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真情小说)《山娃子上学》(全文)

作者:fengye 来源:bz 点击:21281


    山娃子就在南天门小学读四年级,是今年暑假后来的,因为他们村的教学点撤销了。
 
    听说,上五年级时还要转到乡里的中心小学读书,因为南天门小学要改为初小了。
 
    但是,山娃子的心中有一个秘密:到升五年级时他要到城里的小学上学,这个秘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连自己的奶奶他也没有告诉。 因为城里有教过他的老师,他特别喜欢这位在他们学校支教两年的薛老师。
 
    村里的教学点撤销了,薛老师回城了,山娃子转到南天门小学读书了。
 
    这一切在成人的眼里似乎很平常,但在山娃子幼小的心灵里,却非同一般。
 
    远离自己唯一的亲人奶奶,离开自己心爱的老师,告别自己熟悉的山村教学点,即使还有同村的三、四个同学做伴,但山娃子的心底还是有很多说不出的苦楚、辛酸和孤独。
 
    离家远了,不能帮奶奶放羊拾柴、扳烟叶了; 薛老师走了,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享受慈母般的爱了。
 
    山娃子比同龄的孩子成熟早,他聪明、伶俐又懈话(懂事)。
 
    就在山娃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暑假前,因一场大雨导致山体滑坡,父母双双被塌死在自家的窑洞里,他因在头天跟着奶奶到南天门庙上烧香,被大雨滞留在南天门的村民家中,才幸免一难。
 
    因此,方圆十里八村的人传说,山娃子是神灵保佑的天子,不该夭折,必有后福。 因此,奶奶特别疼爱山娃子。
 
    幼小的山娃子并不知道神灵是什么,并且能给他和奶奶带来什么?心中只有思念父母的悲伤。
 
    每天,在学校他勤奋学习,成绩赛过其他同学;在家里他勤做家务,乖巧得胜过同龄孩子。 晚上,他与奶奶睡在一个土炕上,铺床叠被、端水洗脚,他都干。
 
    因为,他知道奶奶是他的唯一依靠,他是奶奶的精神支柱,奶孙俩只能这样相依为命了。 而且,年迈的奶奶还有哮喘病,给奶奶看病的钱、自己上学的钱,以及奶奶进庙烧香为自己祈祷的钱,都得靠奶奶和自己帮着奶奶的劳动来创造。
 
    一年后,驻村扶贫工作队为山娃子家盖起了三间平房,也就是在这一年,山娃子升到二年级读书了。奶奶,高兴地说“你比你父亲聪明,但没有你父亲用功。你父亲小学一年级就上了四年,那要念多少书呀。你才上一个一年级就升二年级,说不了还有很多书没有念完。”
 
    山娃子并不是上学前那么憨了,也懂得了上学的很多道理,更明白上学费时间不是用功。他对奶奶说:“奶奶,咱家也住上新房了,我一定用心学习,将来考上大学,让你享福。” 奶奶笑着说:“我孙子懂事了。唉——,奶奶老了,指望不上你了。要是你父母在世该多好呀。”
 
    泪水浸润了奶孙俩的眼眶,山娃子默默地凝视着放在桌子上父母的遗像。
 
    令山娃子惊喜的是:升二年级后,学校里换了新老师,一年级换了新课本。
 
    山娃子问:“老师你从哪个学校调来的?怎么一年级的书和我上一年级的不一样?”
 
    老师看着山娃子笑着说:“你叫山娃子吧?你以前的老师调走时,向我交代过你。老师是从城里来咱山区支教的。一年级学的是新课程。”
 
    “老师什么是支教?什么是新课程?” 山娃子不解地继续问。
 
    老师抚摸着山娃子的头说:“好孩子,看过你们的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表,你和我的女儿同龄,也爱打破沙锅问到底。你刚才问的‘支教’老师可以告诉你:就是城里的学校帮助乡下的学校上好课。至于‘新课程’,老师整整参加了半个月的培训,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
 
    山娃子点点头表示听明白了,但是,他又问:“老师,那你为什么不在我们乡的中心小学支教?偏偏要跑到我们这个穷山沟呢?”
 
    老师注视着迷惑不解的山娃子,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城里的老师语哑了,山里的孩子纳闷了。 薛老师为什么要来这个山村教学点呢?她不能告诉山娃子。
 
    因为,薛老师的丈夫在市里工作,在这个村扶贫住过队,山娃子家也是她丈夫扶贫的对象,在家里提到过山娃子家里的事,因此,薛老师在支教时才做了这种无悔的选择。
 
    薛老师待山娃子亲如母亲,当然,令山娃子不胜感激。但是,令山娃子感受最深的是:薛老师上课和他一年级时的老师大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呢?山娃子也很难在他的词库里找到准确的表达词语。但是,他觉得:老老师上课“勤”,新老师上课“懒”。尽管是这样,他和所有的同学都喜欢薛老师的课。
 
    在山娃子看来,这并不是奶奶常说的喜新厌旧的事,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老老师上课总是勤勤快快地讲每一篇课文,说每一道习题,给一年级讲完,给二年说,然后再给三年级说,一节课下来,只听老师在讲和说。
 
    新老师上课总是懒得讲,似乎就不在堂台上站。总与学生在一起读书、做题、讨论问题。
 
    山娃子觉得:老老师上课时,虽然,自己能回答对老师提问的许多问题,但自己有许多问题不敢问;新老师上课时,总是让学生先提出问题,老师和同学门在一块研究解答。
    新老师上课,尽管,教室里也有三个年级在上课,但三年级的同学轻易不抢先回答一年级的简单问题,他虽然是二年级可三年级的课堂问题也能回答几个。有时候,薛老师表扬了山娃子勤于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后,还要补充一句说:“学习要专心,要先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慢慢地山娃子明白了什么是新课程,尽管他用的还是老教材,但是,明显地知道:两个老师的教法不一样,同学们的学习方法也不一样,当然,学习劲头和效果更不一样。
 
    山娃子觉得自己和同学懂得了很多很多道理,都是同学们在课堂提出来的、师生共同解决的、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以前只是反复地做课后练习直到做会为止,但是, 从别的书上拿到一道题,还是不会做。
 
    现在,一篇课文、一个词语、一个生字、一道习题,有的是独立思考完成作业,有的是分组商量合作完成,学得很轻松、记得很清楚。而且,下午还能早回家,帮奶奶干活。
 
    升到三年级时,二年级的书与山娃子学的还是不一样。老师对山娃子说:“以后,一年一年的都要换成新课程这样的课本了。”
 
    但在山娃子的心里则认为,书换不换都没有什么,只要薛老师不换就行。 因为,山娃子和他的同学们已经习惯甚至喜欢上了薛老师的这种偷“懒”的教法。
 
    不仅如此,山娃子和他的同学们还从薛老师的嘴里听到了城里学校许多新鲜的事情;从薛老师的手上学到了剪纸、舞蹈、唱歌、画画、毛笔字许多新鲜的手艺。薛老师说,这叫素质教育。
 
    山娃子赶紧问:“老师,我奶让我学炕烟、学犁地,这叫不叫素质教育?” 薛老师深情望着山娃子说:“是!你们长在农村,就得要具备适应农业生产的素质。这些在我们课堂上是学不到的。不过,在你们这个年龄段是不具备学习这些东西的条件的。但是,同学们要记住:首先我们家里不管再穷,都不要当文盲。”
 
    山娃子忽然站起来说:“老师,‘文盲’就是不识字,就是我们山里人说的‘睁眼瞎’。”
 
    老师看着山娃子赞许地点点头,然后,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睁眼瞎’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但是,在如今信息交流时代不会看地图、曲线图的人,不能使用电脑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被联合国重新定义为新世纪的文盲。城里孩子从幼儿园都开始学电脑了,而我们山区的孩子,恐怕到现在还有没见过电脑的吧?” 
 
    同学们都摇头摆手表示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而山娃子则省去了这一系列动作,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不过,同学们不必着急,国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已经启动,暑假后,咱们的南天门小学就会有国家免费提供的电脑和卫星接收系统了,大家学电脑也不难了。” 
 
    全班同学欢笑了,山娃子的眉头舒展了。
 
    山娃子想象电脑的模样,憧憬着学电脑的乐趣。
 
    放暑假了,薛老师要离开学校了,严格的说薛老师已经完成了两年的支教任务,要重新回到她原来的城区小学任教,不会再上来了,何况乡里已经通知村里:这个学校要撤销了。
 
    山娃子的心里有一种人走校空的凄凉。
 
    山娃子没有邀约班里的同学来给老师送行,因为他还要给老师说悄悄话喃,不想让其他同学听见。
 
    有心的山娃子没有钱给老师买纪念品,只是给老师带来了20个鸡蛋和2斤核桃,同时,山娃子还特意在山坡上采挖一束血红的山丹丹花,插栽在割断了的矿泉水瓶里,在山娃子看来,这束山丹丹花是他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来到学校,薛老师正在整理行李,看到三娃子的到来,她心里明白了许多。
 
    两年来,在薛老师心目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山娃子,学习好、爱劳动、还能够帮助她整理班务,在她眼里山娃子绝对是一个好苗苗。
 
    两年来,山娃子在课堂上像全班的同学一样得到了薛老师的关爱,在课外又得到了薛老师的偏爱,学习文具是薛老师提供的、衣服是薛老师缝洗的、去乡里参加少先队活动的路费和生活费是薛老师掏的钱……
 
    望着眼前的薛老师,山娃子的脑海里不时地浮现出自己母亲的身影,不由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忽然间,一本小日记本出现在山娃子的眼前,山娃子不由自主地打开了日记本,一行文字跃入了他那模糊的眼帘。
 
    “妈妈,我好想你。你去支教了,爸爸去扶贫驻队了。我每天放学后都是爬在咱家阳台的防盗网里等爸爸。我每周六都是站在咱家小区门口的盼着你回来。爸爸把富裕带给了贫穷的山区农民,你把母爱和知识带给了落后的山区孩子。留下了孤独的我,时刻盼望着我们家的团圆。妈妈,山区的孩子怎么不到我们城区上学呢?妈妈……”
 
    当山娃子感到自己享受的本该是别人的母爱时,深情地念出了“妈妈”两个字。 薛老师听到这亲昵的叫声,立刻停下收拾行李的手,惊讶地注释着山娃子的表情,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她把山娃子紧紧地搂在自己的怀里,轻声地说:“那是我女儿瞎写的日记。”
    山娃子慢慢挣脱老师的怀抱,站在老师的对面,郑重其事地说:“老师,你比我妈妈在世时对我还亲。她和我大(父亲)整天在地里干活,根本就不管我。只有我奶奶疼爱我。老师,我想给你说件事。”
 
    薛老师爽快地说:“好吧,你说吧。有什么困难老师一定帮。” 山娃子大胆地说:“老师,我想到城里上学,就怕我奶不让我去。也不知道,到城里还有‘两免一补’没有?”
 
    薛老师似乎觉得山娃子长大了许多,敢提出这样非凡的想法,但是,此时的薛老师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说不准山娃子的理想能否实现。
 
    于是,十分婉转地说:“有这个想法很好!不过在南天门上学要比我们这里环境要好,当然城里的环境要比山区更好。再说也有不少农村孩子在城区借读。”
 
    山娃子两眼猛然一亮,迫切地问:“真的吗?”
 
    “真的。”薛老师回答。
 
    “那么,我能跟你一起到城区上学吗?”山娃子壮着胆子急问。
 
    薛老师看着山娃子的脸,十分平和地说:“如果,你能下山再好不过了。但是,我听说,城区的班额很满,不知道还有空位置没有?如果,今年不行,就得要等到明年。这事老师尽力给你办。”
 
    山娃子高兴地拉着薛老师的双手,激动得热泪盈眶。
 
    说话间,学校门外传来了汽车制动的声音,这分明是薛老师的爱人来接她的车。 山娃子记得薛老师第一次来学校时,是城里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开车送来的,此后,薛老师往返学校都是坐班车和步行4里山路的。
 
    薛老师的爱人山娃子是从来没有见过面的。
 
    “妈、妈——,我和爸接你来了。”
 
    甜润、清脆的叫声使山娃子为之一振,眼前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甜甜地呼喊着“妈妈”让山娃子陪感亲切。
 
    山娃子真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眼前薛老师的爱人,就是两年前给自家扶贫盖房的驻村工作队长——赵运来科长叔叔。
 
    看到蒙在鼓里的山娃子,薛老师笑着问:“山娃子,你在想什么?”
 
    山娃子情不自禁地说:“我,我,我不知道你和赵叔叔是一家。如果早知道,我奶都——”
 
    刚好,山娃子的奶奶路过学校,看见门口停的汽车好眼熟,于是来到学校想看个究竟。
 
    果然,山娃子的奶奶一眼就认出了赵科长。既是埋怨又是问候地说:“怎么稀客来了也不事先打个招呼?又是帮我们脱贫致富来了?”
 
    山娃子急忙对奶奶说:“奶奶!赵叔叔是我薛老师的爱人,他是来接我老师回城的。”
 
    “什么?都两年了,山娃子你也不告诉奶奶一声?”
 
    “我也是刚刚知道的。”山娃子解释说。
 
    薛老师:“大娘,运来他驻队是工作的需要,我来支教是教育的需要。我和运来商量好的,不便说破这一层关系,不想麻烦你老人家。”
 
    “唉——,说这,就不象一家人了。你们是山娃子的贵人、恩人、大救星啊。山娃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妈妈!这是什么花?”薛老师的女儿赵甜手里捧着那束山丹丹花天真地问。
 
    “这是山娃子今天特意从山坡上采来送给妈妈的。哎?对了,妈妈给你交代的任务完成的怎样呢?”薛老师一边回答、一边问。
 
    只见赵甜飞快地从汽车上取来了一个新书包递给了妈妈。
 
    薛老师掏出书包里的笔、笔记本、文具盒,连同书包一一交给了山娃子。
 
    山娃子接过这一切,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唯一感到的是他和同龄的赵甜一样幸福。
 
    开学了,山娃子没有进城上学,而是在居家6里山路的南天门小学上四年级。
 
    在山娃子的心目中,南天门就是他的救命门,两年前如不是跟奶奶来这里烧香,说不了他和自己的父母一样,早都到九泉之下了。虽然,他对人生的生死概念并不清楚,但是,他能够体验到有无父母的真实感受。
 
    现在,来到南天门小学上学,最不习惯的有三点:一是上课时只有一个年级,其他年级的学生不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二是他和70多名同学要在一个食堂里吃饭,中午是一顿杆面条,早上和晚上是自己带的馍,由大师傅溜热,喝面汤就咸菜,每天要花费七毛到一元钱;三是几十个男生要挤在一个大教室里睡大铺。
 
    由此,山娃子渐渐地明白,如果在城里上学肯定也是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在一个教室里上课、肯定要买饭花更多的钱、肯定也是睡大铺。
 
    一想到钱,山娃子不敢再想象自己要到城区上学的理想能否实现,但是,薛老师捎来话说,必须等到明年才能有空位置上学,让他安心在这里先学,薛老师会帮他解决一切困难的。
    山娃子不敢多想,似乎自己的家就在城里,自己的父母就是赵叔叔和薛老师,他多么希望这是真的啊。
 
    自小没有离开过奶奶的山娃子,最熬煎的就是晚上,他不是想奶奶,就是想薛老师。
 
    于是,山娃子常常在梦中呼喊着奶奶和薛老师惊醒。
 
    但是,令山娃子奇怪的是每次梦醒后,学校的张校长总是在他的身边,轻声安稳他:“山娃子,好好睡觉,星期天回到家里就见奶奶了。过几天薛老师会来看你的。”
 
    过了三、四个晚上,山娃子不仅慢慢习惯了离开奶奶睡觉、而且也弄明白了张校长每天晚上就陪他们同学睡在寝室里。
 
    山娃子渐渐感到不管在村里上学,还是在这里上学都有一种亲情般的温暖,校长和老师都最关心同学们的安全问题:周六放学要护送;带来的馍提兜要整整齐齐地编号高挂在墙上的钉子上防鼠、防霉烂;睡觉前要求统一洗脚、清点人数;睡觉时校长陪伴在身边;吃饭时校长和老师同在一个饭桌上,这一切都和家里没有什么两样。
 
    听说,张校长都五十七岁了,如果说薛老师待山娃子象母亲一样亲,那么,张校长待山娃子就如同父亲一样亲,不,应该说象爷爷一样亲。
 
    张校长教着山娃子这一班的四年级语文课,令山娃子佩服的是张校长那严谨的态度和渊博的知识。
 
    山娃子敢大胆地在张校长面前说,他们的薛老师如何如何地教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张校长也明白孩子是很喜欢薛老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节这天,学校组织全校师生通过卫星接受系统收看有关庆祝教师节的电视节目。
 
    突然间,荧屏上一个人物深深地吸引了山娃子,几乎在同一瞬间,与山娃子一同转来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喊:“看!我们的薛老师!”
 
    电视上播放的是市里教师节庆祝大会的盛况,薛老师代表模范教师在发言,她的声音被淹没在电视机前孩子们的欢呼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里。
 
    “我教的孩子山娃子……”啊!电视机里的薛老师在发言中提到了山娃子,所有的人目光都集中到了山娃子的脸上,激动的泪水顷刻间从山娃子的眼中喷涌而出,大家都沉浸在这欢欣鼓舞、无尚光荣的时刻。
 
    当教育局长出现在电视上讲话时,山娃子觉得十分眼熟。
 
    山娃子猛然想起,就在前几天有一位领导模样的人来到南天门学校,直接到了山娃子的教室,特意询问了山娃子以及几个在场同学的家庭情况,还问山娃子是不是享受到了“两面一补”?当时山娃子只是胆怯地点了点头。
 
    原来,那就是教育局长啊!山娃子的心里无比的振奋。
 
    这一连贯的好事,都让山娃子以及像山娃子这样的山里孩子遇到了。
 
   
 
   
 
  创作后记:

2005年的9月5日和6日,我和徐包生老哥到苏村乡检查开学情况,原本想写一篇关于卫家磨水库的回忆性文章,因为我在1979年元旦到过卫家磨水库。但是,在乡里中心学校的校长段贤功大哥的带领下详细调查9个中小学后,我被山区学校的规范管理、教学改革、远程教育、“两免一补”以及驻村扶贫等等工作的出色成绩所吸引,于是,打消了关于卫家磨水库的写作念头。
 
    写什么?如何写呢?虽然心里素材很多,但还是无从下手。
 
    9月8日下午开学工作检查汇报会上,才给我点了一个话题。
 
    教体局长马稳庚在我汇报南天门学校时,提议像57岁的张云生校长在寄宿制学校里“保姆式”的管理办法,应该大力宣传。
 
    于是,在9月9日的凌晨三点多,我就开始创作这部小说,把老师当保姆来刻画。直到早上七点多才完成了整个作品的一少半,便匆忙加上“未完待续”的字样,上传到了《枫叶教育网》上,当时起的名字叫《山娃子上学》。到了单位,由于网速很慢,九点多才修改完毕。为了迎合即将到来的教师节,把名字改成了《山娃子de老师》。
 
    直到9月11日的晚上九点钟,经过反复的、仔细的思考和构思,才终于完成了整个小说的创作任务。
 
    小说中的局长、校长是真实的人物和事例,薛老师是众多支教教师、新课程实验教师的化身,薛老师的爱人赵运来以及女儿赵甜的有关事情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在我们教师家属中的很平常的事情。
 
    主人翁山娃子的家庭背景和上学的处境,我是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定格在一个特殊的生活圈子里来描写的。
 
    20年前,我在师范进修学习时,我的一位苏村乡的进修同学就是在暑假中的一个夜晚夫妻双方被塌死在自家的窑洞里的。
 
    我在某一乡镇工作时,很要好的村长、校长朋友就是在没有母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于是,山娃子这个人物形象是众多山区孩子、以及缺少母爱、得到师爱的孩子群体形象的写照。 因此,在小说定稿后,我才终于发现:仅仅是一个《山娃子上学》就牵扯到了党的扶贫政策、国家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教育部门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所采取的支教方略、教育行政干部深入学校的务实精神、学校校长和教师“爱生如子”的师德师风、课堂教学改革、新课程实验等等。
    所有这些都由一个字——“爱”来贯穿。
 
    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人物神态、表情、心理、体态、身着打扮上着墨很少。
 
    不过,有一点我可以表露,有几处我是含着眼泪写出来的,不知读者是否有同感,或被打动。

更新:2008-09-16 04:00:0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