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烈士纪念亭下的红领巾小学

作者:枫叶 来源:枫叶教育网 点击:6065

--"惜时增效"课题研究调研随笔之六
2002年11月26日
"狼牙山上响起了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是我11月13日,在下北小学听课时,拍摄的镜头。同学们正在老师的引导下,怀着对英雄的崇敬情感,抱着对烈士的怀念心情,手捧课本,声音洪亮地朗诵着《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上课前王伟老师曾给学生讲:"同学们:战争年代,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胜利,流血牺牲付出了心血、付出了血的代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几位英雄人物……"
由此,使我忽然想到了下北村的烈士纪念亭。以前,每次乘车到三门峡来回路过下北村时,总是怀着一种敬慕之情、神秘之感注目观望很久,如其说是多看几眼,倒不如说是目迎目送,从车行近处纪念亭跃入眼帘到车子离开纪念亭的消失,我都是那样神情专注。
调到阳店镇工作以后我才了解到:下北村的烈士纪念亭是1951年12月1日,由原灵宝县第三区暨第十八乡全体干群为纪念解放战争殉难烈士所敬建。原址在穿越下北村的310国道边的原下北小学的旁边。后来在国道扩宽时,才迁建在村子西北的山坡脚下。亭子呈四边挑角三层的琉璃瓦仿古建筑,亭的中央矗立着一块用铁栏杆护卫着的石碑,石碑正面的上方是五角星、斧头、镰刀的组合图案,正中央镌刻着"一九四七年解放战争殉难烈士纪念碑"的碑文主题词,两边镌刻的是当时牺牲的128名烈士的姓名,还有许多无名氏。石碑背面由原灵宝县长张淮溪亲自撰文、阳店教师吴尚宾书丹的碑文上写道:"一九四七年八月,陈谢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南渡黄河,解放了豫西大片地区,灵宝县境亦于同时宣告解放。……由于我军正确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的方针,转移东线作战。胡、马匪军遂乘隙东出潼关颠覆,与当地土匪恶霸勾结、组织暴乱,血腥杀害无辜的翻身农民……。据不完全统计,死在敌人活埋、刀铡、投井、肢解、枪杀等毒害下的干部、战士、民卫、群众等只我三区共128名。……灵宝于1949年6月又再度解放。……这些幸福生活是和烈士们的英勇奋斗不可分离的,教我们身受今日幸福的生活同时,要想到烈士们缔造革命的艰难……"
"我真要谢谢他们!"一位女同学回答课堂提问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只听老师接着说:"对!真要感谢他们!因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大家应该把五位壮士的精神带到我们的生活中,带到我们的学习中。"同学们也随声附和道:"……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带到我们的生活中,带到我们的学习中。"
是啊,在下北小学听课我不仅体验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浓厚氛围,而且处处看到了"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动人场面,这是我在其他学校听课时所没有见到过的,也许是下北村有烈士纪念亭的缘故罢。我看到:学生的胸前不仅飘动着红领巾,而且还佩戴有校徽,值日干部还戴有臂章。于是,在写这篇调研随笔时,我很自然地把文章命题为《烈士纪念亭下的红领巾学校》。是的,只要你对烈士纪念亭和红领巾觉得有感情,就一定会感到她的人生魅力。
单单是午间操这个场面,就足以展现出下北小学的全体师生在烈士精神的鼓舞、熏陶、感染、陶冶下,那种新世纪的敬业、乐学、务实、求新的崭新风貌。在学校大门前的操场上,300多名师生整齐地排列成体操队形,跟随着洪亮的广播体操音乐的节奏,精神抖擞地做着广播体操。从刚入学的低年级到快要毕业的高年级,从年老的男教师到年轻的女教师,动作都是那样标准,神情都是那样专注。我还专门拍摄了学校进行广播体操比赛的一组镜头,充分展示了下北小学全体师生的精神状态。各个班级队列整齐班风正、呼号洪亮校威显、队形多变风采展、动作一致纪律严。这一切,都不难看出下北小学在优良校风、扭转教风、端正学风、严格考风的"四园"建设中,是如何培养德能、开发智能、训练技能、锻炼体能的;是如何让这所烈士纪念亭下的红领巾学校成为学生生动活泼的乐园、积极求知的学园、充满亲情的家园、陶冶情操的花园的。
回过头来再看看课堂教学改革的镜头,更让人欣慰的是,下北小学除了正常地组织本学区的周六网络教研活动外,每周的星期四总要安派教师进行"惜时增效"课题研究的公开课。可惜今天是星期三,没有缘份听由党晓华老师主讲的三年级数学课。只好听一听教师们在常态状态下的常规课。
第一节听的是六年级语文教师王竹娟主讲的《圆圆和方方》的新编寓言故事。她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的课堂组织形式,在互动、交流、点拨、帮助的师生双边活动中,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分组、合作的学习氛围里自醒、自悟,掌握课文的知识难点,体味人生的处世哲理--人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不能只是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在启发学生回答"学了这篇课文懂得了什么?"的课堂提问时,一位女同学回答说:"记的,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是《骆驼和羊》,她讲的是骆驼觉得长得高好看,羊觉得长得矮好看。所以他们两就争吵起来,最后牛伯伯就告诉他们:'应该看到自己的短处,更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所以我们同学之间应该在学习上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紧密合作、取长补短。"更有趣的是一位叫李晶的女同学站起来竟然联系她和同桌之间的关系回答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我觉得我应该学习我同桌王宁那种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同桌王宁则站起来回答说:"我应该向她学习,她学习比我好。但要改正她骄傲自满的不足。"
最后一节课听的是四年级数学教师刘欣欣主讲的《认识几分之几》一课。一上课,教师先问候:"同学们好!"学生回敬道:"老师好!"讲师才说:"请坐下。"这种一开始上课就把尊重学生的理念带进课堂的做法,惟独只有下北小学的教师做到了。仅仅是一个师生上课第一次见面相互问候的先后次序的细小问题,就足以反映出师生关系的新与旧。
刘欣欣老师从李宁过生日,一家五口人平均分吃蛋糕,李宁吃的是蛋糕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复习入手,直接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观察黑板上的图形,逐步探究、理解分母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分子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并且也通过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三分之二的折涂方法,来区别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三的分法,来强调"平均"分的分法。当同学们在动脑、动手,用尺子比划着在有兴趣地按要求折涂的时候,教师则反复穿行在课桌间的走道里,时而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时而发现问题及时点拨……。一位女同学和两位男同学都分别站在堂台上兴致勃勃地通过动作演示和口头介绍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折涂过程。最后,教师通过同学以开火车形式对几分之几的认读、在黑板上对几分之几分数式的板演等形式,反复识记几分之几。一节课既有知识点的掌握,更有学习品质的培养。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正好是胡芳芳和王伟两位教师在两个五年级班先后讲的共同内容,因而有了可比性。两位教师都能够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设问质疑,激起兴趣;细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朗诵课文,体会神态,培养情感;精读课文,理解词句,掌握知识。同时还都用简笔画的形式,勾勒出一个悬崖峭壁,把学生总结出的"接受任务、诱敌深入、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五个小标题一一写在简笔的山崖画上。既是文章的结构线索清晰可见,又突出表现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壮士勇敢机智的气质、顽强拼搏的精神、不怕牺牲的气概。胡芳芳老师注重了课堂问题的自主探究,例如:她一上课就让学生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又让学生读课文后回答:"你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了什么?"王伟老师则注重课堂问题的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精神。如果两位教师能够巧妙地结合烈士纪念亭,说说同学们身边的先烈,那是再美不过了。
飘扬在少先队员胸前那鲜艳的红领巾是烈士们血染的风采,矗立在校园里那高大的三层教学楼是村民们汗水的结晶;苍翠挺拔的松树和鲜花簇拥的花坛是同学们发奋读书振兴中华的象征,别致丰富的文化橱窗和图文并茂的黑板报是同学们个性张扬的舞台;热烈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师生们进行"惜时增效"课题研究的实验基地,肃穆的烈士纪念亭是下北小学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德育基地。
如今,在烈士长眠的伏牛山下、好阳河畔,烈士们多年来未实现的理想,今天是达到了。站在烈士纪念亭往太阳升起的东方看:汽车在宽阔的301过道上穿梭、火车在电器化的铁道上飞驰,象征着通讯事业迅猛发展的两座信号塔高耸入云,烈士们用生命捍卫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下北小学校园的上空,烈士们用鲜血保卫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正继承着他们的意志,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立志成才,增辉下北!
更新:2003-02-10 00:00:0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