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到刘庄寻觅旧照 遇特型演员天娇

作者:fengyefy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4066

为完善《川口村村志》的文史资料,我专程到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的“刘庄展览馆史来同志贺纪念馆”,拍摄史来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史料照片。因为,我村老书记杨宗理在1966年国庆17周年观礼上也受到过毛主席和周恩来的接见——

4月14日,我独自一人赶到了省城郑州,在郑州新汽车北站,乘上了郑州开往新乡市的城际新公交车。事先听人说,到南辛庄下车,再倒车到七里营镇刘庄村。不知是遇事心切,或是公交车确实跑得快,12元钱的路费,不一会儿的工夫就到了南辛庄。

这里好像有一个造纸厂,从两位女职工的嘴里才打听到,去刘庄得到不远的一个路口,搭乘186路公交车。

乘上车买票时,又花了一元钱。心里觉得太轻松了,不是想象的坐出租车那么昂贵。

下了车,首先跃入眼帘的是刘庄村口那匹马的腾飞雕塑。雕塑位于大转盘的中央,四周是进村、进厂、出村和通往其他村庄的柏油大道。

在雕塑的后面,我沿路问了两个人,打听纪念馆的去路,由于我后背旅行包,前挂照相机,所以得到的是记者般的待遇,都是热情地指路。

正是大中午11点多,大道上和居民区几乎没有行人,倒是我倒是很自由,随便跑,随便拍照。

忽然看到纪念馆时,不由得肃然起敬。

纪念馆的外面没有行人,只有两辆黑桥车。

纪念馆的大门口也没有出出进进络绎不绝的游客,只有一个大红的偏门开着。

已经是十一点三十多分钟了,恐怕是要下班了,游客固然是要少些。

进了纪念馆的大厅,隐约听见,有讲解员在楼上讲解。

一位军人摸样的人从我身旁擦身而过,我全然没有顾得上他观察我的表情,径直地上楼,寻觅我要拍摄的长条大照片。

在我需要的照片展厅里,倒是没有找到我要寻觅的照片。有一张是史来贺1965年元月在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照片,但不是1966年国庆观礼的照片。

当我询问一旁的工作人员时,她误解地问:“您是从哪里看到我们老书记1966年国庆观礼的照片?”

我回答:“我是询问你们有没有1966年国庆观礼的照片?”

“我还以为您看到过呢,”工作人员又问:“您是和他们是一块来的?”显然是指正在听讲解的那批人。

我说:“不是。我是自个来的。专门来拍摄1966年国庆观礼照片的,可惜没有,实在遗憾。”

于是,我索性赶到正在讲解的展厅里,随着那三人(穿黑衣服女的、穿黑衣服男的和穿中山装男的)一边听讲解、一边参观、一边拍照。

这个时间,由于过于专心,并没有留意身边参观者的长相。就连一同乘电梯下楼,我也没有注意到身边站立的就是毛泽东的特性演员——张瑞奇(天娇)。

以至于我将要走出纪念馆大门时,一位与天娇同行的军人还在门厅里盯着我微笑,他似乎在揣测一位身背旅行包,挂照相机的游客,为什么只顾拍照,而对身边的毛泽东特型演员无动于衷?

我还是平静如故地走出了纪念馆的大门,更没有关注他们进了展览馆里旅游纪念品商店买些什么,只是好奇地顺着纪念馆的周围逆时针地绕了一圈。

奇迹终于在遗憾中出现了!

当我重新拐回到纪念馆门口时,惊喜地发现一位“伟人”站在大门外的平台上,灰色的中山装,左手夹一根过滤嘴香烟,极像毛泽东!

我的脑子立刻反应过来,原来,刚才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和我在一起参观纪念馆啊。

我立刻联想到:前两年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唐国强到我村一个小饭店用餐,遗憾的是没有念头,也没有条件留下照片。现在我本人就带着照相机,虽然不知道究竟是哪位特型演员,但是,先合影留念是不需要在瞬间考虑缘由的。

我心中暗喜,不由地冲口而出:“咱俩合张影吧?”

爽快!“伟人”随口用普通话答应:“好吧!你把机子调好。”

我立刻熟练地选好方位,对好焦,约请“伟人”的同行——那位穿黑衣服的男游客来拍照。

“伟人”说:“咱两紧握手。你就这样,一直看着我的眼睛。”

在这一瞬间,“伟人”问我:“您是哪的?”

“三门峡的,”我也是用普通话回答,“我们村的一位儿媳妇叫王亚军,她扮演过贺子珍。”

“伟人”对我的特殊表白,似乎没有反应。

紧接着我激动地说:“见到您,我真高兴!也很幸福!”

“伟人”随口说:“我也是。”他和真的毛泽东一样的亲和。

我十分有礼貌地问:“您贵姓?”

“伟人”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话,而是一边说:“让我看有没有?”一边很真诚地从口袋里摸出他的名片递给我。

我双手接过名片,一边说:“谢谢!谢谢!”,一边仔细地端详名片上陌生而又熟悉的“天娇”二字,心里乐滋滋地。

紧接着,我乐呵呵地端起照相机,给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天娇,照了几张正面的和他们很随便地离开纪念馆的照片,有远景的,有近拍的。这一切都是我在寻觅旧照片的时刻,最大的、意外的幸福收获。

一直沉浸在幸福中的我,在离开纪念馆时,不由自主地慕然回首,再次举起照相机,给“伟人”拍了一个遥远的背影。

原路返回刘庄村口的路上,又遇到了第一次给我指路的年轻人,他热情地问我:“纪念馆是不是快下班了?您是记者吧?”

我说:“是快下班了,但是在下班前我已完成了任务。不过我还见到了毛泽东的特型演员,还合影了呢。就在纪念馆门口。”

他兴奋地说:“是吗?我也得去看看。”

在一个小饭店,我吃了午饭。还遇到了两位外村在刘庄村借读的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也在吃午饭。我和他俩聊了学校的事情,了解刘庄学校的多媒体教学情况,随他俩到学校转了一圈。

在学校门口,门岗拦住了我不让进去。问我找谁?嫌我说谎骗他是找老师。经我再三解释后,门岗才终于放行。两个学生在一旁偷偷地笑。出大门时,门岗的态度和蔼得多了,原因是我主动上前打招呼问候了他。

这次到刘庄寻觅旧照,遇特型演员天娇的经历,会是我终生难忘。

 刘庄村的村口。

 

 刘庄村的大门。

 

 刘庄村的鱼池、居民楼和村民拥有的汽车。

 

 史来贺的故居。

 

 刘庄村的村部。

 

 刘庄村的展览馆。

 

 史来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合影。

 

 史来贺光辉一生的写照。

 

 史来贺的汉白玉雕像。

 

 

 我与毛泽东特型演员——张瑞奇(天娇)的合影。

 

 正面看天娇确实像毛泽东。

 

 这是随同天娇参观史来贺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和所乘的车辆。

 

 刘庄村居民楼前面。

 

  刘庄村居民楼后面。

 

 刘庄村礼堂。

 

 我在这里吃了一顿午餐——刀削面、凉拌海带和一瓶啤酒,花了十一元。

 

 和我在一个小店吃午饭的两个在刘庄借读的中学生,用我的手机帮我拍了一张照片。

 

 刘庄村的学校——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村里是义务教育。

 

 刘庄村的运动场和教学楼。

 

班车窗户外面拍到的是刘庄村的围墙。

 

人物简介——史来贺  

1952年12月,年仅21岁的史来贺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全村人治穷致富的重担。从任村支书的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1953年开始,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20年,把刘庄周围750多块凹凸不平的“盐碱洼”、“蛤蟆窝”荒地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他潜心研究棉花种植经验,使皮棉平均亩产量达到当时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刘庄也因此一跃成为全国的先进典型。

 

编辑本段事件背景

  随后,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兴办起畜牧场,成为刘庄发展商品经济的突破口。为了让刘庄群众富起来,史来贺又向工业挺进,兴办起机械厂。接着,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又陆续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等。刘庄村办企业的发展,既有效地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也为集体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

 

编辑本段共产党人的楷模———史来贺

  人民日报记者 李杰 王明浩

 

  

  

  

这是一个20世纪50年代就响遍全国的名字:全国民兵英雄、全国植棉能手、全国特级劳动模范……中共中央组织部曾把他的名字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列在一起,是群众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这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大地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他领导的村庄始终高举着社会主义旗帜,走在全国农业战线的前列。今年春天,他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名字将被世人永远铭记:史来贺———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村原党委书记。

解决群众问题

  “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如果群众过不上好日子,那就是咱共产党人没本事!”解放前的刘庄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佃户村”、“长工村”。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粮。逃荒把饭要,忍痛卖儿郎。”1948年,刘庄解放了,工作队队长告诉史来贺:共产党是为穷人办好事的,是领导人民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剥削、大家都过好日子的社会。这话深深打动了史来贺。一年后,他站在庄严的党旗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冬,21岁的史来贺当上了刘庄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翻身解放后仍被贫穷、饥饿困扰的农民兄弟,史来贺的心头像压了一块石头:“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如果群众一直过不上好日子,那就是咱共产党人没本事!”那年秋季,连降大雨,刘庄收割到场的小麦发霉生芽,大片大片的秋作物被积水浸泡而死。眼看颗粒难收,村民们准备外出逃荒。史来贺和村上的党员干部一起做群众工作,他对大家说:“如今是新社会,有共产党领导,只要大伙心齐,就一定能战胜灾害!”史来贺带领大家一面改水排涝,抢种萝卜、蔓菁,一面建砖瓦窑,办豆腐坊、粉坊,到黄河滩割草,半年时间,给群众分了4次红,解决了群众的生活问题。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吃上了白面馍和饺子。

积累集体财富

  刘庄地处豫北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给这块1.5平方公里的土地留下了4条3米多深、纵横交错的荒沟和700多块高低不平的“盐碱洼”、“蛤蟆窝”荒地。从1953年开始,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20年,投工40万个,动土200多万立方米,把一块块的荒地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种粮种棉给刘庄人带来了温饱,如何让刘庄群众富起来,史来贺琢磨来琢磨去,看中了畜牧业。1964年,当时集体的家底还不厚实,史来贺花90元钱从新乡买回3头小奶牛,后来派人到新疆买回27匹母马。经过精心饲养,3年后,牛犊子变成了一群牛,小马驹变成了大马群!现在的刘庄畜牧场,有奶牛近300头,猪羊成群,年收入100多万元。刘庄工业的起步颇具传奇色彩。1974年,村里拖拉机上的喇叭坏了,换新的到处买不来,两名司机试着把坏喇叭拆下来修理,居然修好了。这下可乐坏了老史:咱能修喇叭,为啥不能造喇叭?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情况下,史来贺同大家一起搞试验,一次不行两次,小喇叭终于试制成功。开始时一天只能生产一对,后来增加到5对、50对、100对……刘庄的小喇叭响遍了大江南北。接着,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又陆续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等,不仅有效转移了剩余劳动力,还为集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经济发展加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使刘庄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心与畅快。在史来贺带领下,刘庄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1985年,史来贺和村党支部其他成员经过反复考察,决定引进一项高科技生物工程,建设一座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制药厂——华星药厂。“这高、精、尖项目,咱‘泥腿子’能搞成?”有人担心“打不到狐狸惹一身骚”。史来贺还是那句话:“事在人为,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人家能干成的东西,咱们为啥干不成?”1986年5月20日,刘庄人自己设计、安装的华星药厂正式投产。打这起步,刘庄人创业的步伐迈得更快、更大了:1990年,筹资7000万元开始了华星药厂第二分厂的建设;1993年,建成青霉素钾、青霉素钠生产线;1995年,开始生产红霉素;1998年,氨苄青霉素投入生产;1999年,技术含量更高的生物发酵分厂破土动工……

 

  到去年底,刘庄村拥有固定资产9.1亿元,年上缴国家税金4500多万元,农民年人均实际收入上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原首富村”。刘庄人从刘庄的发展变化中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条啥时候也不能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过“大跃进”的“冲动”,也有过“文革”十年的“疯狂”。潮起潮落,风风雨雨,刘庄发展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人不解,曾请史来贺解“谜”。史来贺说:“俺刘庄也不是世外桃源,我们的办法是: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只有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收到好效果。”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让广大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所以,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条啥时候也不能变!”

刘庄高级社成立

  1956年,初级社刚成立不久。这时,上级来了指令:刘庄所在的夏庄乡21个初级社要合并成1个高级社,并提名史来贺担任这个高级社社长。史来贺认为,现在成立大社的条件不成熟,不如以村为单位成立小社有利于发展生产,拒绝到任。就在夏庄乡召开万人大会宣布高级社成立的同一天,刘庄也召开大会,敲锣打鼓欢庆刘庄高级社成立。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目无领导”、“本位主义”……一记记棍子向刘庄和史来贺打来。开会、发文件没刘庄的份儿,该史来贺享受的待遇也没了。这一年,出现了多年不遇的涝灾。刘庄人在党支部领导下,齐心协力搞生产自救,硬是把上面不承认的高级社办得红红火火。而夏庄乡的高级社,因为管理不力,人心涣散,生产遭受很大损失,不得不以村为单位分为7个小社。

 

  在“大跃进”的日子里,公社开会布置并派人坐镇指挥各村“小麦高产放卫星”,要求挖地三尺,每亩上粪100车、下种150公斤,实现亩产小麦7.5万公斤。史来贺不理这一套。当时,工作组就住在刘庄,三天两头催办。没法子,史来贺勉强同意搞3亩地进行试验,其他仍按原计划种植。结果,3亩“卫星田”平均亩产仅130公斤,连种子都没打够。由于刘庄坚持只种3亩,没有造成大的损失。

文革期间

  “文革”期间,有人到刘庄煽风点火搞串联。史来贺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村里规定:“谁离开生产出外串联不记工分、不发盘缠;贴大字报,集体一分钱不报销。”那时最时髦的口号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史来贺说:“咱农民没苗咋吃饭?谁要草就叫他吃草好了,咱要除草留苗。”史来贺领着全村男女老少顶着压力搞生产,先后办起了机械厂、面粉厂、冰糕厂、食品加工厂等,使刘庄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工养农、全面发展、五业兴旺的新格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我国农村勃发出一派生机。这时,刘庄的土地分不分到农户?工厂包不包到个人?史来贺戴上老花镜,反复琢磨中央文件精神。他认为,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刘庄已由传统的自然经济转入了商品经济生产,2/3的劳动力已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集体经济力量雄厚,如果一分了之,必然会阻碍生产力发展。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刘庄从本村实际情况出发,兼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克服“大锅饭”的弊病,成立了农工商联合社,把农、牧、副、商、工等统一起来,实行“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惩联产”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实践证明:史来贺的决断和刘庄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这种新的经营方式,既充分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极大地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比单一家庭经营更为充足和旺盛的活力。

 

  “经济搞上去,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跟上去。既要把群众带到富路上,又要把群众带到正路上。”

 

  “集体经济得有集体主义,共同富裕得有共同理想。”史来贺把思想政治工作看得很重。他生前常说:“经济搞上去,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跟上去。既要把群众带到富路上,又要把群众带到正路上。把人教育好,比啥都重要。”

 

  史来贺与村党委一班人几十年如一日,把对人的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刘庄村党委有15名成员,其中有6名党委成员分管思想政治工作。村里建立了党委联系支部、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农户,干部党员人人有任务的思想政治网络。全村300多户人家,家家民主选举了家庭组长,让会当家理财的人负责一家人的生产生活安排和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在刘庄,思想政治工作村上管、厂里管,家里也管,真正实现了“齐抓共管”。结合农民的特点,刘庄村经常运用新旧社会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对比、待遇与贡献对比等方法,启发、引导群众自己教育自己。通过对比,找到差距,比出干劲,激发奉献精神。

 

  华星药厂正式投产不久,有一次因为清理发酵罐的工人疏忽大意,干完活后忘了插上皮管,下一班工人向罐内输入的培养基被排入了地沟,等于半小时流走1000元钱。按常规,出现这样的事情,对违反操作规程的工人进行批评、处分,使大家引以为戒也就罢了。史来贺却想得更深更远:提高刘庄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比建设10个华星药厂更为重要。史来贺对干部们说:“农村现代化需要农民知识化,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不牢靠。”

 

  为全面提高刘庄人的素质,刘庄投巨资建起了高标准的学校,使村里的娃娃不出村就可以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系统教育。在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修的同时,刘庄又邀请大专院校到村里办班。村里建起了科技大楼、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电视差转台,开办了图书馆、阅览室和青年民兵之家,每年订阅500多份科技报纸杂志,为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条件。在刘庄,还有几项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高中不毕业者不安排工作,没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姑娘没资格嫁到刘庄来;新过门的媳妇,必须到科研队接受几个月的科技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安排工作。

刘庄现状

  现在,刘庄有140多人被评为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技师和一级、二级技术员,一大批土生土长、具有现代工业生产和管理才能的优秀人才,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1985年春节,许多家庭小组长向党支部反映,一些外村人来刘庄串亲戚时,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有的甚至拉刘庄人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史来贺敏锐地认识到,不刹住这股风,就会动摇刘庄人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就会干扰刘庄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在史来贺的倡导下,刘庄村开展了一场反对封建迷信的大讨论,让村民们在大讨论中长见识,自觉地抵制歪风邪气。

 

  几十年来,刘庄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没有出现过党员违纪。从计划生育、婚丧嫁娶到养老抚幼,刘庄的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村里14个姓氏、300多户、1600多口人,没有宗族矛盾及派别之争,没有封建迷信、赌博、打架斗殴、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

 

  (原载《人民日报》 2003年09月15日 第一版)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人物简介——张瑞奇

 

毛主席特型演员张瑞奇:形似神似

 

文·图◎本刊记者 聂 风

  演艺界对毛主席特型演员早有定论:“形似不过古月,神似不过唐国强”,说明古月的外形和唐国强的气质已经在人们心中成为毛主席特型演员的经典,但是二者的结合,却可能要数山西定襄县的张瑞奇。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少奇的特型扮演者张兴亚见到张瑞奇后曾不禁连连称奇,激动地说:“从古月之后,你是从形象到气质,扮演毛泽东最好的一个特型!”

  “毛主席”也有“粉丝团”

  张瑞奇于1963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宏道北门外的一个普通百姓家庭,巧合的是,他的生日与毛主席正好差两天。

  张瑞奇平常喜欢梳大背头,年轻时候就开始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梳背头可以显得稳重一点,这个发型他一直留到现在。近年来由于年龄原因,张瑞奇的头发逐渐谢顶,谢顶后,张瑞奇头发的分布与中年时期毛主席的发型简直一模一样,加之他平时穿一件灰白色中山装,大头皮鞋,宽大的额头配上谢顶的头发,简直像极了当年的毛主席。他走到一个地方,就会成为人们追逐的焦点。

  一次,张瑞奇赴吕梁市石楼县参加毛主席“沁园春·雪”创作和红军东征纪念活动,在大街上,张瑞奇一下车,便立刻引来众人瞩目。他到石楼中学访问时,消息不胫而走,刚在校门口下了车,人群便如潮水般围拢上来。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间和张瑞奇进行短暂的交流。当张瑞奇一出现,场面立即失控,激动的学生们立刻呼啦一下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喊着:“毛主席!毛主席!”现场只能听到学生们欢呼“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只能看见一张张激动万分的面孔。

  学校希望张瑞奇扮演毛主席为同学们讲几句话,张瑞奇用颇为地道的湖南口音讲到:“同学们!我们的国家在发展,石楼也需要发展。要发展就得有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呀?就从你们中间来!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是属于你们的!”话音刚落,学生们的掌声、笑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整个校园沸腾了!

  而这样的场面对于张瑞奇来说已经习惯了。一次,张瑞奇到河北西柏坡感受革命传统,刚好解放军某部也在这里学习西柏坡革命精神,于是他与几个朋友相携过去观看。现场,他无意中从露天会场旁边走过,有几个眼尖的战士发现了他,因为不能交头接耳、有小动作,于是用眼神示意旁边的战友向他这边看。这一下可不得了,所有的目光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汇集到张瑞奇这里。在台上讲话的部队领导纳闷了:战士们都看什么呢?他们带着疑惑的表情转头向战士们关注的地方看了一眼,一下子震惊了,立刻走下台来请张瑞奇上去为战士们讲话,战士们掌声热烈,久久不停。这一幕让张瑞奇至今想起仍很激动。

  严于律己,做平凡“伟人”

  现在已经是红色旅游胜地西柏坡形象大使的张瑞奇21岁时就闯荡商海,创办了当时定襄县第一家木器厂;26岁时,他创建了当地第一家人造板厂,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1993科技专利金奖”。张瑞奇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又创办了“瑞奇建材装潢大市场”。他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山西省商业、工业界行业代表。

  他的客户曾对他说:“跟你做生意放心。‘毛主席’还会骗咱?”听了这些,张瑞奇觉得很开心,但是他清醒地意识到:与毛主席的外形酷似不是自己生意上的“护身符”,而伟人的胸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永远的法宝。如果仅仅是长相接近,而自身修养没有提高,不仅对自己的价值是一种贬低,更会辱没伟人的形象,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因此,张瑞奇无论做事、做人还是做生意,都非常谨慎,严格要求自己。虽然这样严格要求打乱了张瑞奇原来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但是时间一长他反而觉得这才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张瑞奇在业内一直被同行所称道的是一诺千金、诚信经商,他答应过的事情绝不反悔;他和客户约定的时间,从来没有迟到或临时变更,哪怕临时有事,也不惜任何代价践行诺言。这样严格的要求给张瑞奇在生意场上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更给他带来了广泛长期的稳定客户群。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平凡人,我的长相让我接近了伟人,但是我终究还是个平凡的人。我要在道德上、做人做事上,不断向伟人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平凡的‘伟人’。”

 

 

 

 

朋友们不住地鼓动他参加东南电视台影视“明星脸”节目,可他总是一笑置之。他有自己的理论,他说,毛泽东是全国人民敬仰的伟大领袖,他的形象不能作为任何一个人追求名利的借口,张瑞奇心中的愿望是要用自己的形象来唤回人们对一代伟人的记忆和怀念。

  张瑞奇拒绝给任何商品代言,拒绝出席任何与商业有关的娱乐性活动。但是,张瑞奇也并不是没有例外:2007年在河北西柏坡,西柏坡要求他担任西柏坡的形象大使和该村“荣誉村长”,他欣然答应;学校请他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也欣然前往。

  张瑞奇刚开始并没有想过进行影视表演,所以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涉足影视行业的发展潜力。随着生意逐渐步入正轨,在朋友的鼓励下,张瑞奇动了心思。2006年12月28日,山西省城乡文艺交流协会举办了大型“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闪闪红星》”文艺晚会,在武警总队慰问演出中,张瑞奇参与了表演,观众均表示“真像!太像了!”。他挥洒自如的表演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随后,山西省城乡文艺交流协会的工作人员邀请他到太原协助演出一部历史戏,扮演剧中的毛泽东,并为他办理了演员从业资格证书。

  在此期间,他利用生意上的空当,专赴北京人民艺术歌剧院拜访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扮演刘少奇的特型演员张兴亚。张兴亚一见到张瑞奇,就不住地说:“太像了,简直太像了!”经过短暂接触,张兴亚看出张瑞奇扮演毛泽东的优势和巨大潜力,并一再表示相见恨晚。此时,张兴亚正在策划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在人民中间》,他向张瑞奇赠送了策划方案和介绍了有关情况,有意邀请他扮演剧中的毛泽东。

  于是,张瑞奇一方面不断地研读毛主席的著作和相关资料,加强自身修养,同时努力学习湖南话;另一方面学习朗诵和表演,而且他把表演融入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由于不断地学习,张瑞奇的声音和口音的模仿也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现在的张瑞奇,无论长相、打扮,还是讲话、抽烟,举手投足各个细节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张瑞奇还专门赴吕梁石楼县重新走了一遍当年红军东征的路线,在当地政府部门人员的陪同下还走访了当年毛主席在石楼的几位老房东,其中一位已经90多岁的老房东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你那会儿多年轻啊,现在老了!”并激动地流出了泪水,在场的人见到此情此景,无不动容。

  在石楼的这段时间,看到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区人民还在同贫困作斗争,张瑞奇很有感触,他希望能利用自己的形象优势,为老区的脱贫致富尽一点绵薄之力。

  农民出身的张瑞奇如今有自己的事业,他虽不缺钱,可也绝不是一掷千金的大老板,但他在慈善事业上从不悭吝,山西省定襄县有部分孩子因为贫困无法完成学业,他鼎力资助他们完成学业;有孤寡老人生计艰难,他慷慨解囊……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这就是张瑞奇,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

更新:2011-04-15 07:19:1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