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探索“三类课堂”,助推“五育融合”

作者:杨丰烈 来源:课程之家 点击:811

——课程之家赋能“三类课堂”纪实

课程之家赋能“学科教学”“校本选修”“研学劳动”有机衔接“五育融合”全面育人,形成了素质教育的美好新生态。

“学科教学”为课内的第一类课堂,以掌握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学业基础为核心;“校本选修”为课后的第二类课堂,以训练具有“兴趣性”“拓展性”的学科特长为主线;“研学劳动”为校外的第三类课堂,以培养具有“社会性”“体验性”的职业素养为根本。

从学业基础到学科特长,再到职业素养的新生态教育链条无缝对接,其兴趣特长在应用实践中,课内课后和校内校外联动互补,立德树人和培根铸魂盘旋上升。

自班级授课制以来,“学科教学”就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意念上的讲台、围墙被逐步“推倒”,“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得以尊崇和落实。课程之家借智,借力,驱动“学科教学”“校本选修”“研学劳动”融为一体,绘就了全方位、全时空、全覆盖的新时代育人新蓝图。

由此可见,探索“三类课堂”,助推“五育融合”是一个前瞻性的话题,创造性的研究。本文以河南省教育厅等十六部门2023年12月28日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为《实施意见》)文件为指导,结合课程之家赋能科学教育为案例,探索“三类课堂”有机衔接“五育融合”的教育机制,力求勾勒素质教育美好新生态的美丽画卷。

一、构建“三类课堂”的课程体系

《实施意见》指出:“鼓励学校充分挖掘河南本土资源,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课程和项目,探索建立课内、课后、校外等多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将学校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这里的“课内、课后、校外等多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就是上文阐述的“三类课堂”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则是对课程完整性、全面性、融通性、有机性的具体要求。

课程之家恰恰在这方面做了深刻、有序的探索和实践。

(一)关于第一类课堂“学科教学”课程

教育部最新审定的适用于小学科学的教材有七大类:大象版、粤教版、冀教版、人教鄂教版、湘教版、苏教版、教科版和青岛版。

据了解,河南大部分学校用的是大象版和教科版教材。作为跨学科课程的典型代表,大象版科学课程以其开放性、主体性、情境性、关联性、发展性,促进了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学段特征,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定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课程之家主动联合北师大科学教育研究院和郑州多个区域30多名教研员及一线教师联合研发的大象版科学课双师课程系统,依托国家新课标构建,评价建立,课题申报,内容指导设计而成。其“中国科学院科学实验及评价课题”已荣获全国一等奖,包含实验指导手册已在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目前,大象版课程系统配套教具在河南已覆盖近三百所学校,如高新外国语小学等,经过验证和升级,“双师课程+指导手册+教具”的线场教育教学场景(线上线下),使科普知识轻松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科学实验由教师演示实验、小组实验、进化到人人实验,愉快操作懂得了技术原理,掌握了实践技能;科学创新明显提升,获得成功喜悦。

(二)关于第二类课堂“校本选修”课程

《实施意见》指出:“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最基本的、必备的项目,充分运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科学阅读、科学知识竞赛、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创作、创客活动、观测研究等项目,充实课后服务内容,拓展科学学习场域,不断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

由此可见,第二类课堂“校本选修”课程明显是课后服务的课程之王。

因此,课程之家为“校本选修”课程提供了3门特色课程强化特长发展、10门普惠素养课程助推五育融合和2门专业学具课程给力实践探索。

STEAM趣探科学课依据科学新课标,结合STEAM科学教育新理念,探究科学奥秘理。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学生懂得原理,学习技能。

硬笔书法课程集书写技能、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为一体。“翻转课堂”“五步练字法”“学伴互学”,助力学生主动参与书写,练好中国字。

奇思创码编程课,用编程创意世界,启迪未来。PBL式学习、游戏化学习,可视化动画,提升学生AI时代的编程思维品质和信息科技素养。

名著精读、少儿播音主持与口才训练、益智魔方、思维导图训练营、0基础魔术、音乐基础动画、音乐美术诗词综合美育、水彩笔创想画、非遗手工实践等十门普惠素养课程,全方位、多维度地提升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助力学校打造多彩社团,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动画图书馆,大象科学套装两门专业学具课程让学生在自主体验、合作探究、实践操作中,做学问,学做人。

尤其是创客教育实验校的数学思维、科学思维、编程、机器人、无人机、航模、非遗等社团课程在培养学科特长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经验可汲取和孵化。

例如:课程之家指导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以慧文化为特色,创建“智慧校园,科学教育”品牌学校项目课程体系。呈现出向好趋势:“慧课堂”滋养科学思维,“创客云”挑战科学技术;“慧湖园”探究科学自然,“农创棚”训练科学技能;“五慧田”改良科学水肥,“课程化”演绎科学故事。

(三)关于第三类课堂“研学劳动”的课程

《实施意见》指出:“提倡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科学教育场馆实地开展‘科学研学课程’活动。”

这明显是校外第三类课堂“研学劳动”的具体要求。课程中心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严格遵循“开放性、综合性、体验性、生活性、校本性”原则,以自主体验、合作探究、实践拓展为主,指导基地研发出真正具有“一地一课一特色,不可替代与模仿”生命活力、“学生素养培养,地方特色挖掘,学科知识链接,课程内容外化”课程要素,以及“学段课程目标明确,山水人文体验明显,知识链接思维正向,课程实施方法灵活”丰富内涵的课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学实践和劳动教育课程框架体系。

例如:课程之家为济源市梨之梦科普教育基地研发了极具科普价值的科学教育研学实践课程——《数智赋能聚源红 科普教育梨之梦》。

 再如:《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河南省首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名单的通知》(教办体卫艺〔2024〕87号)文件中,济源市鸿润苗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灵宝市第四实验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劳动教育课程均是在课程之家指导下研发的。

二、“三类课堂”的优质课堂

《指导意见》指出:“积极探索科学教育教学新方法,实施启发式、探究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注重学生深度思维与探究实践能力培养。探索项目式、跨学科学习,促进学科有机融合,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原则上应不少于10%的教学要求”。

因此,课程之家在区域统筹和单校派师的校本选修课程落实中,根据教师培训和常态课评比的需求,最最重视的是师资水平与教学改革的聚焦——《校本选修优质课评价标准及细则解读》(https://www.fyeedu.net/article/details/329640)。

校本选修课程皆为综合活动课,既有人文素养、又有学科拓展;既有身心健康,又有艺术鉴赏,更有实践探究的五育融合课程。因此,目标内容的定制既要渗透跨学科学习,又要兼顾社会、学校、家庭的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

1.在落实“教师、学生、训练”教学原则的基础上,突出了“问题、小组、思维”的方法手段的灵活应用。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体现在思维脉搏的引导和操作技能的辅导上,而不是夸夸其谈的满堂灌。互动与差异的细节则是惟妙惟肖的课堂精彩之处。

2.学习活动中有两个系统,思维系统和操作系统。思维系统对学生起着定向、强化、促进和保证作用,解决“想学”和爱学的问题,操作系统是学生学习的技巧、策略、手段和途径,解决“会学”和“学会”的问题。教师引导和辅导缺一不可。

3.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大有“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气势。为有所“学”,学有所“思”,思有所“做”,做有所“为”;由“动”而乐,“乐”中学习,内心深“爱”,言行易“创”。真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要学我”的思想、行动大飞跃。

4.以训练为主线的硬道理就是一系列的数字要求。15分钟和20分钟、80%和95%是两组理念性的硬性指标。这充分体现了目标的大成度是必须用数据来说话的。以问题为主轴的作用是问题式教学法的落实轴线。尤其强调的是在思考、解决问题中,提高思维品质,而不是在一问一答中串联问题。

5.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的问题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以拓宽问题的思路。

6.以小组为主攻是对项目式学习的一个统领,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辨一辨,让学生去观察、去感悟,去掌握规律;这是认知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发现、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过程。

7.以思维为主辅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有效的“导入、启发、激发、驱动”,是滋润学生心灵,规范学生行为的奇招暗劲。课堂秩序源于组织教学,组织教学缘于思维的主辅。

8.养之有素的师生关系和动手能力: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教师走下讲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俯下身子与学生互动、交流、点拨、互助学习。

三、“三类课堂”的评价体系

《实施意见》指出:“将科学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重要内容。强化评价的素质导向,以评价改革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评价。”

课程之家根据“三类课堂”的育人目标,搭建了自己独特的评价体系平台。

对于“学科教学”课堂,课程之家研发了“评价课程化,课程常态化”晓评综合评价平台,用扫描“课程卡”等方式,一方面智能获取综评信息、分析综评数据,更重要的是根据数据分析,给师生提供了五育融合的方法、措施和目标。

例如:洛阳市西工区教体局借助课程之家的晓评综合评价优势,一举成为河南省唯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入选地区,有效助推了第一类课堂“学科教学”的数字化转型。

对于“校本选修”和“研学劳动”课堂,课程之家研发了上课8平台,规范和优化了课后服务和校外活动的管理机制。

例如:平顶山湛河区、巩义市唐河县、等区域统筹项目单位,利用上课吧平台这一优化课后服务的神器,赋能“校本选修”课堂的“报名缴费、课程统计、资金监管、工资代发、课程资源、课程评价、巡课管理、分析报告”等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评价平台仅是数字化转型的智能工具,一旦与评价标准深度融合,则会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为此,课程之家在重视平台软件开发的同时,由花费精力研发了《基地评价》和《学生评价》系统,及大地提高了评价的功能效果。

(一)研学劳动基地评价

基地课程调查问卷

1.我的学校:

2.我的班级: 

3.我的姓名:

4.我的性别:

5.我对梨之梦科普教育基地课程现场评价结果是(   )。

  A.很满意;  B.满意;  C.一般;  D.待提高。

6.我对基地教师(技师)的满意度用“√”表达。

7. 我对基地课程的择满意度用“√”表达。

8.xxx科普教育基地课程还有很多,我是否愿意参加?

 A.愿意;  B.不愿意

9.在今天的科普教育研学实践中,我最感兴趣的是:

10.在今天的科普教育研学实践中,我的创新思维:

11.在今天的科普教育研学实践中,我的创新作品:

12.我对今后的科普教育研学实践课程的新建议:

(二)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真实、全面地体现了研学实践行为主体人——我(们),对研学课程的喜欢、感受、收获程度。

1.人性化:凸显研学实践课程“读懂人性的个性,点燃人性的德性”的育人理念。

2.多元化:通过我与学伴对多维、多源行为指标的百颗星评价模式,量化“强化德能,开发智能,锻炼体能,训练技能,陶冶美能”的研学实践效能。

3.过程化:通过“自评感言,互评留言和师评寄语”的评价方式,激励我与学伴一起“学中玩,给力研学;玩中学,赋能实践”。

研学实践课程评价表

(注:师生完成此表后,收集影印留基地存档,原件带回学校存档)

总之,“三类课堂”不仅仅是课内学习书本上知识,也不只是局限在课后的合作探究,而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发现规律为目的的社会活动,更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课程之家在“三类课堂”无缝衔接“五育融合”中,让学生及早接触社会,亲近自然,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拥有应对社会挑战的利剑和盾牌。

更新:2024-04-29 05:40:4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