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研学实践】大都无城 何以中国

作者:fengyefy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4018

大都无城 何以中国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研学实践课程研发设想


   为了研发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研学实践课程,春节前,专程参观博物馆时,还特意请了讲解员。仔细听,认真记,反复问,专心看。


   并买了考古学专著《大都无城》《何以中国》两本书,貌似学者的角色,进入课程研发前期的知识储备阶段。

趁着过年在家“好吃、好喝、好睡、好学,好寒假;养膘、养身、养心、养气,养亲情”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会,我通读完了《大都无城》和《何以中国》两本书,并查阅了大量的考古资料,学到了不少考古冷知识,对二里头文化遗址何以称为夏都的资格有了清醒的认识,对知识结构的链接和实践操作的设计有了清晰的思路。


在我出生的1959年,考古学家徐旭生在偃师发现了二里头遗址。此后,几代考古人前赴后继,在此地进行了长达60年的探索,相继发掘了大约一万件夏朝文物,提出“二里头遗址乃夏都斟鄩所在地”这一重大考古论点,并基本厘清了都城的范围及祭祀区、宫殿区、作坊区等遗迹分布。


这些实证,标志着夏朝正从传说具化为真实的、可触碰的历史。如此看来,二里头文化遗址何以称为 “夏都”的资格也是用自己的年龄来验证的。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洛阳偃师翟镇二里头遗址区南300米处,是集中展示夏都文化、二里头遗址、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专题类博物馆。从空中俯瞰,博物馆像一把巨大的钥匙,寓意二里头文化是开启中华文明的密钥。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采用现代夯土工艺,结合紫铜、清水混凝土等元素,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夯土单体建筑。

看来,原始的夯土作业与现代的夯土工艺的泥巴,则是研学实践的第一课。


博物馆有五个展厅,“镇馆之宝”是乳钉纹青铜爵。所有展柜用的是特殊玻璃材料,拍照不反光,方便研学实践的图片素材采集。

各个展厅都有不同的看点: 




1.展示夏朝源起及兴衰脉络的展厅,有大禹治水雕塑、陶器和龙牙彰三个看点;






2.赫赫夏都展厅,有绿松石龙形器、乳钉纹青铜爵、七孔玉刀、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和骨猴五个看点;


3.建中立极展厅,有作坊区工作模盘和数字多媒体重建宫殿两个看点;


4.厥土生民展厅,有互动游戏和仓储式陶器展览两个看点;


5.世纪探索展厅,像一个图书馆,展示了有关二里头遗址的考古资料、人物志。


二里头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处于何位置?对应何种人类文明?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是谁发现了夏都遗迹,推动了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展?……这些问题,可在第五展厅找到答案。


五个展厅的十几个不同看点,就是研学实践不同历史问题的教学现场焦点,其课程内容亦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研学目标、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分知识性、体验性、探究性的三个难易梯度,来研发主动取舍,自由搭配的套餐式课程。


博物馆二楼的修复文物展示区,可透过玻璃窗,看到考古工作者修补文物的过程。而要把这一种传统的眼观耳听大集体式的参观课程,转化成心脑思维、手脚操作的小组合作体验、探究参赛课程,则须通过项目式学习,来解决“研什么?学什么?”的研学目标问题。

当然了,光靠博物馆有限时间的体验和探究,是远远不能达到研学目标的。还须采取翻转课堂的方法和手段,课前研读研学目标,课中研究研学目标,课后研判研学目标。因此,课程的设计要围绕二里头文化遗址何以称为中国“夏都”的主线,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到底学生在博物馆要研什么?学什么?我考虑要从三个方面来设计


(一)知识链接的研学

1.二里头文化遗址有资格称为“夏都”吗?

2.大都无城吗?

3.何以中国呢?

3.城邑与城郭的概念区别。

4.何为城,何为郭?

5.城郭齐备的状态是源远流长的吗?

6.中国古代都城早期阶段有着怎样的特征和发展轨迹?

7.二里头到二里岗、殷墟遗址如何变迁?

8.大禹治水的时代、地点和历史意义?

9.乳钉纹青铜爵为什么是镇馆之宝?

10.陶器、龙牙彰、绿松石龙形器、七孔玉刀、绿松石兽面纹铜牌

饰和骨猴等文物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

(二)人文精神的学习

1.大禹治水的人文精神。

2.几任考古队的人文精神。

3.研学博物馆所产生的人文精神。

……


(三)文物意识的实践

1.夯土垒墙操作实践。

2.遗址沙盘操作实践。

3.画鼎做鼎操作实践。

4.三柱回廊宫殿搭建操作实践。

5.大禹治水课本剧编写、表演。

6.文物挖掘操作实践。

7.文物修复操作实践。

8.文物鉴赏赛事表演。

9.文物讲解竞聘表演。

10.博物馆拼图、手操报、美篇、抖音、作文大赛。

……


《大都无城》与《何以中国》的作者许宏,1963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院,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二里头工作队队长。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和中国古代城市考古研究,关注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国家的考古学研究。著有《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和“解读早期中国”系列丛书。


《大都无城》这本书旨在揭示这样一个现象:“大都无城(庞大的都邑外围一般不设防)”是二里头时代至汉代中国古代都城的主流形态。而城、郭兼备的都城形态,与里坊制、纵贯城市的大中轴线大体同步,都是汉代以后正式出现的。防御设施的有无本来取决于实际需要,而一旦被赋予礼仪象征的色彩,它就变得不可或缺了。这构成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性差异。

也就是说,先秦都城的面貌,即只有用城墙、壕沟等永久性防御设施围起的高规格建筑,并无后世发展起来的宫城、内城、外城圈套圈,包含宫殿、府邸、居民区、市集的城市。


许宏的“大都无城”并非标新立异之说,而是对中国古代都邑遗存显现出的某种阶段性现象的总结和概括。在二里头(夏或早商)到汉代将近两千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绝大部分都城是没有外城墙的,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

《何以中国》一书让我对上古社会文明程度的有了认识。1978年我参加教师队伍时,教的就是初中一年级语文课和二年级历史课。头脑中的夏商周,只是课本上浮浅的书面知识。


作者通过各种考古学的发现告诉我们, “中国”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国”?

以二里头文化为“夏”,那么要窥夏之原始,前人寻到陶寺,留下无解的困扰;今人弃北缘而觅南踪,为新砦文化说铺垫,虽然朦朦胧胧,但总不离“中原”。

二十世纪的考古人遗憾地发现,无论仰韶还是龙山文化,都离“三代”文明还有一段距离。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我们都想要知道历史的开始。不管我们走到哪儿去,我们都要记得自己从哪里来。

如今,是二十一世纪了,我对“大都无城,何以中国”的理解,则赋予了一带一路的新意:唯有中国才能立足东方智慧,开拓国际视野,拥有“江海不逆小流”的国际担当精神和“心系天下”的东方大国情怀。

这也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研学实践不可缺少的课程理念。

    (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

更新:2020-01-30 06:22:3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