学校在实现从完全依赖政府到依法自主办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体制上的缺陷,例如:现有学校管理者的相关素养不足、公办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改革创新原动力匮乏、学校中现有的分配制度有失公允、日常政府命令式的管理模式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加以关注,并依法对其加以完善。

  事实上,进行“学校管理法治化的改革创新工程”是摆脱当前学校教育发展困局的一条出路。国家的法律法规不仅是学
校管理行为的依据,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教育行为的依据。必须指出的是,进行“学校管理法治化的改革创新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校办学者(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办学机构)权力、管理者权力和在校师生员工权利的平衡,由此来促使学校公权力充分地服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当然,这与发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法治”的主导作用并不矛盾。事实证明,教育只有在“法治化”的进程中才会打造出真正有实力的学校,那样的学校才是学生愉快学习、教师幸福工作的乐土。

  应该说,进行“学校管理法治化的改革创新工程”还可以为破解教育发展困境提供制度支撑。值得指出的是,创新学校管理模式,必须完善党的领导、政府主管、学校负责、教工参与的学校管理格局,加快学校教育管理富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化”步伐,全面有效地维护好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校生活公平正义,以确保学校教育的常态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我认为,眼下学校教育问题错综复杂,对进行“学校管理法治化的改革创新工程”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我们仍然固守传统的“人治”模式,或者采用“专制型”的管理模式,学校中的各类矛盾只会越积越多、越来越大,甚至会让学校的“法治”建设走向“以法治民”的歧途。而要是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民主办学、依法办事、统筹兼顾、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创新学校管理的目标才会水到渠成,素质教育的前景才会充满光明。

  当然,进行“学校管理法治化的改革创新工程”,既要避免专制的复辟,更要避免管理者的消极无为状态。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既是学校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依法对有关教育事务进行规范和调节的过程,也是学校自我服务并且依据法律自我规范和调节的过程。对于学校而言,“法治”是公权运行的规范体系;对于师生员工而言,“法治”是权利保障的制度基石。我们进行“学校管理法治化的改革创新工程”,既包含了均衡政府、学校与师生员工的宏观机理,更具有规范政府和学校在管理互动型关系上的微观功能。

  进行“学校管理法治化的改革创新工程”还是破解教育发展困局的战略选择。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管理各领域和全过程,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依法保护群众权益。”学校教育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的一系列变革中,由此就使学校管理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法治”这一转型时期学校管理创新的核心战略选择,因为只有法律才是我们工作中最稳定又最有力的依靠。

  说到底,就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发展困局而言,究其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受教育权利的需求和国家有限的教育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当前,我们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已经生发了诸多社会问题。所以,进行“学校管理法治化的改革创新工程”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为基本原则。只有这样,进行“学校管理法治化的改革创新工程”才能使现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从而为素质教育提供制度支撑和实现渠道。

 

 

更新:2012-08-28 04:19:4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