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特色村里的特色教育

作者:枫叶 来源:枫叶教育网 点击:6822

   ——“惜时增效”教学模式调研报告之四
      杨丰烈

  农历9月18日,在我们阳店镇寨原小学听课时,我身临其境地目睹了“日出东山露火镜,月挂西天现冰轮”的日月同辉的自然景观,深切地感受到了特色村里的特色教育的内涵,看到了素质教育的精彩场面。
  这天,是农历霜降的节气。雨后的早晨,田野宁静、空气清新、秋风中还带有一丝丝寒意。当东边的天空在变化着的光亮里迎来了火镜般的太阳时,一轮冰轮似的圆月还挂在西边蔚蓝的天空中,舍不得离开。我对日月同辉的天文奇观,自然有一种清净、新奇、亢奋和留恋之感,同时还有一种相见时难别亦难和皆大欢喜的悲喜交加的复杂心态。是啊,能看到日月同辉的机遇是难得的,她同昙花一现一样好景不长。于是,我举起摄像机对准月亮,镜头时而拉近时而推远,时而慢移到村庄田野、时而慢移到日出的东山……
  走近寨原小学的大门,一幅 “办特色教育”、“育一流人才”的对联似的标语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知道寨原村的特色小吃凉粉是很有名的。好端端的一大块凉粉从一米多高的案板上摔下来,也不会碎块。炒的凉粉不烂片儿,吃着酸柔上口;挠的凉粉不断条儿,吃着清爽利口。如果把凉粉加在石子烧饼里吃,比吃肉夹馍还别有风味。凉粉是把绿豆浸泡后经过打浆、发酵、撇浆、提取淀粉、熬制而成。寨原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制作,逢年过节,给亲戚朋友送块凉粉倒是稀茬的食品。农历二月初五,是该村的流光节,即凉粉节。全村大人小孩都吃凉粉,图个光景顺利、万事如意。村里的建冲业、袁大黑等几户人家靠着祖传的把握打浆粗细、温度高低、试浆多少的作坊工艺,真是把凉粉生意做得越来越大,打造出了寨原一生凉粉的品牌特产。红火得连灵宝的各大宾馆、酒店都有它的佳座美位,就是三门峡、洛阳、郑州、平顶山,以及上海等城市也有其固定的凉粉小吃摊点,每天都有早班客车专程捎送,每天也有成百人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推销凉粉和浆。在阳店镇区的小河市场,还专门建有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区——以凉粉为主的小吃市场。做凉粉时的副产品——浆所做成的地方特色主食——浆面,也能让人吃得津津有味。就是在高速公路通车后,前来品尝凉粉、浆面特色食品的过往司机还络绎不绝。
  这是寨原村的凉粉特色小吃所铸定的特色经济,那么寨原小学的特色教育是什么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寨原小学一连听了四节课,终于在特色村里找到了特色教育,同时也看到了我们阳店镇“惜时增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在寨原小学的闪光点,因而,心底无比欢欣。下乡听课既是对教学动态的了解,也是对课堂艺术的享受,更能走近教师、学生、课堂,通过一个提问、一个回答、一个场面……,洞察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个环节。若不是在寨原小学听课,我还不会有这样深切的感受呢。
  剖析四节课,我认为:寨原小学的特色教育是“教师能够对教育教学的本质与精髓从容把握,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高屋建瓴,对学生的心理或学习障碍能够洞察了然,对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够运用自如;对教学时间、训练内容、学生精力、课堂问题作合理而科学的安排,使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素养、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有所提升,达到了更科学、更高层次的‘惜时增效’。突出表现在:教师能够走下讲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俯下身子与学生互动、交流、点拨、帮助学习。使课堂成为师生间进行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的教育舞台;成为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场所;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动探究问题的教育天地;成为教师的教育科学智慧和教学艺术才能进行充分展示的教育橱窗”的“主体教育”。
  毫无疑问,走下讲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就是关心每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最好形式;俯下身子,与学生互动、交流、点拨、帮助学习,就是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施之以爱心和耐心,就是善待、信任、相信学生的具体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性,都能在“主体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张扬、发挥,直至获得成功。
  究其原因是:他们在集中精力地研究“以自主型学习为主的接受型、研究型、分组型、合作型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综合学习方法”。课堂上,教师基本上能掌握两个20分钟、把握两个80%。并且能使优秀学生“吃得饱”,中等生和后进生“吃得了”。虽然四位教师没有牵强附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但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我看到:一多半的教室里,学生课桌的摆放已由“分组形”代替了“秧田形”。在“空间、时间、条件、困难、冲突、权利、环境”上,教师都极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自己去占领、自己去安排、自己去锻炼、自己去解决、自己去讨论、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感受”的主体地位的氛围。
  副校长刘娜老师讲的是六、(二)班语文《小溪流的歌》,她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自主学习方法和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参与性。
  语文教学让学生口头作文、书面作文是进行读写结合的常有事。刘娜老师紧紧抓住这一点,让学生述说身边的事、写出身边的事。也就是说,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今天,刚好是学生过完四天卸苹果假期的第一天。这节课又是第一课时上的,学生还没来得及让老师修改《假期一事》的作文,一个叫赵叶的女同学,在教师要求学生把假期作文读一读时,站起来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那天,天气很热,周围一丝风也没有,蝉不停地在树上鸣叫着,它的叫声吵得让人心烦意乱。人们躲在屋里,不愿出门。为了早点享受丰收的喜悦,我们一家四口决定推着车子去地里摘苹果。路上,我们遇见了几位熟人,并向他们亲切地打了招呼……。”这既是一种炫耀,也是一次成功的体验。在写这篇调研报告时,我才仔细品味到:原来,作文中的“我”就是课文中的“小溪流”,作文中的“人们”和“熟人”就是课文中的“枯树桩”和“枯黄的草”。一个“不愿出门”与一个“歇着吧”,一个“推车”“摘苹果”与一个不停地“奔流、奔流”十分出奇地一一对应起来。可见,在学习《小溪流的歌》这篇课文前,教师让学生先拿出自己的杰作来展示一番的课堂安排,确实是颇费一番心计的,而学生的作文内容与课文内容巧妙迎合的这种极佳的效果也是事先没有料想到的。
  “……小溪流在狭窄的山谷里奔流了很久,后来,来到了一个拐弯的地方。那里有节枯树桩,还有一些枯黄的草。枯树桩年纪老,枯黄的草也不年轻,他们天天守在一起……,后来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小溪流,这么高兴?到哪去啊?’小溪流回答。”,教师接着用清脆的声音朗诵:“到前面去呀,自然是到前面去呀!”枯树桩叹口气说:“哎——,忙什么呀,歇着吧。”“……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同学们捧起书欢快地和老师一起分角色朗读着,如同喜欢小溪流一样喜欢自己的老师,喜欢语文课;教师走下讲台,也是手捧着书,穿行在课桌边的走道里,专注地和学生一起分享分角色朗读的快乐、倾听小溪流那快活的歌。这种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关系怎能不推动素质教育,促进特色教育的形成呢?
  周林红老师讲的是五年级语文《小英雄雨来》一课。她让学生自读自悟,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当学生读了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学生谈了自己的见解后,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还想知道什么?有哪些地方不懂,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目的就明确了。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小标题来,教师问:“谁愿说第三个小标题?”学生答:“掩护李大叔”、“跟鬼子斗争”,“好!还有谁有不同的答案?”教师继续启发诱导。“同敌人做斗争!”教师又说:“好!上去写一下。”这样选定出最合适的小标题让学生自己书写在黑板上,给了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把握,并且发挥了激励作用,将微笑和激励带进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了产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
  为了使学生更进一步地加深对小英雄雨来形象的深层次理解,教师出了一道“XXX的小英雄雨来”的填空题,让学生选词填空,并说出原因来。一位女学生回答:“老师们、同学们:我填的是聪明机智的小英雄雨来,因为雨来识破了敌人的诡计,这正是写雨来的聪明机智,所以我填的是聪明机智的小英雄雨来。” “爱憎分明”、“热爱祖国”、“坚强不屈”、“游泳本领高”等学生说的词语教师把都一一写在黑板上。
  更重要的是教师敢于在教学方法、手段及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知识,想读的读、想抄的抄、想画的画,给了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教师教得生动机智,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教会了学生掌握思维方法,既了开阔思维空间,又培养思维品质,使学生学得也生动活泼。这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而且也使正在听课的刘亚恒校长眼前一亮,很感兴趣地走到学生的课桌前,俯下身子看个仔细。
  一位男同学走上讲台说:“老师们、同学们:我们小组想学分角色地读鬼子想从雨来的嘴里得知李大叔的下落的话。”于是,他们小组的一位女同学也走上讲台开始读课文中叙述的句子:“鬼子……温和地说”,“不要害怕,小孩……”那位男同学模仿着鬼子的口腔语调嘶哑地说。这是同学们表演分角色朗读的情景。
  另一个女同学站在讲台上说:“老师们、同学们:我要读的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只见她双手捧起书、换了口气,庄重而严肃地朗诵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好!谁来评价一下?”教师一边肯定,一边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立刻有一位男同学站起来,以自己的朗读作比较进行竞争性的评价。教师说:“他的声音到位了,但是感情没上去。来,谁来再读?”又一位男同学站起来,声音洪亮有感情地又读了这一句。这是全文的重点句,小英雄雨来的一举一动都倾注在爱国热情上,只有完全读懂了这一句,才能整体把握雨来的英雄形象。不仅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抓住了重点句,而且教师也进行了有效的点拨。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自我探索、自我思索、自我创造,培养了学生善于表现、善于争先的良好学习品质和良好心理素质。
  在展示学生画的画时,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说出画的意思,从像不像的深层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一位学生举起自己的画说:“我画的是可恶的日本鬼子!”同学们立刻给以掌声鼓励。接着另一位学生也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教师首先肯定这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但觉得鬼子看着不太凶恶,希望他能让美术教师辅导辅导,学生带着问题走下讲台……。
  一位女同学走上讲台,举起自己抄写本说:“我抄的是第四部分十三段,内容是:‘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另一位男同学抄写的是日本鬼子毒打雨来的一段话。教师强调不要抄得太多,注意把字写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地运用了成功教育的思想和语言评价艺术,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见解,给学生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
  张晓开老师讲的是四、(二)班的数学《认识几分之一》,她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按照教材要求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动”点,设计“动”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发挥主体作用。
  她先让学生自学例1、例2,再对例3、4、5进行试做,自己则俯下身子与学生互动、交流、点拨、帮助学生学习。
接着通过学生动脑子把自学内容的主要意图口头表达出来。当两位学生回答说:“我是把一个饼子分成两份,每份占这个饼的二分之一”,另一个学生回答说:“我是把一个饼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占这个饼的二分之一”时,她立刻强调说:“刚才我说了,必须把这个物体怎么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平均分!”就这样教师以“引导”为主线,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兴趣达到乐学,教给学生方法达到会学,教会学生知识达到学会。让同学们初步认识了分子是1,分母是1到8的分数。
  最后经过对三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的对折,再给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的反复动手操作,再让学生说出对折的方法,以纸的边缘对齐为基点再次强调平均分,来加深对1/2、1/4、1/8等分数的认识。使学生在“动”中学习,“动”中思考,“动”中体验,以“动”的方法刺激大脑皮层,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达到了“由动而乐,在乐中学习”的愉快教育的效果。
  这节课,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使之越学越聪明,越学越善学,逐步主动自觉地学习,具有创造性地学习后。才总结出“像1/2、1/3、1/4、1/5、1/6、1/7、1/8的数都是分数”的理性认识,即分数概念的揭示。教师一直在有效的单位时间里,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当堂训练,帮助学生针对课堂问题及时创造,并且依据学生差异促进个性发展。
  张文亚老师讲的是六、(一)班数学《整数四则运算定律推广于分数》,在对课堂问题的处理上,她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的问题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
  她先让学生回忆说出整数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并举例说明对于分数也同样适用。同时还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精神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俯下身子与学生们一起动脑想、动嘴说、动笔算,讨论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公式及其意义;讨论减法的性质和除法的性质运用于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后要说出运算的依据,改错时要说出错的原因。从一道分数题的运算运用什么性质?到依据是什么?再到字母公式如何写?以及一道分数题的运算运用了什么定律?应该是什么?为什么?等等问题学生都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自主学习中得到加深和解决。
  一位学生计算后回答:“我运用的是除法的性质,根据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除以这个积的两个因数来计算这道题的。”一位学生在改错时是这样述说的:“这道题运用减法的性质,应该是四有九分之五减去一有九分之五与七分之六的和,等于四有九分之五减去一有九分之五,再减去七分之六。而他的后面却写成了加号。”关于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中的运用,教师让学生在课后再进一步探究、验证。学生走出教室带走的是问题,拓宽的是思路。
  上课前,我认真地查阅了这四位教师的教案和赵叶、赵文宾、袁帅帅、张琛、袁伟、刘建丽、袁冰玉、张腊芝八位学生的作业。教案备得都很认真,环节很细,着重体现在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上,问什么问题、问那类型学生等等,教案上写得清清楚楚。学校在10月8日进行了查阅。张文亚老师的教案中还有教学反馈的记载。四位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都是批语加等级的评价。
  在寨原小学听课,我看到的最多的是教师走下讲台的风姿和教师俯下身子的倩影;见到的最多的是学生动手动脑的神态和学生分组争辩探讨的激情。这种“主体教育”的特色不仅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而且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也都得到了实践。例如:在出黑板报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干那些擦擦黑板、打打横格子的“苦力”活,而是大胆放开,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走向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自己选材、让学生自己插图、让学生自己书写……。
  我想:寨原小学的特色教育已经圈定在“教师走下讲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教师俯下身子与学生互动、交流、点拨、帮助学习”的“主体教育”的大环境里。这种特色教育一定会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使寨原小学的知名度、美誉度同村里的特色经济一起日月同辉、比翼双飞。
  注:本文孕育、产生于在寨原小学听课的农历9月18日霜降节气的那一天,历经16天,到了农历10月初2冬至节气时才完全定稿, 有6238个文字。文稿完稿于9月23日参加党代会时的灵宝宾馆,当日初稿打出,由寨原小学的教师校正。9月27日在三门峡参加报告会时进行修订注音,9 月30 日晚开始录音、编辑专题片。写文章前,当时的实况录像就看了4遍,而且也录了两遍音。因技术和设备的原因,反复编辑了两次,压缩5次,刻录2次,报废光盘3张……。终于在冬至这天的清晨6时02 分编辑成功,开始刻录光盘……。于是,深有感触地在做这一切工作的同时,撰写《抢占教育“制高”点的苦与乐》的体会文章……。另,调研报告的之一、之二、之三分别是:《新世纪 新课程 新模式》、《听课情趣》、《古树情怀》,4篇文章合计文字15600余字,并各自制有专题片。

  2002  11  07
   
   

更新:2003-02-10 00:00:0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