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一位模范校长的沉浮纪事

作者:记者 谢文颂 来源:现代教育报 点击:13077


  这就是引发万善君命运转折的万靳联小


  “父亲的仇我一定要报!”这是河北省邱县一名19岁的中学生给公安部特约监察员夏家骏写的信里的一句话。
  是一场官司在女学生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她不能接受作为模范校长的父亲万善君背负诬告陷害罪服刑两年的现实。看到《燕赵都市报》1月31日关于夏家骏为冤案拍案而起的报道后,女学生写下了上面的文字。
  女学生强烈的个人情感震惊了记者!4月14日清晨6时30分,记者坐上了从北京开往河北邱县的客车。调查发现,是一所乡村小学引发了原邱县梁二庄乡万靳联小校长万善君从模范校长到囚徒的命运转折。

  家中设课堂模范校长享誉一方

  今年48岁的万善君,个头偏矮,整个人像经过刀削一样,用“瘦削”来形容最贴切。他腰板挺得笔直,用一套廉价西装罩着身体,依稀残留着几许校长风范。
  当了5年兵的万善君在1981年回到家乡,成为邱县梁二庄乡万兴平村小学一名民办教师。3年之后当地学生才开始参加统一组织的考试,万善君带领的班级连年取得佳绩。因此,1986年,他被当时中心校的校长任命为万兴平村小学的校长。
  但万兴平村小学的房屋都是危房,这困扰着教学。1992年,万善君征得中心校的同意,和同事们一起将各自包班的学生领回家里上课。从此,万兴平村包括学前班在内的135名学生由7名教师带领分布在6处学习。
  万善君将课堂设置在家里最宽敞的西屋。乔迁之后,学生们的整体成绩一直稳定在全乡的前两名。为此,当地县乡党委、政府授予他优秀教师、模范校长、当代好青年、讲课能手等各种荣誉60余次,他所在的学校也连年被评为县乡两级文明单位。
  终于,“分割教学”的格局有望打破。1996年11月,经梁二庄乡党委、政府撮合,万兴平村小学与邻居靳兴平村小学合并,成立万靳联小。建校工程项目由刘春林、靳书章承包。承包方按照“三间一室”来建造教室,将15间房子“浓缩”成每间长11.5米、宽5.5米的教室5间。另外配套建设每间长4.8、宽3.5米的办公室5间。因为5间教室没办法对付包括学前班在内的7个年级,新学校建成后,肯定又要开展复式教学。对此,万善君多次向承包方“唠叨”,但承包方置之不理。
  同年12月28日,新学校通过乡、村两级验收。但直到今天,万善君仍然坚持当年建造的新学校是新危房的说法。因此,他一直拖延着不去担任万靳联小校长的职务,坚持带领学生们在家里上课。但中心校的委任终究不能推脱,更何况此时他已成为吃“皇粮”的公办教师。
1997年10月27日,万善君正式出任万靳联小的校长,同时原靳兴平村小学校长刘文玉成为万靳联小的教导主任。第二天,也就是在工程验收过去了整整10个月,万靳联小才真正“开张”了。

  祸起萧墙“多事”校长成囚徒

  事情发生得很突然。1998年7月6日上午9时许,万善君回家吃早饭了,靳兴平村几名村干部同刘文玉收走靳兴平村160名学生杂费、书款6500元,拒不入账。此举违反了中心校的规定,万善君马上向上级反映情况。后来在中心校的过问下,刘文玉将所得款项交回学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8年8月26日上午(星期三),靳书章(此时已成为靳兴平村村支书)带领两名村干部将万靳联小280名学生及老师(其中包括刘文玉)赶出学校,并锁住了校门,宣布学校只有等他的通知才能恢复上课。
  当天中午12时许,家长们包围了从中心校开会回来的万善君,他们扬言“把学校捣了,让学生到老师家里上课”。下午,接到家长反映的梁二庄乡党委派出主管教育的负责人和中心校总务主任梁兴发来平息矛盾,但靳书章没有听取劝告。于是,第二天上午7时许,在与中心校“打招呼”后,万善君与万兴平村的家长、师生将本村的课桌、板凳搬走,又回到原来的办学状态。
  此时,矛盾全面激化了。万善君很快收到乡派出所的传唤证,要求他在8月29日下午1时前去接受讯问。万善君告诉记者,派出所称靳书章告他偷盗学校财物,但他具有学校第一法人的身份,在讲明原委后,就平安回家了。
  迫于乡里的压力,9月1日,万兴平村的师生将东西搬回了学校。但在9月3日、9月7日,乡派出所依然给万善君发来传唤证。9月4日,中心校负责同志收到一份盖有梁二庄乡党委印章的通知,要求待万善君、刘文玉交接清楚账目(上述收费事件)后再发放他们的工资。紧接着万善君被村里“调”出学校。9月13日,靳书章在万靳联小五年级教室里主持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他宣布两位老农进入学校担任护校工作并参与全面管理,其中的一位老农在会议结束时发表了“就职演说”。
  2005年4月15日,记者在万兴平村走访,有村民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一场变故:“那可是大事。善君手上出了不少大学生,我们很多人都去了中心校、乡里说情况。”一切都是徒劳,最终村民们在村干部“谁闹开除谁的孩子”的胁迫下,渐渐平静下来。只剩下万善君孤军奋战,而且,此时的模范校长已经失业了。
  万善君咽不下这口气,开始逐级上访。后来,他得到当时邱县县委书记的认可,到邱县检察院反映了他自己的经历(如万靳联小的豆腐渣工程、国家教师被村里除名)以及听说到的乡长买官等二十几个问题。
  而举报买官这一条,使万善君闯了祸。2000年6月9日清晨,他被刑拘。经审理,邱县人民法院于2000年12月30日判决万善君诬告陷害罪成立,入狱两年。
万善君当时不知道的是,2000年6月6日《农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模范校长有校难归》的报道。在该报道中,那时主管万靳联小的中心校校长袁战海称:万善君的任免应该通过中心校决定,但实际是村干部拿意见,直接由乡政府作的决定。
  记者在邱县纪委的调查报告上看到,靳书章当时是以“万善君与刘文玉经常吵闹、学校不能正常上课”为由锁校门的,并且要求将两人调离学校。

  举债12万倔强人专职上访

  “在监狱里,除了劳动,我就是不停地写材料。我憋足了劲!”万善君咬着牙,“只说我‘检举买官’是‘诬告’,那么是不是他们承认我反映的其他问题都是事实?”
  4月14日晚上,记者找到了退休在家的梁兴发,他认为万靳小学的校长应由中心校确定,中心校也从没有撤万善君的职。而且自从那次事件之后,中心校事实上对于万靳联小的人事完全“袖手旁观”了。袁战海也向记者证实了梁兴发的说法。
  万靳联小新校舍是一切纷争的源头,那当时校舍的质量到底怎么样呢?两名当时在万靳联小就读的学生给出同样的答案:“外面下大雨,里面漏小雨。”他们要求记者不要暴露他们的身份,称“这事挺复杂”。当时在万靳联小代课的赵俊芳向记者印证了学生的说法:“刮风的时候,能从屋顶往下掉瓦片子。”
  万靳联小最后一任校长告诉记者,自“放假事件”后,学生一下子锐减至130名左右,后来每况愈下,最少的时候全校只有12名学生。今年年初,万靳联小被一所民办学校兼并,现在易名为邱县育英学校。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接手时,学校不到20名学生。
  许多学生、老师、家长都描述了万靳联小的破败,但记者不曾目睹。4月15日晚,记者找到了一盘在2004年11月拍摄的万靳联小的录像带。在录像带中,记者看到,那时学校的教室(包括屋顶)和围墙到处豁着大口子(见上图),教室前面还有一大片棉花地。
  据邱县育英学校的负责人介绍,他花了4万多元重新装修了原来学校的20间房,同时花费15万元新建了25间房。而8年前建设万靳联小到底花了多少钱呢?
  4月16日清晨,万兴平村一名有“背景”的村民告诉记者,当年的工程实际由5人承包,他是其中的一位,但合同上只写有刘春林、靳书章的名字。“整个工程款一共22万多元,5人平分。刘春林的官大(指刘春林的儿子),他的钱在学校通过验收后都已经拿走了。”该村民说明,钱是由两个村子平摊的,他和一个合伙人的工程款由万兴平村负责,目前村里还欠他们5万元;另两名合伙人的工程款由靳兴平村负担,具体付了多少钱该村民不清楚。万兴平村用卖原村小学的宅基地所得,到目前支付了6万多元。
  万善君是在2002年6月8日出狱的,他回到家后,第三天就赶到北京上访。记者了解到,从不能踏进学校的那天起,万善君就开始借钱用作上访的费用。他说目前欠债已近12万元,债主多达64位,其中欠款金额最多的一户人家是6500元。刘文玉这个使得他被“调”走的旧日同事,也借给他700多元。
  令记者担心的是,在对一些事实尚难说清楚的情况下,仇恨的种子已经种在女学生的心里,她勤奋学习竟是为了“报仇”!

  采访手记

  在邱县采访,记者顺便翻了翻邱县的县志,其县志记载,邱县原为“丘县”,后为回避孔丘的名讳,特此更名,足见其尊师重教的古风。但这种风气现今是否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破坏?
  “她(指万善君妻子)为这事都跑断了腿,可世态炎凉,钱和很硬的门路都不具备,怎么能行得通呢?”这是记者从他女儿写给万善君信中摘取的一句话。采访中,不少群众提到读书,接下来的字眼就是当官和权力。看来,在邱县的确有群众只是将读书看成是获得权力的一种途径。
  记者在许多村民家里看到,虽然神灵的画像每年都换新的,但墙壁上总有显著的一席之地,还张贴着已经放弃学业数年的学生的奖状。




 
更新:2005-05-12 04:34:4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