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的孩子趁国庆节补课?(图文)
国庆节的下午四点,正在家里编辑《见证:市民用红色经典歌曲庆祝祖国六十华诞》的新闻,忽然听见楼下,有“上课!”“老师好!”的童声,我以为自己耳朵有问题,怎么附近有课堂?谁家的孩子趁国庆节补课?
于是,赶紧带上照相机,跑到楼下,拍到了这样的一组镜头——
孩子的玩耍课堂,在我家红色窗户的下面。
“老师好——!”小老师(我家对门的四年级学生周晓梅)自豪地笑。
“这节课,我们学轴对称。”小老师布置了教学目标。
“来,同学们先自我介绍一下。”小老师说。
“我叫郑颖颖,爱好唱歌、跳舞、看书。”
“ 我叫田沛钰,爱好打羽毛球、游泳、画画、舞蹈、跑步、看书。”
“我叫杨宇斌,爱好打乒乓球、游泳、打篮球、踢足球、排球、看书。”
“我叫阴哲,爱好打篮球。”
小老师的教鞭、讲义、粉笔盒一应俱全。
我问:“为什么要讲轴对称?”
孩子们说:“按课表上课。”
墙上果然有“早读、数、数、音、英、体、美、语”的课程安排。
“假期里,天天都是这样上课吗?”我又问。
“不是,我们是耍哩。”小老师腼腆地回答。
小老师开始讲解什么是轴对称,在墙上画正方形。
画上下中轴线。
画左右中轴线。
画对角中轴线。
画对角中轴线。
孩子们的课堂创意。
问题弄清楚后,我的心中在惊喜之余,忽然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作为一个老师的我,从来没有想过在假期给孩子布置这些基本技能的实践作业,只是一味地让孩子抄写、做题,写作文来巩固基础知识。难怪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
记得小时候,玩的是藏猫猫,做家家。全是模仿大人的行为。
今天,孩子模仿的是课堂上师生的行为,而且,还一本正经地把知识讲透了。
更可赞的是,孩子创造性地用自我介绍的方式,来密切师生的关系。
照完相,孩子问我:“你拍这照片干什么?”
我说:“有用处,因为我是老师。”
不太熟悉我的小男孩,惊异中露出怀疑的眼神。
他问我:“什么时间能见到照片?需要多少钱?”
我说:“很快!得三天。不需要钱。”我要洗出照片,满足孩子的要求。
他满意地笑了笑,露出期待的目光。
那个大一点的男孩,非要他自己照相,过过给别人拍照的瘾。
我没有满足他,因为我要抓紧时间编新闻,就立刻回到了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