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暴力说起
报载,有个14岁的初中生,仅因与同桌发生口角,就把同桌残忍地杀害了。年仅16岁的少年为了金钱在近3年时间里,曾连续杀害5位出租车司机。当审讯人员问他:“杀人时你不怕吗”?他回答:“没感到害怕,因为我在小学五年级时上自然课曾杀过青蛙、杀过麻雀,那节课上得惊心动魄,我就有了屠杀小动物的欲望。”
其实,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情景:家长教孩子捕捉蜻蜓,并一片一片地撕去它的翅膀;走进菜市场,看到的是鲜血淋淋地活杀鸡鸭的场面,听到的是它们临死前的惨叫。而中小学生上生物课和自然课,更不惜用活生生的动物做实验。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自然的感觉逐渐地迟钝了,对生命的关注逐渐地冷漠了,对残酷地杀戮也慢慢地麻木了。
笔者认为,当今之所以频频出现青少年暴力犯罪,更值得关注的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中缺失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和富有同情心的教育。诚然,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重要,但是要先教育孩子从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做起。要教育孩子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大自然、珍惜一切生命,珍惜我们生活的土地,善待周围的人们,长此以往,孩子们必然会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孩子们必然会热爱父母、热爱亲朋好友,热爱大自然,转而爱祖国、爱人民。并会具有同情心和尊重他人的品性。
现在家长们一味地强调要孩子学习好、成绩高、考重点、升大学,这不难理解。而问题在于与此同时有些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对孩子进行一些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非智力因素教育。但事实告诉我们,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作为家长必须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珍惜生命,决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是关系到教育成败的问题。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正是处于人生“打底色”的重要阶段,在他们眼里,世界是那么的和谐,万物是那么的美好。这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向往美好事物的童心,弥足珍贵。而我们有些成人却潜移默化地漠视孩子热爱生命和富于同情心的天性,硬是诱导他们去制造弱肉强食的悲剧,这不能不说是对孩子美好心灵的玷污。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霸气十足,不懂得关心爱护他人,更谈不上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了,用这种人生态度对待社会,就会滋生恶心,稍不顺心就会报复社会和他人,甚至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补上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这一重要的人生一课!
更新:2005-09-24 06:24:4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