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考题的忧思
国庆将至,多年教初中政治的赵老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考题:让学生默写国歌歌词。其结果让赵老师吃了一惊:全班能一字不差默写下来的学生竟不到两成,很多学生甚至连一半都写不出来。赵老师来信向本报表达了她的担忧。
无独有偶,据《中国青年报》8月22日报道,在云南玉溪举办的聂耳纪念日活动上,一些文化界人士忧虑地指出:“国歌在音乐教材中都有,但很多学生都唱不好,甚至连歌词也记不住。”
国歌是国家的象征,而现在的学生对于国歌的漠然确实令人吃惊。分析其原因就能发现:一方面,尽管国歌的教学在音乐和政治课中都有渗透,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两门非高考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力几近为零;另一方面,各色流行歌曲却对学生影响之深,他们当中没有几个不知道周杰伦、SHE组合的,但对聂耳、田汉却知之甚少。假想哪一天,当这些“红人”翻唱一回国歌,也许国歌的普及程度将会大幅提高。
对此,作为学校理当承担起教育和引导的责任,而作为教师首先应承担表率的责任。然而现实令人担忧:当有人将赵老师的考题出给一些教师,其结果与学生竟如出一辙——能完整默写下来的老师寥寥无几!再看学校的升旗仪式,迟到的教师比学生还多;有的教师在国歌声中悄悄地溜回办公室;有的教师在齐唱国歌时在学生队伍中来回走动巡视;更有教师竟把手机铃声设置成国歌……教师对于国歌的态度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
每年9月、10月大多是各校的“弘扬民族精神月”,“唱响国歌”正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课。在这一课中,我们的学生及教师将怎样交出自己合格的答卷呢?
更新:2005-09-29 06:53:5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