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疫情过后第一课】“自然与健康”生活的“教”与“学”

作者:fengyefy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9105

——问题驱动教学法与项目式学习的生命教育应用

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的疫情,如何围绕自然、生活、习惯以及中医药文化特色,发挥问题驱动教学法和项目式学习的优势,来设计疫情过后,带着家人回归自然的第一课:《“自然与健康”生活的“教”与“学”——每日活动常规》,为此,笔者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视“自然与健康”生活的核心意义

鼠年春节,宅家抗击新冠肺炎,除了敬畏白衣天使,还十分生畏病毒。惊叹生命如此脆弱之余,总想急于带着家人回归大自然。可否停下来问一问:“回归大自然,人,该怎么办?”

如果,不了解自然环境,就不可能理解大自然的健康和人类健康之间有何关联。如果,不是这次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病毒的侵袭,谁还会相信“再过几年,最值钱的不是房子和车子,而是空气和水”的网言,而改变“生命至尊”认知的最好时光,恐怕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俗语。

如果,求知欲是识字教育的原动力,那么这次病毒的神秘感就是生命教育的原动力。神秘感来源于人类情感的深处,即人与生命世界亲和的关系。如果缺少这种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的、连结生命的“亲情”,我们将如同失去生命自我保护的核心驱动能量。

诚然,为了健康,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举家 “好吃、好喝、好睡、好学,好寒假;养膘、养身、养心、养气,养亲情”,已经养足了健康的精神元素“亲情”,而缺乏的是健康的物质元素“自然”。

因此,疫情过后,择机把自己和家人,扔进那真实而神秘的自然生态中,在无序中去寻找生命成长的规律……

建议:以教学和学习方式变革为支点,让生命教育在家人和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二、了解一些中医药文化的常识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从上古时期的神农尝百草掀起了人们对中药的认知,到汉朝“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中药方剂的总结,从唐朝“药王”孙思邈对中医大医精诚的诠释,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千古流传,正是一代代中医药人的不辞辛苦、奉献传承才铸就了我们中医药事业的辉煌历史。

当前,中医药文化已经传播到全球180多个国家与地区,但中医药文化国际认同度并不高。国际社会更多关注的是以针灸为主导的中医药实用技术价值,中医药理论价值,特别是文化价值并未得到广泛认同。

祖国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地位、作用及科学性不容置疑。

中医药文化特征:

(1)天人合一

(2)医学伦理、职业道德:《大医精诚》

(3)崇古尊经的治学方式

(4)继承、创新、发展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

仁:仁者爱人、生命至上

和:崇尚和谐

精:医道精微

诚: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对普通人来说,中医药文化是深奥的、枯燥的、乏味的,但如果提起“一种野菜治一种病”,即便成了生活常识,但如果作为课程内容来学习,就具备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


三、探明问题驱动教学法

问题设计是PBL教学法的基础,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

【概念】问题驱动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

【区别】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解决问题。

【特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

【角色】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课程的设计者,以及结果的评估者。

【作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其思维。

【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引导能力。

【流程】

1.提出问题

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问题。不仅需要熟悉教学内容,还要较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2.分析问题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全班同学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交流,也可以全体同学分组讨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主要是发挥引导作用,当讨论发生跑题或者学生们误解问题的本意时,给予及时的提醒和引导。

3.解决问题

让学生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用报告的方式与全班进行交流。

4.结果评价

包括自我评估、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评价内容为小组整体表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合理性、个人贡献等。

【原则】

1.要有明确的目标

问题设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要尽量了解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的问题要明确。

2.由浅入深

在设计问题时,要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由易到难,以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3.难度适当

过于简单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如果问题太难,学生就会望而生畏。

4.面向全体学生

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争让每个人都有发挥和表现的机会,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


四、弄清项目式学习

【概念】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通过PBL学生们主动的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

【意义】在美国被中小学普遍采用,锻炼了美国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动手能力,计划以及执行项目的能力。让中小学生更早和更深入的面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些能力则是中国应试教育下的孩子缺少的应对来自世界,面向未来挑战的能力。

【作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提供一些关键素材构建一个环境,学生组建团队,通过在此环境里解决一个开放式问题的经历来学习。

【区别】与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非常不同,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和材料来指导各个小组的学习。代表了传统的基于论文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并不关注通过一个既定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更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的技巧和能力。包括: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计划项目以及控制项目的实施,如何加强小组沟通和合作。

【渊源】最初是为了医学教学而发展出来的,从那以后被广为传播,继而使用在其他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赋予学习者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流程】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们的学习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推理来实现的。有一种七部法,包括弄清概念,定义问题,头脑风暴,构建和假设,学习目标,独立学习和概括总结。简而言之,就是搞清楚他们已经知道的,他们需要知道的,去哪里以及如何获得新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

【角色】通常是在一个学习小组中进行, 学生们在这个小组中有各自的角色,而这个角色会不断轮换。老师的角色是通过支持、建议和指导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老师必须要建立学生们敢于接受难题的自信心,鼓励学生们,并且在必要时拓展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原则】

1.学习者自我驱动和自我定义的目标和产出。

2.学生们在返回大组讨论时,要做好独立的,自我引导的学习。

3.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讨论,一个小组通常8-10人, 完成学习。

4.关键材料:纸质的课程资料,实验数据、文章、照片、视频、参与人分工、基本情况。

5.七步法帮助指导项目式学习的整个过程。

6.符合成人学习理论的基础。

7.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要扮演一个角色。

8.允许通过合作来获取知识。

9.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解决问题,鼓励个人承担责任并分享所学到的知识。这些技巧对于将来的实践都很关键。


五、每日活动常规的设计思考

这是一个“自然与健康”生活的每日活动常规设计,其活动务必得遵循自然规律来赢得自身的健康,即:人与自然的和谐。

如果,同“教”与“学”挂钩的话,即变成了包含“目标、教材、教法、教程……”的生命教育系列课程。上升为课程来设计的话,注定不是靠单打独斗的自主学习来完成,而是要通过小组合作(全家合作)的方式来“教”与“学”。当然了,问题驱动教学法与项目式学习是一对孪生姐妹,在“教”与“学”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互补。

我们不妨先看两个案例,找到“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奥妙。

【案例一】

驱动问题:怎么样教会孩子成为环境的管理者?

项目介绍:在这个项目中,孩子需要利用生态学概念来推动情节发展,以编写关于动物及其生态系统的虚构儿童读物。

当学生写书时,他们了解儿童书中情节的结构(介绍,上升动作,冲突,高潮,下降动作,冲突,高潮,下降动作和解决方案),以及这种结构如何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相平行(上升动作是对人类环境的介绍),对生态系统的人为影响,解决方案是对人为影响的补救。

通过该项目,学生将学习本书所关注的特定生态系统,食物网,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资源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学生将评估补救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最佳方法,并将最佳方法包括在本书的解析中。

【案例二】

食育课程项目:厨房菜园计划”

通过“厨房菜园计划”,希望改变孩子对于食物的思考方式,教导小学生如何种植、采收、准备和分享新鲜有营养的食物。

这个计划时间为每周两小时,一周在厨房实作学习,下一周在菜园学习,两个学习场所交替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除了可以享用到自己种植的食物,也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这些当季时令食物创造不同的餐点。

孩子们自己动手学习烹饪的过程,能够有效的减少食物的浪费,而在这个活动中,没有使用完的食材,还可以被制作成其他副产品。

有了上面了案例,就可以设定问题,立项学习野菜,烹饪康养美食了。

野菜,并非特指某种蔬菜,而是非人工种植的蔬菜,采集天地之灵气,吸取日月之精华,是大自然的宝藏之一。

野菜有着纯净的品质,是大自然的美妙馈赠,也是人与自然相生相伴的见证。

野菜无污染,营养丰富,清新可口,是绝佳的食材之一。例如:香椿、柳叶、黄花菜、蒲公英、野菜、马齿苋、荠菜、地肤、灰菜、苋菜、野艾蒿、榆树钱、刺槐花、车前草、苜蓿、薄荷、紫苏等等野菜,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极好的药材。

如果,光品尝,不研究其所以然,就是纯粹的野菜;如果设计为“教”与“学”的内容,知道了为什么?就理解了什么是中医药文化。

接下来,谈谈我们的重要话题“每日活动常规”的设计。

我认为,这是一个尊重自然规律人定胜天的两者较量。

自然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如野菜与野味,前者可吃,后者莫碰。人定胜天是改变自然环境的一种胆识和精神。我们既不能因规律而蹑手蹑脚,也不能想胜天而破坏环境。

人的一天活动无非于吃饭、休息、工作和锻炼,当然了,这个春节的宅家,可另当别论。

那么,问题来了——

1.为什么5点起床最好?

2.为什么要 “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

3.为什么要劳逸结合?

4.体育竞技与体育健身的锻炼区别是什么?

5.驴友骑车与保护膝盖如何兼顾?

6.美丽冻人为什么有害身体健康?

7.为什么在晚上11点以前必须睡觉?

……

通过PBL的“教”与“学”,解决了这些问题,“每日活动常规”的设计,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崇尚“生命至尊”理念,营造安全自由生存状态和清静舒坦生活环境,追求轻松富足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问题驱动教学法》《项目式学习》

2.新校长传媒:雷怡 《当“自然与健康”成为未来生活的核心议题,学校可以做什么?》

3. 人民栏目:《一种野菜治一种病,今年春天,不能再错过这些野菜!》


更新:2020-02-09 06:00:2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